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11章 後記(2 / 2)

關於中國曆史小說,筆者到目前為止除了發表過數作原創作品之外,還有幸參加古典書籍的編譯。目前的『隋唐演義』與『嶽飛傳』是如此,未來還預定會編譯『楊家將演義』等書。筆者從這些經驗中得到一些領悟,並一直覺得如果用近代曆史小說的文體來記述故事,可能會流失許多作品世界內的要素,當然這並非一概而論,依照素材的不同會有情況差異,選用太偉大的例子可能會讓人覺得說得太過誇張,可是幸田露伴(注31)在『水滸傳』與『命運』兩作上的文體不就有所差異嗎?

話雖如此,筆者這回還是第一次體驗到剛開始下筆時就為選擇文體所苦。

起初是用普通的文體寫作,但是書寫時,筆不時會停下來,寫不上手,猶豫許久之後,決定試用第一人稱角度寫作,然後寫出的東西就像這樣:

『我盡可能裝作若無其事地把視線投向右側,一位身穿紫色朝服的中年男子侍立在皇帝身旁,他是英國公·李積。雖然年紀比皇帝年長七歲,可是從相貌上卻看不出來,他全身精悍且散發出一股英氣,強而有力的眼神可以輕易粉碎我的視線。』

寫了好一陣子最後還是決定放棄,因為這樣太難述說曆史背景了。過去的事情就罷了,王玄策絕不可能知道未來發生的事,另外要說明年號與西曆的關係,還有度量衡也相當不方便。

『在我死後九百年間,沒有任何王朝統一全天竺。』

這又不是靈異小說。

結果找到的解決方法就是本作的文體,型態近似於擬古文的解說文,或說是仿中國明清朝代的章回小說,然後將它翻譯成日文的形式。很抱歉用這麼羅唆的文體寫作,可是如果不用這種文體,這份素材就不可能成功化為小說。這對筆者來說是獨一無二的文體,不過對讀者來說又是如何呢?筆者會靜候諸位賢君的指教。(編注:此處指日文原文的文體,為了方便閱讀,中文選用較為易懂的現代文。)

每次在提筆寫中國曆史小說時,都會懼怕「這個作品真的寫得完嗎?」從一開始就抱持「日暮途遠」心態的筆者雖然很沒用,可是這次因為有熱心的編輯幫助,使筆者能夠將作品完成。跟王玄策的旅程比起來,筆者的旅行規模大概隻有他的億分之一,不過那就像是在走了許久夜路之後總算找到旅館、不禁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這部作品不是偉人傳記,也不是中國與印度的文明比較論之類的深度作品,當然更不是陳述中階主管該如何做好危機管理的教戰手冊,隻是基於驚人史實所寫下的娛樂小說罷了。筆者唯一的期望與喜悅,就是希望各位讀者能夠愉快地閱讀本書。

二〇〇四年夏

——輕之國度http://www.lightnovel.cn/bbs——

注30:出處為『法苑珠林』,應是大唐西域記所記之弗栗恃國,梵文作Vrji,也譯作跋衹、毘梨衹等。位於甘達克河和巴格馬提河之間的狹長地帶,相當於現在的印度達爾般迦縣北部地區,為印度古代十六大國之一,後被摩伽陀國征服。

注31:1867年7月23日~1947年6月30日,是一位日本小說家,本名為幸田成行,出生於日本江戶(今東京)。以《五重塔》和《命運》等作品確立了在文壇的地位。

——輕之國度http://www.lightnovel.cn/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