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新媽媽向細節要健康(3 / 3)

來的太早太晚都要小心

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稱為一個月經周期。絕大多數人在28~35天,但也有少數人短至20天或長達45天一個周期,在上述範圍內,隻要月經有規律,均屬正常現象。大多數女性對這位“好朋友”的感覺都是又愛又恨,確切地說它不是你每個月翹首期盼的對象,但是如果它姍姍來遲,你又會變得焦躁,坐立不安。如果你的月經遲遲不來,除懷孕外,很可能預示著卵巢功能失常,或激素出了問題,例如泌乳激素過高、甲狀腺素過高或過低都會抑製排卵。

量多量少有講究

正常的月經血量為20~120毫升,多數為50~60毫升,以月經來潮的第二、三天量最多,以後逐漸減少量太少,可能是卵巢功能不足。吃避孕藥,或者是骨盆腔發炎,或曾經經曆過流產刮宮手術,都會造成經血不易排出。

經血中出現大血塊,常弄髒衣褲床單,需使用特大號衛生棉、出現頭暈現象時,就是經血太多了。沒有排卵造成月經量太少或太久沒來時,子宮內膜因未完全剝落,變得很厚很不穩定,剝落下來時會形成大量月經。瞬間流很多血,身體一定支撐不住,可能會昏倒,是很危險的。

還可能是精神過度緊張、環境改變、營養不良以及代謝紊亂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宮出血。經血長期過多會引起貧血,應該及早就醫,查明原因,進行治療。

突然造訪最嚇人

不在月經期間的出血,總讓人擔心。在月經與月經中間的出血,我們稱為排卵性出血,就無大礙,可說是生理性的變化,不需治療。性交後的出血,則得就醫,可能是子宮頸糜爛發炎。

更年期後的出血,常見的原因是使用激素後出血、陰道因缺少激素的萎縮性發炎而出血、子宮內膜癌,得迅速就醫。子宮頸癌不會出血,隻有在癌症拖太久時才會流血。因此,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就不用擔心了。

“察顏觀色”辨疾病

1.顏色。正常的血是暗紅色的,如果經血稀薄如水,僅有點粉紅色,或發黑發紫,則都是不正常的。如果經血完全是凝血塊,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應及早就醫,保證身體健康。

2.形狀。正常的月經血的特點是不凝固,月經血中除血液外,還含有子宮內膜脫落的碎片、子宮頸黏液及陰道上皮細胞等。經血中偶爾夾帶血塊屬正常。但如果血塊量很多、很大就必須到醫院檢查子宮內膜是否產生了病變。

正確對待月經現象

月經是女性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多數女性在月經期無明顯症狀,少數女性可有乳房發脹、頭痛失眠、心慌、下腹脹痛和情緒不安等。這種情況一般不影響工作,也不必治療,月經期過去以後症狀會自然消失。

3.白帶。通常對增多的陰道分泌物,就叫作“白帶”。生理性的白帶增多,白帶是黏液樣,沒有氣味,也沒有刺激性。在非月經期間,如果白帶帶有血絲或者呈微紅色,首先要進行判斷,是由於排卵期出血造成的還是由性行為引起的。如果不是排卵期出血,白帶中又帶血,你就需要趕緊就醫。當白帶量很多時,常提示子宮頸糜爛,卵巢功能失調。有時口服避孕藥等激素類藥物後,也會出現這類情況。

白帶的味道很臭,且變得很黃,甚至是綠色,還伴有陰部瘙癢的症狀,多半是出現了陰道感染現象,例如,最常見的黴菌感染,會令白帶中出現如豆腐渣樣的現象。

血水樣白帶,有惡臭味,量很多。往往是由於病變組織的壞死或變性所致,常發生於子宮黏膜下肌瘤脫出陰道合並感染者,或晚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有宮頸積膿者。少數亦可由輸卵管癌所引起。

導致月經不調的“幕後黑手”

月經不調是指與月經有關的多種疾病,包括月經的周期、經量、經色、經質的改變或伴隨月經周期前後出現的某些症狀為特征的多種疾病的總稱。

月經是女性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由於它受體內外各種因素影響,因此,每個人的月經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而且由於病理原因,常常表現為月經異常。許多女性發生月經失調後,隻是從子宮發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去考慮,而忽視了生活因素。殊不知,許多你往往沒意識到的不良習慣,都可能是導致月經失調的罪魁禍首。有哪些因素會導致月經失調呢?

