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
對不可逆的超越,永遠是一種希望,僅此而已。但是,超越的努力卻從未停止過,甚至從未間斷過。有點像西西弗斯。
三○六
不可逆因著循環而凸現,於是,循環便成為對不可逆的強行超越。
技術,因其源於重複循環,而成為解蔽的手段。
人們對技術的讚美,亦根源於此。
三○七
重複的堆累,其名為:技術。
讚譽技術,在於重複的堆累中,收納了時間,抗拒了不可逆。因此,對技術的讚譽便是:是藝術。
藝術的審美,本源於生命的體悟。
三○八
技術,將晦蔽帶入敞亮,這是哲學上的界定。
筆墨作為技術,在實現將晦蔽帶入敞亮的同時,也實現了對時間的超越。
三○九
重複堆累的是動作。
動作的時間性在重複中消弭;時間性在動作的重複中凝化為空間性。
時間之矢的摘除,端賴於重複、循環。
三一○
遮蔽本然的是時間之矢。
三一一
時間參納其中,便不可知。時間是真正的遮蔽物。
因而,時間不可知,但可感。
三一二
技術上不可知,不可道,在於時間,在於其收納時間。
技術的“學”落實在“習”,“習”是“練”,也就是重複,而重複便是時間的收納。
三一三
技術的動作以運動的方式收納時間之矢。
動作的連續態,是消除時間之矢的根本。時間之矢在動作的連續態中被摘除:成為動作連續的依據。
三一四
動作因其收納時間,而具線性。因此,動作呈現線形。
線形,作為一種空間的呈現,從根本上實現了對時間的捕捉。
三一五
線,是認知的獲得。
三一六
認知,根本上是解除時間的遮蔽,因此,認知是空間性的,被解除的時間以線的方式湮滅,或者永生。
三一七
象形字是認知的鑰匙。
象形文字作為認知的關鍵:在於線的獲得。
獲得,是擁有;能被運用,更是一種對時間的超然。這便是為什麼在幾千年之後人們依然可以識讀的原因。
三一八
象形文字昭示人對線的獲得。
線對時間的擁有中消除時間。
於是,線具有神聖性。
三一九
線,界破頑白。說的是:線條理了混沌。
石濤和尚頓悟於此。
三二○
禪之機猶如欽差大臣,見官高一級。
三二一
幽者,離明不得施而無形也。明者,離明得施而有形者也。橫渠先生以為:明者,氣之聚也。此或可參解董玄宰之所謂:畫欲暗而不欲明。
三二二
指事文字是擁有線的裏程碑。
指事文字實現了用線呈現的目標。
事,是人與物、或物與物、或人與人的關聯的時間性展開。指事,便是指出這關聯與展開。
關聯的虛無與展開的時間,根本上是不可見的,無形的。指事文字,以可見的線,將不可見引入可見。
由不可見到可見,是解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