第三部分 瀕死的人 第25節(3 / 3)

①普羅米修斯,希臘神話中的神,因曾從天上盜取火種給人類,受到宙斯的懲罰。

②拿破侖在滑鐵盧戰敗回到巴黎後,本想再赴?翁組織新部隊,因富歇的煽動,遭到議院的反對而告失敗。

③奧裏金(約185-254),神學家,被認為是自願閹割者,目的是為了向婦女宣教而不致被誘惑。

拉法埃爾因一份遺囑突然致富的第二天,他看到那張驢皮縮小了,這天他正在他的公證人家裏。在吃飯後果點時,座上有一位相當走紅的醫生一本正經地敘述一位得了肺病的瑞士人對疾病的態度和怎樣治好了病。這病人十年來一聲不吭,遵守一種非常溫和的養生法。他按照醫生的囑咐,在一個奶牛棚裏的濃濁空氣中,每分鍾隻呼吸六次。“我要效法這個人!”拉法埃爾心想,不惜任何代價也要活下去。在豪華的環境中,他過著蒸汽機般的生活。當那位老師細看這具年輕的活屍時,他不禁嚇了一跳!他發覺在這個脆弱的身軀上,似乎一切都不是自然的。他看到侯爵過度疲勞的眼光,苦思焦慮的前額時,簡直認不出這就是他記憶中那個容顏鮮豔,四肢強壯的學生了。這位古典派的老好人,這明智的批評家,這風雅的保守派,要是他曾讀過拜倫的著作,準會以為他本想見到恰爾德-哈羅爾德,結果卻看見了曼弗雷德①。

①恰爾德-哈羅爾德和曼弗雷德分別是拜倫的兩部同名敘事詩中的主人公,前者是年輕的旅行家,後者是陰鬱的瀕死的老人。

“您好,波裏凱伯伯,”拉法埃爾向他的老師問安,用他發燙潮濕的手,緊握著老人冰冷的手指接著說,“您身體好嗎?”

“我嗎,還好,您呢?”老人回答道,在接觸到他那隻滾燙的手時嚇了一跳。

“噢!我希望能保持健康。”

“您一定是在從事某種卓越的著作?”

“不,那已是Exegimonumentum①波裏凱伯伯,我曾給科學作過一點貢獻,但我和它已永遠告別了。眼下我連手稿放在哪兒都不太清楚。”

“大作的文風一定很純正?”老師問道,“我希望您不至於采用那個新學派的粗野語言,它以為出了一位龍沙②就非常了不起!”

“我的著作純粹是生理學方麵的。”

“噢!一切都包括在內,”老師接著說,“在科學的各個領域裏,譬如語法學,它也應該滿足各種發明的需要。我的孩子,盡管如此,清新和諧的文風,例如瑪西永③、布豐④和偉大的拉辛⑤的語言,一句話,古典派的風格,那是決不會壞事……不過,我的朋友,”老師停了一下,又接著說,“我忘記了我來訪的目的。這次來訪隻是為了我個人的一點私事。”

①拉丁文:陳跡。這是借用拉丁文成語“我已完成一座比青銅還堅固的紀念碑”中前麵的兩個字。

②龍沙(1524-1585),法國詩人,與同時代的六位詩人組成以他為首的“七星詩社”,他們主張從詩的靈感和詩的形式上來更新法國詩歌,曾在歐洲發生影響。龍沙後來成為查理九世的宮廷詩人。波裏凱站在古典派立場,自然要攻擊龍沙,而當時的浪漫派則公然表示讚賞龍沙。

③瑪西永(1663-1742),法國宣道家,《小封齋期》的作者,他擅長以委婉動人的辭令,向聽眾表達最嚴肅的道德倫理。

④布豐(1707-1788),法國自然科學家,著作家,著有《自然史》,他所表達的思想明朗,文體清新。

⑤拉辛(1639-1699),法國著名的古典主義悲劇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安德洛瑪刻》(1667),《費德爾》(1677),《布裏塔尼居斯》(166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