幕後黑手之1:壓力過大

長期的精神壓抑、生悶氣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創傷,都可導致月經失調或痛經、閉經。

這是因為月經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後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腦下垂體和下丘腦釋放激素的控製,所以無論是卵巢、腦下垂體,還是下丘腦的功能發生異常,都會影響到月經。

幕後黑手之2:貪涼

溫度對月經的影響是很明顯的,大量的臨床資料顯示。女性經期受寒冷刺激,會使盆腔內的血管過分收縮,直接導致月經量過少,甚至突然閉經。那種認為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吃一些冰糕之類的寒涼食品沒有關係的觀點也是錯誤的。

幕後黑手之3:過度減肥

有關專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體重的17%,方可發生月經初潮,體內脂肪至少達到體重22%,才能維持正常的月經周期。過度節食,由於機體能量攝入不足,造成體內大量脂肪和蛋白質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礙而明顯缺乏,影響月經來潮,甚至經量稀少或閉經。

因此,追求身材苗條的女性,切不可盲目節食。

幕後黑手之4:過度肥胖

肥胖女性多愛吃甜食和油膩食物、有意無意進食過多、不愛運動、體力活動過少,而且多有明顯的家族傾向。

這樣,長期的熱量積累使這些女孩子出現周身性的脂肪分布過多,體重增加,並且因肥胖導致代謝障礙。除了脂肪代謝、糖代謝的異常外,肥胖女性還常常出現性激素分泌的紊亂,導致月經周期不正常。

幕後黑手之5:電磁波

各種家用電器和電子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均會產生不同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長期作用於人體,會對女性的內分泌和生殖機能產生壞影響,導致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

幕後黑手之6:晝夜顛倒

夜間是人們休息的時間,晝夜的變化所建立起來的生物鍾,不僅使人體興奮與抑製交替,還與性激素分泌多少有關。由於熬夜實際增加了人們對光線的感受,影響大腦對於性激素的調控,可使女性出現月經量減少、月經周期推遲,進而影響正常的排卵周期,甚至造成不孕。

幕後黑手之7:便秘

便秘可能會引起女性月經紊亂。直腸內大便過度充盈後,子宮頸會被向前推移,子宮體則向後傾斜。如果長時間反複發生子宮後傾,闊韌帶內的靜脈就會受壓而不暢通,子宮壁會發生充血,並失去彈性。若子宮長久保持在後傾位置,就會發生腰痛、月經紊亂。

幕後黑手之8:濫用藥

注意調養月經失調

有些月經失調不屬病態,而是因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隻要注意糾正不良習慣,月經便會很快恢複正常。要保持心情舒暢,學會自我調節情緒,避免各種不良的情支刺激,注意調護。不要吃辛辣、煎炸等助火東火的食物。體製虛的人要注意加強營養,多吃肉禽、奶類食品,如果量比較多則應該臥床休息。

濫用或經常大量使用抗生素,對女性而言可致月經失調、不排卵、閉經,這可能是藥物抑製和傷害了人自身的抵抗力,導致了機體功能障礙。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因為服藥而導致月經失調,那麼當你停止用藥或減少藥量之後,月經大都會自然恢複正常。如果因為治病的需要而不能停藥或減少藥量,則應在疾病治愈後,再設法使月經恢複正常。

明明白白使用衛生巾

在衛生巾還沒有發明以前,每到好朋友來的那幾天,我們的女性朋友就不得不忍受那難熬的日子,而且躺、坐、起、行都需得處處非常小心。自衛生巾麵世以後,很快便成為了女性的莫逆之交。

我們的身體精密細致,生理周期更是女性成長過程特有的表現,令女人喜悅,卻也帶來一些煩惱。生理周期在女性的一生中占了二分之一的歲月,少說也有二三千個日日夜夜,有數據統計,一個女人一生中大約使用1.5萬個衛生巾。可以說,衛生巾是我們頻繁接觸的好朋友。

根據中醫的說法,經期是女性最虛弱的時候,若沒有周全的保護措施,很可能使女性元氣大傷,影響健康的身體。你知道如何健康、安全地選購和使用衛生巾嗎?

