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新媽媽向細節要健康(2 / 3)

一覺睡到大天亮的秘訣

對生活緊張的現代人來說,睡個好覺,也成為了一件奢侈的事。其實,隻要懂得一些訣竅,安枕無憂到天亮,容易!

營造好的睡眠環境,是改善睡眠品質的第一步。睡前最好先讓房間通風,保持臥室空氣流通和適宜的溫度。好的環境有助於快速入睡,氣溫以18℃~20℃最佳,幹燥天氣地板應灑水。

房間的主色調看似無關緊要,其實對睡眠影響不小。如果房內充斥紅色、橘紅或鮮黃色等令人振奮的顏,會使你不易入睡,而紫色、黃褐色或海軍藍等深暗的色調,可能造成你心情沉重,最好選擇淡藍、淡綠或略帶其他色彩的白色,作為臥房的主色。

房間放盆仙人掌。大多數植物白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夜間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而有些植物則相反,如仙人掌就是白天釋放二氧化碳,夜間則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這樣晚上居室內放有仙人掌,就可補充氧氣,利於睡眠。

房內維持適度的陰暗與安靜,有助於達到休息的目的。選用雙層窗簾或隔音窗簾,不僅可以防止隔天光線太早溜進來,還有隔音效果。如果外來噪聲分貝太高,窗簾還不足阻擋,隻有靠耳塞啦,萬一噪聲的來源是枕邊人,不妨告誡他晚餐時少喝點酒,避免過度疲勞,如果對方體重不輕,甚至可以勸他減肥,這些,都是有效抑製鼾聲的方法。另外,側睡、控製房內濕度及稍微墊高枕頭,都可促進呼吸順暢,防止吵人的打呼聲產生。

睡眠的空間宜小不宜大。在不影響使用的情況下,睡眠空間越小越使人感到親切與安全,這是由於人們普遍存在著私密性心理的關係。床鋪的寬度,單人床以70厘米以上為好。寬度過窄,不易使人入睡,這是由於人在睡眠中,大腦仍存在著警戒點,活動頻繁,唯恐翻身時跌下床來。睡床以一邊床頭靠牆,兩側留出通道為好。這不僅有利於下床、上床,且使人有寬敞感,顯得空氣流通些。

做些睡前活動

睡前活動應與白天的主要活動相反,如體力勞動者睡前應看點書報或聽些音樂,腦力動者則可進行些輕微的體力活動如散步、做操等。

枕頭的選擇也馬虎不得。高度不對,可能造成頸部生硬,不用枕頭,睡起來又不舒服。最好選擇支持頸椎、並能使頭部重量平均分散的枕頭。至於枕頭的硬度,視個人喜好及睡姿而定。專家指出,習慣側睡的人,適合用質地較硬的枕頭;仰睡者適用中等硬度的睡枕,如果你喜歡趴著睡,軟枕是較佳的選擇。被褥要柔軟、輕鬆、保暖、幹燥與清潔;睡衣宜寬大,床單枕套、蚊帳等常洗曬。保持臥室、臥具的清潔,床下不堆積雜物,以免藏汙納垢,招致蚊蟲老鼠的繁殖與滋生,幹擾睡眠。

想睡個好覺,還有其他技巧可循,譬如順著個人生理時鍾的節奏,找出最合適入睡的時間;睡前泡個熱水澡;不要將辦公室文件、家庭開支收據或惱人的事,帶進臥房;喝1碗有安眠作用的藥草湯劑等,都可以幫助你睡個好覺。

令人困倦的神經介質是血清素,腦神經元在製造血清素時,需要色氨酸。因此,適量食用富含色氨酸的食物,能更好地促進人腦分泌血清素,以利睡眠。

很多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色氨酸,如牛奶、酸奶、小米、全麥餅、核桃、葵花子等,水果中的香蕉、無花果、大棗、龍眼、葡萄柚、蘋果、梨等,也含有較為豐富的色氨酸。晚餐時多吃這些食物,效果很好。

