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愷撒(前100~前44),古羅馬共和國領袖和軍事統帥。他帶兵打仗幾十年,指揮過幾十個戰役,大都是以少勝多,出奇製勝。他的戰略思想和戰術原則為西方許多著名軍事統帥諸如拿破侖等所效法,對西方軍事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曾與幕僚共同著書立說,主要有《高盧戰記》《內戰記》《亞曆山大戰記》《阿非利加戰記》等。
作品簡介
愷撒所寫的《高盧戰記》,共七卷,記述了他在高盧作戰的經過。從公元前58年至前52年,每年的事跡寫成一卷。關於它的寫作過程,曆來有兩種說法,有人認為這是他每年向元老院和人民會議做的書麵彙報,因此每年寫成一卷;有人認為這是他在公元前52至前51年間的冬天一次寫成的。這兩種說法,其實並不矛盾,可能他先是每年撰寫一卷,作為書麵彙報,後來因為需要,又再加工連成一氣,成為現在的形式的。第一卷(公元前58年)介紹高盧概況,日耳曼人對高盧的進攻,愷撒的反擊以及日耳曼人在維鬆提奧被擊敗;第二至六卷分別敘述愷撒同高盧諸部族的衝突和戰爭以及對不列顛的兩次遠征;第七卷(公元前52年)記述高盧人利用意大利的內亂發動大規模騷亂,愷撒自意大利重赴高盧,加以平定,最後攻克阿萊西亞並俘獲其領袖維爾琴革托裏克斯。
《高盧戰記》敘事翔實精確,文筆清晰簡樸,曆來得到愛好羅馬曆史、拉丁文學和軍事史等各方麵人物的推崇,特別因為愷撒是羅馬共和國時代第一個親身深入到外高盧西部和北部、到過不列顛和萊茵河以東的日耳曼地區、親眼目睹過當地的山川形勢和風俗人情的人,他給我們留下的是當時的第一手直接資料。在他以前,雖也有過一些希臘和羅馬作者對這些地方作過一鱗半爪的介紹,但都是些道聽途說得來的傳聞,因此,《戰記》又成為記述這些地區情況的最古老的曆史文獻,它對高盧和日耳曼各地區的從氏族公社逐漸解體、到萌芽狀態國家出現這段時間裏的政治、社會、風俗和宗教等記述,成為我們研究原始社會和民族學的重要依據,革命導師恩格斯的偉大著作《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就曾經大量引用過它,他的其他一些論著如《馬爾克》《論日耳曼人的古代曆史》等,也都把本書當作重要的參考文獻。
愷撒的七卷《戰記》,最後隻寫到公元前52年為止,但他直到公元前50年才離開高盧,因此後麵缺了兩年的事跡。愷撒死後,他的幕僚奧盧斯·伊爾久斯續寫了第八卷,補起了這段空缺。愷撒另外還有一部著作《內戰記》三卷,記述他自己跟龐培作戰的經過。除了這兩部書以外,記述愷撒戰績的還有伊爾久斯所寫的《亞曆山大裏亞戰記》和作者不詳的《阿非利加戰記》《西班牙戰記》,這些書合起來統稱《愷撒戰記》。
名家軼事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愷撒在元老院議事廳被貴族共和國的殘餘分子布魯圖、喀西約等人陰謀刺殺。愷撒從統一羅馬國家到死去,還不到7年,但就在這樣短的時間,他打破了舊的貴族共和體製,把軍政大權集於一身,基本上完成了向君主獨裁製的過渡,他把執政官、統查官、保民官、大祭司長等重要職務兼於一身,把元老院降為谘詢機構,人民會議當作可有可無的裝飾品,這為他後來的繼承人把羅馬變成披了共和製外衣的帝國開創了道路。
名言佳句
將要隨著歲月的輪轉統治長達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