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母子剖心(1 / 1)

竇太後醒來,聽到景帝的聲音,心中惱火,直接取了床轅處的拐杖砸了過去。好在她還有些理智,手上的方向偏了一些,否則景帝也逃不過一個頭破血流。拐杖啪嚓一聲落在地上,隻驚的眾人心頭發顫,連忙跪下謝罪。

劉嫖坐在竇太後的床榻之前,為竇太後撫背順氣。見景帝遞來求救的眼色,才低低開口,“母後莫惱,這件事並非陛下之因。”

這般說這,劉嫖抬頭示意一旁的竇嬤嬤與宛兮將寢室伺候的宮娥帶走,等到滿室安寧,她才再次開口,“母後疼惜榮兒,可也該明白他的地位在漢室的特殊,大漢從未有過活著被廢太子之位的藩王。更何況,榮兒在為太子期間,深的魏其侯等重臣支持,如今的結果也算不得差。”

劉嫖與景帝不同,她不會如景帝那般因擔心觸怒太後而想辦法隱瞞,因為她是最像竇太後的女子。也許在私人感情之上,母後會怒急心痛,但在國事之上,她絕不會讓這個影響自己的判斷。

果然,聽完劉嫖的話後,竇太後的麵色依舊不悅,可到底沒再開口責罵景帝。

景帝投給皇姐一個感謝的眼神,之後順著竇太後的意思落座榻前。

“皇帝,今兒你就給哀家說句實話,這傳承問題你還要做那般算計?”

聽了竇太後的話,景帝不由抬手捏了捏鼻梁,似乎也因這件事身心疲憊,“母後,今日兒子也不想再瞞著您了,隻因兒子若出事,還需母後和皇姐主持大局。”

竇太後與劉嫖因著景帝的話都是一怔,心頭浮上不好的念頭。

“皇帝,莫要胡言!”此時的竇太後哪裏顧得上在追究長孫自戕之事,相比於孫子,她更看重的是兒女。如今猛然聽到這般不吉利的話,她不由厲聲嗬斥。

景帝歎口氣,起身跪在竇太後跟前,低聲道:“母後可記得當年朕登基之時,曾在祖宗牌位前發誓,隻要皇弟武兒不做危及江山之事,朕都要保他一身榮華?”

當時他初登大寶,根基未穩,加之匈奴是不是南下騷擾,算得上是內憂外患。而母後以一人之力幫自己拉攏外戚支持,更多次定下和親之計以緩匈奴幹擾。也是那時,武兒開始頻繁入京,對皇太弟之位也是毫不掩飾的垂涎。

“因著那份承諾,朕處處容讓於武兒,也是念著幼時的情誼,就算他多次違背祖製,以天子儀架出遊,朕都不曾追究。”景帝的聲音帶了些回憶,也帶了些莫名的失落和無奈。隻聽得竇太後和劉嫖心裏發堵。

竇太後推開劉嫖的手,歎口氣,幾次張口都沒說出什麼反駁的話。最終也隻能幹巴巴道,“你們三個,你與你皇姐都留在了長安,隻有武兒一個人孤孤單單遠離京城,這讓母後如何不掛念?”

景帝的手掌握緊,輕輕歎息一聲,許久沒再說什麼,直到竇太後以為他不會再開口時,才聽得他緩緩一字一句道,“是,所以朕容他,縱他,就因為他是朕的皇帝。可母後,朕畢竟是大漢天子。”說道這裏,景帝像是發現了自己說串了,不由搖了搖頭,“因著傳承之事,大漢已有過七國之亂,朕不願看到這種事再次發生。徹兒資質極高,又十分聰慧,相比於榮兒更適合這大漢江山。”

景帝的話並未說透,他心知母後定然能明白他未言盡的話。

“皇帝既然決定了,那哀家再多言也是無用。罷了,哀家累了,為這大漢江山操勞一生也該歇會了。”竇太後言語滄桑的開口,也許真是她做錯了,皇帝已經大了,再不是剛登皇位的那個孩子。

這本是竇太後示弱的話,既然想明白了,就該把手中的權柄送回到景帝手中,至於竇氏,隻要皇帝容得下武兒,兄弟不相殺,她也會讓人好好約束的。

“母後,”景帝突然出聲打斷了她接下來的話,歎息一聲,悲涼道,“母後,朕如今已是病入膏肓,雖有心看著徹兒成為一代明君,卻也隻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日後,還請母後與皇姐多多看顧。”

大漢四方與帝京世家的關係錯綜複雜,高官權貴私下裏的糾葛更是盤根錯節,若無母後與皇姐照看,隻怕會引起許多枝節。更何況,如今傅子卿已於皇姐聯姻,加上陳季須如今在燕地備受嘉獎如今在將士中的威望更是不低,這般勢力都是劉徹日後可以依靠的。

“啪!”竇太後的手狠狠拍在床榻之上,可手上那暴起的青筋和握著床褥也無法抑製的顫抖泄露了她此時的擔憂和作為母親的關心,“皇帝,要看著江山,要守著祖宗基業,你就好好給哀家活著。今天的話,哀家不想再聽到!”

竇太後早年失去丈夫,在如狼似虎的大漢宗室中保住了兒子的位子,其中艱難和付出無以言表。後來在爭奪中她又失去了好友,失去了兄長,如今更是失去了長孫,哪裏還能經得起喪子之痛?莫說景帝病入膏肓,便是聽到他言說命無多久,竇太後都有些受不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