中醫還認為,一些食物或藥物有補心益脾、養血安神、鎮驚之功效,可有效促進睡眠,如百合、桂圓、蓮子、蜂蜜、小麥、銀耳、枸杞、桑葚、靈芝和西洋參等,睡前食用或泡水飲用也能幫助你“做個好夢”。

睡前喝一杯熱牛奶。牛奶中含有一種能使人產生疲倦欲睡的生化物L色氨酸,還有微量嗎啡類物質,這些物質都有一定的鎮靜催眠作用,從而使人想睡眠,並且無任何副作用,而且牛奶粘在胃壁上吸收也好,牛奶中的鈣還能清除緊張情緒,所以它對睡眠更有益,故晚上喝牛奶好,有利於人們的休息和睡眠。

定時運動身體和適當休息,堅持睡前的習慣性活動。睡前應進行你習慣的某些活動:喝藥茶,喝牛奶,洗澡,寫日記或聽一會音樂。休息時可順時針按摩腹部,以促進腸道的蠕動。現在熬夜的人通常多與電腦和文字打交道,經常是處於長期的靜坐狀態,腸胃係統也往往相對靜止,沒有運動勢必會影響到腸胃的蠕動功能,造成腹脹、便秘等等。

新媽媽睡不著覺的飲食調理

失眠已成為世界流行病,對於產後身體虛弱又要照顧孩子的新媽媽來說更是如此。能睡個好覺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可是吃藥可能會危害孩子的健康,那就試試飲食療法。

龍眼冰糖茶

原料:龍眼肉25克,冰糖10克。

製作:把龍眼肉洗淨,同冰糖放入茶杯中,沸水煮,加蓋悶一會兒,即可飲用。每日1劑,隨衝隨飲,隨飲隨添開水,最後吃龍眼肉。

功效:此茶有補益心脾、安神益智之功用。可治思慮過度、精神不振、失眠多夢、心悸健忘。

百麥安神飲

原料:小麥、百合各25克,蓮子肉、首烏藤各15克,大棗2顆,甘草6克。

製作:把小麥、百合、蓮子、首烏藤、大棗、甘草分別洗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倒入淨鍋內,加水至750毫升,用大火燒開後,小火煮30分鍾。濾汁,存入暖瓶內,連燉兩次,放在一塊,隨時皆可飲用。

功效:此飲有助益氣養陰、清熱安神之功效。還可以治神誌不寧、心煩易燥、失眠多夢、心悸氣短、多汗等症狀。

絞股藍紅棗湯

原料:絞股藍15克,紅棗8顆。

製作:將兩種原料分別洗淨,放入適量水在鍋中,用小火煮20分鍾即可。每日1劑,吃棗喝湯。

功效:此湯有健腦益智、鎮靜安神之功用。可治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失眠健忘、夜尿頻多等症。

二味粳米粥

原料:酸棗仁、白術各10克,粳米50克。

製作:取酸棗仁、白術,加水煎湯去渣,放入粳米煨粥,調味服食。日服2次,每服500毫升。

功效:適用於心脾兩虛所致的失眠健忘,食少乏力者。

參歸燉豬心

原料:黨參50克,當歸10克,豬心1隻,味精、鹽適量。

製作:將豬心去油脂,洗淨,再選擇上等黨參、當歸和豬心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燉至豬心熟爛即成。以味精及鹽調味,可分2次食服,每日1~2次,連服7~10天。

功效:有補氣養血安神之功效。本方可用為心血虛、氣血不足致心悸氣短、怔忡失眠、麵色無華等症的補養和治療膳食。

豬心丹參山楂湯

原料:豬心1個,丹參20克,山楂25克。

利用飲食調整失眠

經常失眠的新媽媽在飲食中不妨多吃一些龍眼、蓮子、大棗、牛奶、蜂蜜等食物,逐一試之,如果有效可固定下來,如果無效可另換一種。

製作:將豬心洗淨切片,同丹參、山楂共入鍋中,加水適量,小火燉至豬心熟爛離火。吃肉喝湯,每日1劑,連用7~10日為一療程。

功效:有養血、安神、寧心功效。適用於血虛心悸、乏力、怔忡、自汗、失眠等症。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和血管栓塞有很好效果。

