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伊索,公元前6世紀希臘寓言家。據曆史學家考證,他原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多次轉賣,但因為富有智慧、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成為自由人後,伊索四處漫遊,為人們講述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臘人民的喜愛。公元前5世紀末,“伊索”這個名字已為古希臘人所熟知,古希臘寓言開始歸在他的名下。現在的《伊索寓言》是後人根據拜占廷僧侶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以及後來陸續發現的古希臘寓言傳抄本所編訂的。
作品簡介
兩千多年前誕生於古希臘的《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響的寓言之一,也是全世界讀者閱讀率最高的文學作品之一,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千百年來,《伊索寓言》一直以其獨特的魅力,啟迪著無數代人的心智,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伊索寓言,來自民間,所以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較突出的反映。如對富人貪婪自私的揭露;對惡人殘忍本性的鞭撻;對勞動創造財富的肯定;對社會不平等的抨擊;對懦弱、懶惰的諷刺;對勇敢鬥爭的讚美。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世,如何做人,怎樣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人生活和鬥爭的概況、提煉和總結,是古希臘人留給後人的一筆精神遺產。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對後代影響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個小故事,與抒情詩主要反映貴族奴隸主的思想感情不同,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淩的下層平民和奴隸的鬥爭經驗與生活教訓的總結。寓言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係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係,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係。寓言作者譴責當時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象,號召受壓迫的人團結起來與惡人進行鬥爭。例如,《農夫和蛇》的故事勸告人們不要對敵人仁慈;《狗和公雞與狐狸》告訴人們要善於運用智慧,戰勝敵人;在《獅子與鹿》《捕鳥人與冠雀》《兩個鍋》等故事裏,作者揭露出當政權掌握在貪婪殘暴的統治者手中時,貧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伊索寓言》中有些故事還總結了古代希臘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其中有的長期被後人引用,成為人們熟知的典故。如《龜兔賽跑》《狐狸與葡萄》等。但是,《伊索寓言》中也攙雜著一些消極的思想,如宣傳樂天知足的《說馬幸福的驢子》、向強者妥協的《蘆葦與橄欖樹》等。
作品影響
在歐洲文學史上,《伊索寓言》為寓言創作奠定了基礎。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它,或作為說理論證時的比喻,或作為抨擊與諷刺的武器。此書中的精華部分,至今仍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在歐洲寓言發展史上,古希臘寓言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開創了歐洲寓言發展的先河,並且影響到其後歐洲寓言發展的全過程。寓言本是一種民間口頭創作,反映的主要是人們的生活智慧,包括社會活動、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等方麵。現傳的《伊索寓言》根據各種傳世抄本編集而成,包括寓言300多則,其中有些寓言膾炙人口。《伊索寓言》中的動物除了有些動物外,一般尚無固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狐狸、狼等,有時被賦予反麵性格,有時則受到肯定。這與後代寓言形成的基本定型的性格特征是不一樣的。
名言佳句
比疾病更糟糕的是假藥。
我們總是為著影子爭鬥,卻把更重要的實體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