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2 / 3)

“好長的頭銜……”張牧川麵皮抖了抖,呆愣了好一會兒才回神過來,指著高陽公主道,“緬大人誤會了,我是想問您怎麼又招了個保鵝小吏?”

緬伯高輕輕地哦了一聲,解釋道,“我仔細想過了,既然是進貢給大唐聖人的祥瑞,那必須要小心照料,隻是特招了一名保鵝小吏已經算節省的了,依照我最初的想法,應該要特招十名專職照顧寶貝鵝子的小吏,一人負責喂食,一人負責伺候喝水,一人負責鏟屎,一人負責給鵝子穿衣保暖,兩人負責教導鵝子麵聖禮儀,三人負責唱歌跳舞做運動,讓鵝子保持好心情……隻不過經費有限,加之這位陽子兄弟足夠優秀,以一當十,這才精簡至此!”

張牧川聽得一陣頭暈,敷衍地回應幾句,湊到高陽公主身邊,小心翼翼地問道,“我不是讓您在驛站等著嗎,您怎麼自個兒跑這來了?”

高陽公主撅了撅嘴,“我待著無聊嘛……”用自己雪白的頸部蹭了蹭大白鵝,撲閃兩下大眼睛,“張牧川,你說我要是把這隻鵝燉了,咱是不是就不用回長安了?”

第四章

張牧川自然不會讓高陽將大鵝燉了,屆時恐怕不隻是不用回長安,而是直接回娘胎。

以緬伯高的性子,絕對不會放過他和高陽,說不得要捆在一起扔進大鍋裏,跟那隻呆頭鵝燴成一道菜。

擺出高陽的身份?

那隻會死得更快,一來他們並沒有什麼能證明高陽身份的東西,二來既然到了需要亮身份的地步,那就說明雙方必定已經翻臉,緬伯高自知得罪聖人最心愛的公主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很可能會一不做,二不休,把他們二人剁成爛肉,挖個坑埋起來,這樣便無人知曉雙方的恩怨了。

反正高陽是私逃出來的,現在長安的人都還以為她一直待在宮裏呢。

即便事發,緬伯高隻要抵死不認,堅稱自己殺的不是公主,而是兩個謀害祥瑞的歹人,那麼誰都不能治他的罪。

山高皇帝遠,就算聖人想要為公主報仇,等他的命令下發到洱河,緬伯高早就不知道藏進哪座大山裏麵去了。

思慮及此,張牧川的心裏忽然鑽出了一個大大的疑惑。

高陽這樣一個嬌慣的公主,是怎麼跑到這窮山惡水的六詔之地的?

她的身邊為何連一個隨從都沒有?

長安那邊既已知曉高陽所在,為何不直接派衛兵護送她回去?

莫非這裏麵還牽扯著其他的事情,譬如聖人擔心高陽的這一鬧會讓房家心生嫌隙?或者,聖人隻是覺得女兒逃婚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家醜不可外揚?

又或者,宮裏有人不想高陽回去?

騎在老黃背上,遙領著使團隊伍踏出城門的張牧川眼皮一跳,輕輕扇了自己一巴掌,打斷這些胡思亂想,回頭望了望隊伍最後麵的緬伯高和抱著大鵝的高陽,他深吸一口氣,收斂心思,從懷裏摸出了《皇唐十道大寶鑒》和《九州驛站通錄》細細查看了半晌,對這一趟的交通路線有了比較清晰的規劃。

貞觀元年,聖人依據山川走勢將天下分為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和嶺南道十道,以中心點長安延伸而出,連通全國三百六十州,轄一千五百五十七縣,三十裏設一驛,天下共計一千六百三十九間驛站。

從洱河西出發,到長安而止,大體可以走兩條路線,一是經姚州直上入蜀,過嘉州、眉州、益州、綿州,自劍閣而出,途山南道利州、梁州,最終進入長安,總計四千一百二十六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