茯苓包子

原料:茯苓30克,麵粉1000克,豬肉500克,生薑、胡椒、香油、料酒、鹽、醬油、大蔥、骨頭湯等各適量。

製作:將茯苓塊放入鍋內,每次加水約250毫升,煎煮3次取汁,調入發酵麵團中。豬肉剁餡,加醬油等調料拌勻,按常規製成包子,上籠蒸熟。酌量分次食用,每日1~2次,連服10~15天。

功效:養心安神,除濕化痰。本方以茯苓為主製作膳食包子,適宜於脾胃虛弱、痰濕阻滯、小便不利、痰多納少、心悸失眠等。

棗竹燈心粥

原料:棗仁20克,玉竹20克,燈芯草6克,糯米200克。

製作:先將棗仁、玉竹、燈芯草用清潔紗布包紮,放入鍋中,與糯米同煮成粥,撈出紗布包,即可用來食用。

功效:4味共煮成粥,可以奏養陰清火、安神鎮靜、和中除煩之的功效。

03 新媽媽的生活禁忌

孩子降臨人世以後,新媽媽的生活節奏驟然緊張起來。月子裏既要照料孩子,還要調養自己虛弱的身體,紛繁忙亂中稍不留意便有可能犯下一個個錯誤,影響身體康複和孩子的健康。那麼,在月子裏新媽媽都容易犯一些什麼錯誤?

禁忌1:產後不刷牙

有人說“新媽媽刷牙,以後牙齒會酸痛、鬆動,甚至脫落。”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人人刷牙,天天刷牙,看起來很平常小事,卻是最好的口腔保健法。

為什麼民間形成月子裏不刷牙的習俗?因為在懷孕期間,孕婦在內分泌激素的作用下,會出現牙齦充血、水腫、易出血的現象,特別是在刷牙時,加之過去保健知識不普及,孕婦對在孕期如何攝取鈣營養了解得不夠,結果導致身體缺鈣,使很多人在生完孩子後牙齒確實變壞了。由此,很多人就認為新媽媽不能刷牙。

但是現代醫學認為,新媽媽在月子裏一定要刷牙漱口,不然的話牙齒反易被損害。新媽媽分娩時,體力消耗很大,猶如生了一場病,體質下降,抵抗力降低,口腔內的條件致病菌容易侵入機體致病。另外,為了新媽媽的康複,多在產後坐月子期間,給予富含維生素、高糖、高蛋白的營養食物,尤其是各種糕點和滋補品,都是含糖量很高的食品,這些食物大多細軟,本來就失去了咀嚼過程中的自潔作用,容易為牙菌斑形成提供條件。如果不刷牙,就會使這些食物的殘渣留在牙縫中,在細菌作用下發酵、產酸、導致牙齒脫鈣,形成齲齒或牙周病,並容易引起口臭、口腔潰瘍等。

產後新媽媽,刷牙應該注意些什麼

溫水刷牙

新媽媽身體較虛弱,正處於調整中,對寒冷刺激較敏感。因此,切記要用溫水刷牙,並在刷牙前最好先將牙刷用溫水泡軟,以防冷刺激對牙齒及齒齦刺激過大。

為了新媽媽的健康,新媽媽不但應該刷牙,而且必須加強口腔護理和保健,做到餐後漱口,早、晚用溫水刷牙;另外,還可用些清潔、有消毒作用的含漱劑,在漱口或刷牙後含嗽,每次15毫升左右,含1~1.5分鍾,每日3~5次。含嗽後15~30分鍾內勿再嗽口或飲食,以充分發揮藥液的清潔、消炎作用。可在產後3天采用指漱,即把食指洗淨或在食指上纏上紗布,把牙膏擠於手指上並充當刷頭,在牙齒上來回、上下擦拭,再用手指按壓齒齦數遍。這種方法可活血通絡,堅固牙齒,避免牙齒鬆動。