選擇以純棉材質、天然無紡布或進口網麵為主要材料的衛生巾產品,不僅保證了產品表麵與皮膚接觸時,感覺柔軟舒適,活動自如,而且對皮膚不會產生刺激,在日常活動中不會因皮膚與衛生巾的摩擦,導致皮膚紅腫或擦傷。皮膚敏感的人最好少用幹爽網麵而多用棉質網麵,幹爽網麵吸收快,但棉質網麵更柔軟舒服,對皮膚的刺激小。

中層以透氣、內含高效膠化層的為好。內含高效膠化層的衛生巾,可把滲入的液體凝結成嗜喱狀,受壓後不回滲,表麵沒有黏乎乎的感覺。

如果巾身較薄、材料以較膨鬆的天然無紡布為主,選用含有透氣底膜及細條狀背膠,那麼該款衛生巾使用起來會更加透氣,不易鎖住熱氣和產生異味。

一般女性經期可分為三個階段,可根據這三個階段選擇使用不同型號的衛生巾。月經量很大時,白天需用護翼型,晚間需用夜安型;平時可使用標準型;月經前後可使用超薄型或護墊。這種搭配選擇一方麵是為了安全、舒適,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節省經期花費。

許多商家推出了玫瑰香型、茉莉香型、檸檬香型、薄荷香型等香味衛生巾。這些衛生巾裏因添加了不同類型的藥物、香精或添加劑,聞起來有股清新的味道。大多數醫生並不讚成使用這些帶有香味的衛生巾。藥物或香味成分也許會對機體產生不良影響,所以不推薦使用。

藥物衛生巾更應謹慎使用,藥物衛生巾也許在一定範圍和程度上對女性陰部保潔、防治各種婦科疾病發揮了作用,但並非人人皆宜,因為人的體質差異很大,有的人接觸某些物質就會過敏,反而出現外陰瘙癢。因此,無論使用哪種藥物衛生巾都宜注意自身的反應及感覺。平時屬過敏體質的女性要慎用或不用藥物衛生巾。

許多女性喜歡選擇大吸濕量的衛生巾,覺得這樣可以不用經常更換,省去許多麻煩。但是,長時間不更換的衛生巾,局部積存的經血使濕度大大提高,局部通風透氣性差,對細菌繁衍更有利,提升了各種婦科疾病發病的頻率。

在使用衛生巾時,應做到及時更換,尤其在經血排量較多的情況下,若不及時更換,大量的經血即可成為微生物的培養基地,微生物會迅速、大量繁殖。實驗表明,普通衛生巾連續使用2小時後,表層細菌總數可達每平方厘米107個,所以,衛生巾一般應2~4小時更換一次。

使用前將手洗幹淨,以免帶菌的雙手汙染衛生巾;衛生巾和護墊、棉條最好2小時左右更換一次,即使在經量很少的情況下,也要堅持更換。另外,經期洗浴以淋浴為主,盡量不要盆浴,也要減少到公共場合洗浴的次數。

另外,使用衛生棉條的女性也要注意,衛生棉條由於是內置使用,可減少經血流出後的異味,在外出、運動時使用也很方便。但如果使用不當,衛生棉條容易帶來健康隱患:一是棉條使用前的手汙染會將病菌帶入陰道內;二是容易引起陰道壁損傷,再加上與經血長時間接觸,很難痊愈。所以,既往有陰道疾患的女性最好不用衛生棉條。

使用衛生巾之前要洗手。因為用手將衛生巾拆封、打開、撫平、黏貼的過程,會將病菌帶到衛生巾上。衛生巾直接接觸女性外陰皮膚,而經期又是女性抵抗力較低的時期,稍不注意,極易產生感染或導致婦科疾病。

衛生巾不要長期存放在衛生間裏。一般衛生巾為非織造布製作,為纖維材料,受潮後材料變質,細菌易侵入繁殖,而我國多數衛生間終日不見陽光,又多潮濕,很容易繁衍黴菌,汙染衛生巾。

正確處理廢棄衛生巾

廢棄衛生巾屬於“不可回收”的垃圾,如果你所在的城市,處理垃圾時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那麼將它放在不可回收的一類。絕對不可以將衛生巾扔進下水道,這是城市下水道堵塞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般情況下,很難保證每次都能用完一整包衛生巾,特別是上班族女性經常需要隨身攜帶一二片,而整包衛生巾一經打開,很容易造成汙染,所以從衛生角度看,宜購買獨立包裝的衛生巾。

拆包後的衛生巾應放在幹燥、潔淨的環境裏,受潮後不應再使用。

一些製作潔淨的衛生濕巾,給旅遊、出差、經期的女性帶來了不少方便。但是,濕巾清洗畢竟不能代替女性日常的溫開水洗浴,因為濕巾的水分及所含有效成分畢竟有限。

再者,濕巾也有衛生條件、貯存時間及貯存條件的限製,變質或過期的濕巾均不可使用。濕巾隻可作為一般保潔工具。

迎接再次光臨的老朋友

女性在產後的月經恢複是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產後多久月經才會來?這是個常見的問題。恢複的時間有早有晚,早的可在滿月後即來月經,晚的要到孩子1歲後才恢複。

