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地魔內亂(1 / 2)

魃觺雪山向西幾無平原,群峰連綿,層巒疊嶂,繁密的原始森林遍布山野深壑,其間出沒著無數毒蟲惡獸。當年瀾澈帶領殘部躲入深山老林,正是借助地形的險利,方與滄偌周旋到底,最終建立地魔界。

垚山位於魃觺山脈的西南方,峰高萬仞,林木欣榮,芳草蓬茸。山腳處的菏風湖清波浩淼,澄澈見底。湖中盛產一種銀白箭魚,窄身長尾,遊動時鱗光閃爍,煞是美麗。岸邊滿植金燦燦的高株麗菊,斑斕怒放,絢爛明豔,宛如遍鋪黃金織錦。

地魔王宮便坐落於垚山之麓、菏風之畔。

自瀾澈薨歿後,曆代魔王均由平和寬厚者擔任,領地內眾生安樂,休養生息,借助於血咒結界的禁製防護與山勢險陡的天然屏障,也無須擔心天魔界大舉進犯。傳至第七任魔王鐵虔時,他與一名人族女子傾心相戀,不顧群臣反對將其帶入地魔界,立為王後。此女儀態萬方,端莊溫柔,漸漸博取了眾魔的好感和尊敬。鐵虔及其屬下因此日益仰慕凡間的風俗文化,在境內嚐試推行某些人境統治者的國策舉措,並不斷推廣人族的生活習俗倫理常情。此後居然漸成風尚,許多臣民都樂於選擇婚嫁生養,更有不少以田園耕織或琴棋書畫為樂者。魔族原本至為崇尚武力,不以****為重,然其畢竟身為世間生靈,有些情感乃是出於天性,現今得享天倫,自然其樂融融。

相比天魔界狂妄肆意的魔族本性,地魔界反而彰顯出悠然閑逸的散仙特質,彼此間又具備凡人的脈脈溫情。

由於親眷增多,統治層仿效人世君主的冊封製度,設立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爵位。封王者須是世子王子,公侯均出自宗室,伯子男三級除去王族成員,還包括功績彪炳的重臣名將,皆可世襲。官製方麵以左相右相為首,類似於天魔界的玄魔尊與赤魔尊,不過魔尊的權位同等,而此地是奉左相為尊。

數年前地魔界的左相蘆珩和大將軍伊勵沙起兵叛亂,妄圖逼宮。魔王鬱峒在其義子魚菊獄的護衛下逃離垚山,卻被亂軍衝散。幾個月後,右相川酆與侯爵曲歡之女歌果南率軍平定叛亂,四處尋找主上及其眷屬。

王後喬溪業已死於叛軍之手,魚菊獄下落不明。鬱峒被救回後重傷不治,臨終前將王位傳於世子湦祝,冊封魚菊獄為獄王,地位僅次於魔王,又任命川酆與歌果南分別擔任左相、右相,晉封曲歡為公爵。

叛軍的主要首領中蘆珩孤身潛逃,伊勵沙被川酆擒獲,其餘全部戰死。據伊勵沙交代,蘆珩得到接應,成功逃亡至神界。他是因受到蘆珩的蠱惑,權欲迷心,打算自立為王,而蘆珩背後另有一股神秘力量支持,想必是神族人物無疑。

鬱峒原是世襲的公爵,家學淵博,文質彬彬,精擅繪畫音律,喜好攬勝觀奇,時常去到凡間四處雲遊,寄情於山水。他性子恬淡,與世無爭,本不適合接掌王位,但其寬厚仁慈,且出身顯赫,在高階統治層中素具清譽威望。前任魔主膝下無子,又未在群臣中選出才德兼備的適當人選,經過長久的衡量考慮,最終還是傳位於這個文雅謙和的侄兒。

地魔界創立以來,領地內再未爆發戰爭,民風淳樸詳和。雖然人口眾多,正規軍隊尚且不足兩萬人馬。鬱峒生前極受臣民愛戴,蘆珩深沉嚴肅,卻也並無惡名。眾魔對左相驟生叛心的緣由著實難以揣測,此刻聞知內情,脾氣急躁的立時認定全因神族奸險、暗中作梗,無不咬牙切齒的立誓攻打天庭。然而曆代先王均有諭旨:地魔界不得妄動武力參與六界紛爭。他們若僅憑伊勵沙一己之言而厲兵秣馬,實是違背祖宗遺訓。

地魔界高層有一項宗爵群議,出席者為侯爵以上的諸位權貴和左相右相,近似天魔界的元老會,但並非定期舉行。每逢麵臨重大決議,方由魔王主持召開。此屆宗爵群議的成員共計二十七位,對於是否攻打神庭,讚成反對的比例恰成平分之勢,關鍵就在於獄王支持哪一方了。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