有些人采用拉鋸式橫刷法,這種刷法不但不能把牙齒刷幹淨,還會擦傷牙齦造成出血,引起牙齦炎和牙齦萎縮。

長年累月橫著刷牙,牙齒會被摩擦出一條條小橫溝,形成一個三角形缺損,醫學上稱之為“楔形缺損”,嚴重時遇到冷、酸食物刺激,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酸痛感覺。正確的刷牙姿勢應為,先從牙齒內壁刷起,再刷牙外側,牙刷和牙齒成45度角,使牙刷振動式運動,從牙根刷起,後及全牙,包括牙齒的三個麵用刷毛重複洗刷3~5次,將每個牙麵都徹底清刷幹淨,每次刷牙時間應不少於3分鍾。

要堅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臨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刷牙要選頭小、磨毛、富有彈性的保健牙刷,做到每人1把牙刷,刷後用清水衝洗、甩幹,置於通風、幹燥處,最多不超過3個月要換一把牙刷。

刷牙以水溫35℃左右為宜,牙刷刷不到的牙齒鄰麵,提倡用牙線來清除牙菌斑。牙膏可以選用含有對牙周健康有益的成分,如生物酶、止血壞酸、三氯羥苯醚、中草藥等。

禁忌2:長久看書或上網

產後過早或長時間看書、上網,會使新媽媽特別是孕期合並妊娠高血壓者眼睛勞累,日後再長久看書或上網容易發生眼痛。所以,在產褥早期不宜多看書或上網,待身體康複後量力而行。

分娩後大約須2周時間,新媽媽可逐漸習慣三口之家的生活,雖然忙於給孩子喂奶和洗尿布,有時感到睡眠不足,但隻要丈夫勤於幫助,仍然可以好好休息,恢複疲勞。在孩子睡覺時,母親有時感到無事可做,想看看育兒知識、看看電視,寫寫育兒日記,但又礙於長者的說法,產後要在床上休息1個月,此期間不能拿針、拿筆,使母親不知所措。

要注意視覺疲勞

女性經過分娩,體力消耗很大,身體處於疲勞狀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複。這時如果看書、看報時間久,或是長時間的上網,都會導致視力疲勞。

實際上,這些都是出於愛護母親的身體。生過孩子的女性知道月子裏是很寂寞的,傳統的觀念使新媽媽這也不許那也不行,隻能守著自己的小孩子渡過漫長的1個月,這是沒有必要的。產後也不是絕對地不能看書寫字,隻是要注意勞逸結合。

我們知道,分娩不僅影響性器官,還影響到母親全身。產後身體各個係統,包括皮膚、眼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慢慢恢複,所以消耗精力的事情應等到產褥期結束後再去做。在產褥期內一定要休息好,不要過於疲勞。分娩1周後,若精神體力恢複較好,可以短時間的看書看報,掌握在半小時左右,不要使眼睛疲勞。

產後2周後,隻要不感到疲勞,可以適當地看電視、報紙、書籍。育兒日誌也可以記,但應避免寫一些很長的費神的東西。當然想把孩子成長過程記錄下來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此事可請丈夫參與,倆人記錄既可以增強夫妻間的感情交流,又給做了父親的丈夫提供了照料孩子的方便。在選擇育兒日誌本時盡量選擇寬格子的,鉛筆也宜用深顏色的。盡管叫日誌,並不一定每天都要記,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上網時注意皮膚清潔,可以擦隔離霜等,做相應皮膚護理。

禁忌3,產後“開奶”越晚越好

有些新媽媽以為:認為開奶早不好,在產後24小時後才適宜給新生兒喂奶。而事實正好相反,所以開奶越早越好。

俗話說“開奶”,是指產後第一次給孩子喂奶。“開奶”早些好還是晚些好,近年來有不同的看法。以往人們為了讓新媽媽和嬰兒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主張“開奶”晚些好,一般要產後24~48小時才給孩子喂奶。“小天使”降臨人間以後,起碼要在出生後6小時才開始喂糖水,12小時後才開始喂奶。現在認為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的母乳喂養新觀點認為,新生兒應該早開奶。提倡新生兒出生後半小時,便可由醫護人員協助,開始吸吮母親乳頭,最晚也不應超過6小時。

