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騎上騾子繼續跑,跑進了四川,到了青城山的上清宮,到這兒他已經遠離中原,沒人認識他了。可他還是覺得不夠遠。繼續跑,跑進了大麵山,深入二百七十餘裏,連采藥的人都見不著了,他才把那匹騾子放了,找個山洞開始以後的生活。
這人活得挺好,過了幾十年,到八十多歲時才從深山裏走出來,他“紫髯鬱然,長數尺,麵奕奕有光,行不擇崖塹荊棘,其速若奔馬。亦時為人作草書,頗奇偉”。有傳說,他在山裏年久得道,是個仙人了。
呸,說他是仙人,不如說那頭騾子才是神騾。
回到公元1126年二月一日的夜晚,姚平仲率軍出擊時,城裏的人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
不知道的人是李綱,他按照慣例在巡視城防。知道的人是皇帝趙桓,他得到消息後不是派人去追回姚平仲,而是緊急派人通知李綱,說姚平仲已經出擊了,肯定成功,你馬上親自帶人去封丘門外接應。
李綱呆了,這是哪兒跟哪兒,他是城防司令,大將帶人衝出去了,居然沒有事先通知他。看命令,是欽宗親筆寫的,想猶豫嗎,這樣的命令一口氣連下了三道,不容他不照辦。於是,李綱率兵出城,事後證明這還是很必要的。
金軍在擊敗姚平仲後,立即向開封城推進,想在黑夜中乘亂攻城。李綱剛好在城外幕天坡附近迎上了金軍,一通亂戰,他在城外把金軍打了回去。
這一夜終於過去了,當他在黎明拂曉時分回到城裏後,發覺城裏比城外亂得還厲害。大宰相李邦彥怒了。首相大人暴跳如雷,什麼偷營、截擊、救人、救國,在他的心裏都是犯罪,這會激怒金軍,害了他的性命!他早就說過不能打,現在好了吧,誰說能贏的,輸得人都跑光了。
李綱也很緊張,姚平仲打亂了計劃,讓他的全盤布置都落空了,現在這樣,怎樣為繼?關鍵時刻,種師道站了出來。老將的經驗是無與倫比的,他根據這時的局麵,提出了一個新的打法。
——劫寨是個失誤,但也可以轉化為勝機。昨晚失敗了,那麼今晚再去劫,還失敗的話,連續劫十天。十次之後金軍必將疲憊,無法支撐,隻有退兵一途。
那時,李綱計劃的後半部分仍然可以實施,黃河兩岸仍然是金軍的覆滅之地。
這個計策好不好,相信隻要腦子裏稍微有點皺褶的人都能分辨出來,可惜的是,這時宋朝的當家宰相就是個沒皺褶的……李邦彥拂袖而去。他下決心再也不跟這幫瘋子混在一起了,為了身家性命的安全,這次必須把局麵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裏。
畢竟,我才是首宰!
李邦彥發怒的同時,牟駝岡上的完顏宗望也爆炸了。他跳到張邦昌、趙構的麵前一通吼叫,痛罵宋朝背信棄義,一邊說講和一邊來偷營,你們宋朝能不能更無恥一些?!
為什麼騙人呢?
麵對咆哮的完顏宗望,張邦昌、趙構的反應截然不同。張邦昌嚇壞了,一攤泥一樣倒在了地上,痛哭流涕請求原諒,再三向女真人保證,他是一個誠實的、柔軟的、百依百順的宋朝人。
完顏宗望一見此景心情大好,提起全身功力加倍吼叫之後,決定把張邦昌牢牢地記住,以後當做重點培養對象使用。
趙構卻不動聲色,任憑完顏宗望聲情並茂哪怕飆出恐龍音都無動於衷。這讓完顏宗望驚奇之餘很懷疑,這是宋朝皇室的親王嗎?這和普遍意義上的宋朝上層人物反差太大了……不會是宋朝舍不得親王,隨便派了個小青年來冒充吧。
完顏宗望決定退貨,不管趙構是不是康親王,都要求換人。讓宋朝派個別的親王來,換走這個表情癡呆症患者。
張邦昌、趙構的命運就在這時決定,之所以兩人以後的遭遇天差地別,說到底,完全是自己的膽識修養決定的,半點都不用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