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談了40幾本書,就算完了吧。當然,我用心看過的書,還遠不止這些。每看一本,也總是有收益的。有時為擴大知識結構,有時為研究作者的寫書方法,更多的時候則是通過書來揣摩作者的人。
我感謝這些書的作者,是他們造就了今天的我。我有幸在生活中先一步認識了他們,能夠結合對他們的認識再去讀書,這種好處實在太大了。當然,也有先讀書再看到作者做人的。每當我沒能見到他們寫“這一本”的過程,我就留心“補課”了;當他們寫“下一本”時,我就格外留心了。我在看“下一本”的過程中,要猜測和核對他們寫從前“若幹本的過程和心態。總之,我要透過書去看作者的人,這是我的習慣。大體上我做到了,於是又成為我的幸運。”
書,通常和人是一致的。但是,人比書要更豐富也更複雜。因此寫書隻應成為階段性做人的途徑之一。作為每一個高尚和正直的人,都應當力求寫書和做人的一致。當然,也應當在寫書之外更注重做人。
人,當然不寫書也能活著,不讀書也能活。但這樣的活著質量不高。廣義的書(包括戲曲、電視等等)都應該成為我們自我建設成新人的一個良好的媒介。
讓我們由衷熱愛這廣義之書吧。如果可能,也寫一點廣義之書吧。不看書不如愛看的,愛看的不如敢寫和會寫的——這大約不是在胡說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