嬰兒吸吮奶頭可以促進乳腺分泌乳汁,又有利於子宮收縮,使子宮早日恢複,同時,新生兒也能及早得到營養豐富的初乳,可謂“一舉三得”。一般情況下,產後30分鍾即可哺乳。

提早開奶好處多

提早開奶和接觸新生兒還能及早建立母親和嬰兒之間的感情,對母嬰雙方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當然,孩子吸吮力過弱的,可適當延長喂奶的時間。至於難產的新生兒及早產兒,可以酌情推遲喂糖水或開奶的時間。

母乳喂養為嬰兒最理想的喂養方法,產後泌乳是一種生理現象。新媽媽乳汁分泌量的多少,除了與乳腺發育的狀況有關外,還主要受腦下垂體的調節。嬰兒吮吸乳頭,可以刺激垂體,陣發性釋放泌乳素,促進乳腺分泌乳汁;又可以刺激垂體釋放催產素,從而刺激乳腺及腺管的肌上皮細胞收縮,促使乳汁輸向乳管竇。

初乳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較少的脂肪和糖,是抗體的豐富來源。因產後頭二天內初乳的分泌量多,所以目前越來越重視初乳的好處和作用。在不影響母親和新生兒健康的前提下,提倡盡量提早開奶,有利於嬰兒充分利用初乳內的抗體。

如果生孩子後不早些喂奶,垂體得不到刺激,泌乳素就不分泌,時間長了,即使嬰兒再吮乳頭,垂體也就沒反應了,或者奶量很少。有些母親很想給孩子喂奶,但就是因為開奶太晚,以致回了奶,想喂也不成了,這是很可惜的。

熱水袋取暖更可取

相比電熱毯而言,用熱水袋取暖更可取。因為熱水袋溫度逐漸下降,人體自身需產生更多熱量來維持溫度,提高了人體對寒冷的抵禦能力。熱水袋中水溫不宜過高,一般以60℃~70℃為宜。使用前要檢查塞子的密閉性,外麵最好用毛巾包裹後再使用。

喂奶晚對新生兒的健康是不利的。喂奶晚的新生兒黃疸較重;有的因出生後兩天不進食,發生低血糖,使腦部受到損害;有的發生脫水熱。因此,無論白天或夜間分娩,在分娩後的6小時內,隻要母親健康允許,就可以開始喂奶。在喂奶前,要先把乳頭洗幹淨,再讓嬰兒吮吸。

但是當新生兒吸吮比較困難,母親心情可能比較急躁時,千萬不要輕言放棄,要堅持頻繁的讓孩子吸吮。這是最重要的。其二是在混合喂養時不使用奶瓶而用小勺喂養,這樣可以避免糾正乳頭錯覺。其三是在混合喂養期選擇奶粉時,盡量選擇味道不過於香濃的,近似母乳的。因為一般情況下,母乳的味道是比較清淡的。其四要保證母親的營養,多進食蛋白質豐富的湯水類食物,比如雞湯、鯽魚湯、排骨湯等。其五可以輔助加服一些增乳劑。其六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坐月子的專業機構,由醫務人員指導采取綜合措施。

禁忌4:過多使用電熱毯

電熱毯是冬季家庭理想的取暖用品。但是電熱毯並非人人皆宜,有些新媽媽使用後會發生不良反應。

買個電熱毯一鋪,又暖和又省事,還不用擔心煤氣中毒,所以電熱毯非常受打工者的青睞。與傳統的禦寒品相比,電熱毯確有使用方便、升溫較快、溫度可調等特點。可長期睡電熱毯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可忽視的副作用,它的影響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麵:

電磁影響在使用電熱毯時,不論開關放在“升溫”檔還是“保溫”檔,站在地上的人用手觸摸躺在電熱毯上人的裸露皮膚時,電筆會發亮光;切斷電源後,這種現象也隨之消失。電熱毯的這種“帶電”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就是質量極好的電熱毯也無法避免。因為當人躺在通電的電熱毯上,就能感應相應的電壓。感應電流作用於人體各部,這個電流雖微小,但對孩子存在著隱性危險。新生兒、孩子組織器官比較脆弱,使用電熱毯所產生的電磁波會阻礙其生長發育。由於電熱毯是機械性升溫,可破壞人體的平衡機製,促使血壓升高,易使心肌梗死和腦溢血發作。所以,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和腦血栓等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孩子和孕婦都不要在通電狀態下睡電熱毯。