經期多喝水

月經來潮後,乳汁比平日濃縮,所含脂肪減少,蛋白質增多,這種乳汁對孩子並無害處。為了避免乳汁濃縮和成分改變,母親在月經期可多喝點開水,多吃些魚類、牛奶、禽肉和菜湯等。

對女性而言,每個月的月經造訪,一直是讓日常生活十分不便的生理現象,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希望自己不要再被月經所困擾。有些人在產後突然發生月經不再光顧的現象,心想反正孩子都生了,月經來不來也都沒什麼關係。

從醫學角度來講,根據子宮內膜的組織形態來推測,可能早在產後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此外,在產後6周,也可觀察到排卵過後的黃體存在。因此,如果媽媽沒有喂奶,月經通常在產後6~8周內會來。研究資料顯示,沒有哺乳的孕婦,有40%在產後6周恢複排卵。到了產後8~12周,還沒有恢複排卵及月經的孕婦大約隻占35%。哺乳的孕婦,在產後12周約有25%會恢複排卵與月經,大多數哺乳孕婦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複排卵機能。不過,有時很難在臨床上確定產後第一次月經的確切時間,而且少數孕婦會在分娩後馬上開始有少到中量的間歇性出血。

遲遲不來月經並不好,必須治療,一般可采用雌、孕激素序貫療法(也稱人工周期)經1~2個周期治療後多數人能夠複經。但這些方法必須斷乳後才能使用。

處於產褥期的新媽媽即使沒有月經,也能懷孕。因為能否懷孕,在女方來說取決於有無排卵。排卵的恢複不一定是與月經的恢複同步的,特別是在月經剛恢複的幾個周期,常常是無排卵的月經周期,但也有不少人在月經恢複之前就已開始排卵,尤其是不哺乳的女性,排卵往往恢複較早。因此,孕婦在哺乳期間性交,隨時都可能因已恢複排卵而受孕。對於自然分娩的新媽媽來說,在產後56天內必須嚴禁房事,剖宮產的媽媽則需要3個月的時間來讓“搖籃”休養生息。如果新爸爸能耐心等到新媽媽月經恢複後才進行性生活,那就最安全了。

產後初次月經樣陰道出血被很多媽媽視為月經來潮,其實通過基礎體溫測定,其中60%是無排卵的,嚴格地說是無排卵性月經,算不上是真正的月經。其出血量和持續時間較正常月經長得多,月經周期也不準,所以,很多媽媽產後的月經會有一段時間不正常。

當月經來潮時,哺乳媽媽的乳量一般會有所減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質及脂肪的質量也稍有變化,蛋白質的含量偏高些,脂肪的含量偏低些。這種乳汁有時會引起嬰兒消化不良症狀,但這是暫時的現象,待經期過後,就會恢複正常。

因此無論是處在經期或經期後,媽媽都無須停止喂哺。

請善待你的老朋友

或許第一次來月經時,你就被傳授了以下經驗:不能吃生冷食物、不能劇烈運動。其實,為了你的健康,需要注意的可能遠遠不止這些。

每個月都來拜訪的“好朋友”,對於絕大多數的女性而言,多多少少都會造成不便,要想遠離月經的困擾。一些保養方法不可少。

首先要重視陰部衛生,保持陰部清潔。經期可以用幹淨的小毛巾蘸溫水擦洗陰部,但不可像平日洗陰部那樣坐在水盆裏,以防髒水進入陰道引起感染。避免使用擦腳毛巾擦陰部。因為擦腳毛巾往往帶有雜菌和黴菌,也容易引起感染。

經期可照常工作、學習,從事一般的體力勞動,可以促進盆腔的血液循環,從而減輕腰背酸痛及下腹不適,但應避免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因過勞可使盆腔過度充血,引起月經過多、經期延長及腹痛腰酸等;並保證充足睡眠,以保持充沛精力。

精神緊張或情緒波動都可能影響中樞神經係統的調節功能,從而引起月經失常或加重經期反應。脾氣急躁者,更需注意克製,否則過於激動,很有可能使月經量突然停止。

飲食方麵應避免辛辣食物,多飲開水,多食蔬菜,以保持大便通暢從而減輕盆腔充血,多吃高纖維食物。疏菜水果全穀類全麥麵包糙米燕麥等食物含有較多纖維,可促進動情激素排出,增加血液中鎂的含量,有調整月經及鎮靜神經的作用。在兩餐之間吃一些核桃、腰果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午餐及晚餐多吃肉類、蛋、豆腐、黃豆等高蛋白食物,補充經期所流的營養素、礦物質。避免食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咖啡、茶等飲料會增加焦慮、不安的情緒;可改喝大麥茶、薄荷茶。同時,適當調整作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早點休息。

