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同年齡段的投資計劃(6)(1 / 3)

泰國是一個正快速發展的國家,人們認為它正走在日本那樣的崛起之路上。盯住美元的泰銖曾被視為穩定的貨幣,因此國際銀行家們欣然借給泰國企業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而泰國也樂於接受這些貸款,因為美元的利率相對較低。

當泰銖崩潰,泰國企業的債務規模驟然膨脹——如果以泰銖衡量的話,基本麵變化了。

目睹這一切,投資者們狂拋泰國股票。在他們撤出的同時,外國人也將泰銖兌換成美元帶回了家中。泰銖進一步貶值,看起來永遠也無力還債的泰國企業越來越多。泰國人和外國人都在不停拋售。

在這種情況下,泰國企業隻能削減成本,大量解雇工人。失業率急劇上升,勞動者的可支配收入減少,而那些仍有錢可花的人也出於對不確定性的擔心而持幣觀望。泰國經濟迅速衰退,許多泰國大企業,甚至是那些沒有太多美元債務的企業,也開始顯得岌岌可危。

隨著泰銖的貶值,泰國經濟陷入了低迷,於是泰銖繼續貶值。

2應用反身性

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的最重要的實用價值就在於利用它來發掘過度反應的市場,跟蹤市場在形成趨勢後,由自我推進加強,最後走向衰敗的過程,而發現其轉折點恰恰是可以獲得最大利益的投資良機。

順勢而動的跟風者所形成的主流偏見對市場所形成的推動是過度反應的市場形成的主要原因,跟風者的行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卻同樣能使市場自身的趨勢加強。由於市場因素複雜,不確定的因素越多,隨波逐流於市場趨勢的人也就越多,這種順勢操作的投機行為影響就越大,這種影響本身也成為影響市場走勢的基本麵因素之一。風助火勢,市場被投資者誇大的偏見所左右,二者相互作用令投資者陷入了盲目的狂躁情緒之中,趨勢越強,偏見偏離真相越遠,實際上也使得市場變得越來越接近脆弱。過度反應的市場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盛衰現象的發生。

按照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盛衰現象發生的主要順序特征是:

(1)市場發展的趨勢尚未被認定。

(2)一旦趨勢被認定,這種認定將加強趨勢的發展並導致一個自我推進過程的開始。

隨著現行趨勢和現行偏斜觀念的互相促進,偏見被日益誇大。當這一過程發展到一定階段,極不平衡態的條件即告成熟。

(3)市場的走向可以得到成功的測試:市場趨勢和市場人士的偏見都可以通過各種外界的衝擊而一遍又一遍地受到測試。

(4)確信度的增加:如果偏見和趨勢都能在經受各種衝擊之後依然如故,那麼用索羅斯的話來說就是不可動搖的。這一階段為加速過程。

(5)現實與觀念的決裂:此階段的出現標誌著信念和現實之間的裂痕是如此之大,市場參與者的偏見已經顯而易見了,此時高潮即將來臨了。

(6)終於,一個鏡麵反射型的,能自我推進的過程向著相反方向發生了。此時人們對市場的看法不再起推動作用,原有趨勢停滯不前,另一種聲音開始影響市場,原有市場信心開始喪失,這時市場開始向相反方向轉換,這個轉換點叫做交點,為崩盤加速階段。

金融市場中盛衰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對於農產品市場來說,因季節性特點,波動周期較短,季節性因素對市場影響較大。而對其中某一個基本麵因素的炒作極易過度,市場表現為狂熱狀態發生頻繁,如形成的持續上漲或下跌,回調時間及空間相當有限,這種行情往往易導致盛衰現象的發生。

對索羅斯來說,反身性是理解盛衰過程的關鍵。事實上,他曾寫道:“隻有在市場價格影響了被認為反映在市場價格上的所謂基本麵的時候,盛衰過程才會出現。”

他的方法是尋找“市場先生”的認識與基本現實大相徑庭的情形。如果索羅斯發現了正控製著市場的反身進程,他就會確信這種趨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而價格將變得比大多數人使用標準分析框架所預測的價格高得多(或低得多)。

在其他人跟風之前,索羅斯已經應用這種反身性在行市興衰中賺了錢。這一點可以從下麵這個例子中得到求證。

1969年,索羅斯注意到一種新金融工具——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他寫了一篇在當時廣為流傳的分析報告,預測說一個“四階段”盛衰過程將把這些新證券捧上天——直到它們最終崩潰。

第一階段:由於銀行利息非常高,REITs提供了傳統抵押融資方式之外的又一種誘人的選擇。索羅斯預計,當它們流行起來後,進入市場的REITs將急劇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