據技術評定部門的報告披露,家用電器和各種電線所發出的電磁波對人體細胞有害。電熱毯等在使用和操作過程中都有大量的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釋放出來,形成一種電子霧。這種電子霧充斥在空間,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的東西,它容易引起人體生理功能紊亂,從而導致頭痛、失眠、健忘、孕婦流產、胎兒發育不良等症狀。

夜裏長時間使用電熱毯,人的身體容易產生依賴,導致人體自身產生熱量的能力降低,再加上被窩裏溫度逐漸升高,造成裏熱外冷,非常容易著涼。

濕度影響使用電熱毯升溫,被窩內濕度也會下降。高溫低濕度容易使人幹燥上火或帶來其他危害。凡患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和哮喘病者,若經常使用電熱毯,易引起咽幹喉痛、聲音嘶啞、咳嗽不止,從而加劇病情;凡患有口腔炎、慢性咽炎、喉炎、口腔潰瘍以及皮膚瘙癢、皮疹等疾病者,不宜使用,以免病情加重;因為使用電熱毯可使血液循環加快,血管擴張,從而加劇出血,所以胃出血。

肺結核咯血、潰瘍出血與腦溢血患者均不宜使用電熱毯。

如果長時間使用電熱毯,會使皮膚失水過多而加重幹燥,加上熱原子容易給皮膚帶來刺激,會使人的皮膚過敏。

瘙癢,或出現大小不等的丘疹,抓破後就會出血。長期用電熱毯的人大多都有這種症狀,經常從背部開始瘙癢,而且嗓子幹燥,難以入睡。

非要使用電熱毯和室內電暖氣的,溫度不宜調節過高;室內應適當透氣,或在室內放一盤水;平時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出現瘙癢症狀可適當吃一些止癢藥;洗澡時,水的溫度不宜過高,減少堿性洗滌劑使用,還可吃一些維生素E。

04 善待你的老朋友——月經

月經這位“老朋友”伴隨你從少女期直至進入更年期,真可謂形影不離。然而,有時候它可真不夠“朋友”,如果你不好好地嗬護它,它作起祟來,會給人增添不少麻煩,例如痛經、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婦科疾病除此以外,它還會給人帶來以下一些煩惱。幾乎所有女性月經期的疾患,都是經期不注意嗬護而引發的。

把握女人健康的晴雨表

提到做女人很麻煩,很多人都會想到月經。可是如果它不來,自己還真著急,相信每個女人都知道月經對於自己的重要性。

月經是指子宮內膜周期性變化而出現的周期性子宮出血。月經有什麼作用?其實還是為了孕育新的生命做準備。

正常的女性每個月都會有卵細胞排出,如果卵細胞受精,那子宮內膜會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不斷發育,為胎兒提供營養。如果卵細胞沒有受精,激素分泌會減少,子宮內膜就會營養不足,缺血壞死,會從子宮壁脫落,形成經血。月經是周期循環著進行的,正常的月經會經過增生期、黃體期、月經期。生育年齡的女性,在未受孕的前提下,這種變化周而複始,所以稱為月經周期。

人體全身的血都是一樣的,月經是子宮內膜脫落流出的血,子宮內膜受卵巢分泌的影響,而卵巢內分泌又受到腦垂體分泌的激素的影響。所以月經來潮不光是反映卵巢、子宮好不好,還反映全身的健康狀況。它不僅僅是針對女性生殖健康的問題,還是整個身體健康與否的信號。

在一般情況下,女性的月經量及其周期是比較恒定的,如果出現了異常,就說明生殖係統有不正常的現象,這可能預示著身體的內分泌等方麵出現了問題。所以,對於月經異常現象,女性朋友千萬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