經期性腺激素會分泌發生變化,聲帶分泌物增多或充血、水腫,致使嗓音發生變化,聲音變得悶暗、發幹或沙啞,甚至出現破裂聲,音調可變低、變小,起聲困難,說話容易疲勞。如果此時放聲高歌,往往會造成聲帶過度疲勞、黏膜下出血等惡果,重者可失音,說不出話來。因此,女性在經期應避免縱聲高歌,發音時間也不宜過長,以保護好自己的發音器官。

腰酸腿脹時,我們通過捶打酸脹的肌肉來緩解不適,同樣,不少女性在經期也會習慣性地捶打腰部來緩解腰部酸脹。其實這就大錯特錯,經期腰部酸脹是盆腔充血引起的,此時捶打腰部會導致盆腔更加充血,反而加劇酸脹感。另外,經期捶腰還不利於子宮內膜剝落後創麵的修複愈合,導致流血增多,經期延長。

經期應避免過冷、過熱的刺激(冷水淋浴和桑拿),特別是下腹部不宜受涼,不要淋雨、涉水或遊泳,不要坐在潮濕、陰涼之處以及空調、電扇的風道口。

不穿緊身褲。在月經期穿緊身內衣,會使經血流出不暢,而且在脫穿時還會使盆腹腔壓力突變,很容易造成經血逆流。

經期,子宮內膜剝脫出血,宮腔內有新鮮創麵,宮口亦微微張開一些,陰道酸度降低,防禦病菌的能力大減。如此時行房,將細菌帶入,容易導致生殖器官發炎。若輸卵管炎症粘連,堵塞不通,還可造成不孕症。也可造成經期延長,甚至崩漏不止。經期同房,因精子在子宮內膜破損處和溢出的血細胞相遇,甚至進入血液,可誘發抗精子抗體的產生,從而導致免疫性不孕、不育症。因此,女性在行經期間應禁止房事。

月經期腹部輕微脹痛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要輕易使用止痛藥,除非疼痛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最好選用非成癮性止痛藥,一般采用副反應較少的去痛片或延胡索乙素片。除非疼痛特別劇烈,不要輕易動用麻醉藥品。

經期保持好心情

女性在經期要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避免不良刺激,以防月經不調。應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飲食宜清淡、溫和,易於消化,不可過食生冷和辛辣傷津食物,避免月經期同房和捶腰等。

月經不調的飲食療法

通過藥膳治療可調節髒腑氣血功能,使月經恢複正常。

益母草汁粥

原料:鮮益母草汁10克,鮮生地黃汁、鮮藕汁各40克,生薑汁、蜂蜜適量,粳米100克。

製作:粳米煮粥,待米熟時,加入上述諸藥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每日2次,溫服。病愈即停,不宜久服。

功效:滋陰,養血,調經,消淤,解渴,除煩,適用於女性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血暈、惡露不淨、淤血腹痛等。

豆豉羊肉湯

原料:生薑15克,豆豉50克,羊肉100克,鹽適量。

製作:將上述3味同放砂鍋中,煮至羊肉爛熟,加鹽適量。吃羊肉,喝湯。月經前10天,每天1次,連服3~5天。

功效:溫經散寒,適用於血寒性月經後期。

烏骨雞湯

原料:烏骨雞1隻,當歸、黃芪、茯苓各9克。

製作:將雞洗淨,去髒雜,把藥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合,放砂鍋內煮熟,去藥渣,加入調味品後食肉喝湯,分2~3次服完。月經前每天l劑,連服3~5次。

功效:健脾養心,益氣養血。適用於氣血不足而致月經過少,經色稀淡,頭暈眼花,心悸怔仲,麵色萎黃,少腹空墜,舌質淡紅,脈細。

紅花糯米粥

原料:紅花、當歸各10克,丹參15克,糯米100克。

製作:先煎諸藥,去渣取汁,後入米煮作粥。每日2次,空腹食用。

功效:養血活血調經,適用於月經不調有血虛、血淤者。

生化蜜膏

原料:當歸、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薑5克,白蜜50毫升。

製作: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功效:活血化淤,溫經調經;適用於淤血停滯所致月經過少,色紫黑,有血塊,小腹脹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淤點,脈細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