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閉門思學(2 / 2)

雖不畏懼世俗流言,但是劉成知道,自己一旦有此行徑,恐怕士林的口水都會將自己淹沒,更不提當今天子是否會龍顏大怒。

漢朝士林狎妓之風經年不衰,這林微音據說更是徐州廣陵郡聞名的女姬,愛慕的士族之人不說多,千百人還是有的,自己如果應了這女子,無異於樹敵於整個徐州士林,令他不得不慎重。

“東來,去請我娘親過來。”

見這女子絲毫不為自己所動,劉成心中一定便說道。

須臾片刻,一麵似玉石,身形雍容的女子便走進書房中,這女子看似年約三十許,眉目清秀,臉色紅潤潔白如玉,體態婀娜卻是風韻之人。

來人正是劉成之母,當年那個初見時身形瘦削,風吹即到,麵露菜色的中年婦女,事實上劉楊氏的年齡並不大,即使如今也隻有三十許的樣子,此前卻是因為過於艱苦了些,讓她早早地就消退了少婦本該有的錦繡年華,這幾年卻是因為劉成的經營,生活漸好,竟是恢複了往日大家閨秀的模樣,隻是比那尚未出閣的少女豐潤了許多。

劉楊氏極為心善,得知這地上所跪的女子竟是那般可憐之人,便果如劉成所猜想的那般,答應將林微音留在府上,隻不過卻是讓她做了自己的身邊人。

他卻也是樂見其成,畢竟隻要那女子不隨在自己身側,士林便無攻訐自己的借口,至於劉楊氏見其可憐收做了身邊人,卻是一樁美談,隻要稍微有點智商的人,恐怕都不會來自找沒趣的,畢竟自己手中還有天子的兩道聖旨。

聖旨這東西的作用可大可小,尤其是這種帶著些天子或朦朧或真切的聖旨,更是護身的神器。

隻是劉成不曾想到的是,經此一事,他卻是再也沒了清淨的時日。

自從士子錄上的士子文會結束之後,茂林劉成之名便響徹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是邊疆塞外,都有那胡人打聽大漢朝劉氏郎君的事跡。

隻是,這便苦了劉成了。

自從那一日林微音從畫舫贖身歸來後,整個茂林城的人便都已經知曉劉氏郎君在那竹林塢中靜思學問,紅袖添香夜讀書。

文人好雅,也好美人如玉,天下州試結束,便有當初那沒能夠見識士子錄上文會的士林學子再次雲集茂林,所為的便是能夠與劉成促膝而談,成就美名。

一日如此,二日如此,整日裏都是如此。

劉成一開始也心存著一絲不得罪人的心思,來人便接待,待到後來,那人越發地多了起來時,才感覺到其中的痛苦。

這一日,劉成正剛剛送走一群人回來才坐下,便聽到外間東來說道:“小郎君,江陵的王公子和幾位公子前來拜會。”

那邊景韞還未將方才的茶具洗淨,這邊便又來了,劉成的臉色頓時便有些難看,如是這般,隻怕自己再無那安寧之日了。

第二日,劉成便將那《傷仲永》一文抄錄於紙上,稍稍改了幾字,隨即就讓燕管家請人將其刻印與石碑之上立於院前。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嚐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有人聞之也久一日,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複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隨著時間愈長,劉氏郎君《傷仲永》篇越傳越遠,竟產生了不可估量的結果,那些慕名而來的士人讀罷此文後竟是紛紛掩麵而去,隨即更是有大量的人來將此文抄錄下來傳遍天下。

“吾等士人豈能與那傷仲永一般葬送了莫大的天資,豈不知劉氏郎君也言修身不足。”

而在天下各大書院中,這一句話更是屢次被學子所提起,一時間,天下士林,竟是掀起一股潛心學問的浪潮,直接導致了十幾年後大漢天下人才濟濟一堂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