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大年(1 / 2)

風雪天,吹散了江南的煙雨朦朧,自然也吹遍江南之地,落遍了滿地的白色冰花。

茂林城城頭已經看不到半點灰蒙的城牆色澤,從遠處的官道上望過去,除了城牆上那城樓還依稀可見之外,幾乎接天連地就隻剩下滿目的白色了。

這雪花落得急,也落得猛,一連數日下來,這天和地就已經被白色接連在一起,分不清遠處到底哪裏才是方向。

瑞雪兆豐年,農耕之事自然歡喜這白雪覆蓋的季節,隻不過苦了的是茂林城外數萬居無定所的流民。

從四五月間洪水泛濫時開始,流民一路逃難進入茂林城,到如今一二月份已經是過了足足大半年,若不是當初劉成從流民中的各家各戶招納了近萬人的民工,恐怕就會產生民亂了。

不過如今劉成自己卻是也有些捉襟見肘了,畢竟近萬人的開始,哪怕是一人一貫的工錢下來,那也是萬貫之財,這萬貫家財說起來不多,真的要教人拿出來卻是不少的。

若不是這幾年積攢了些錢財,恐怕僅僅是這工錢他就無能為力,更別說改造西城那偌大的工程了。

萬幸的是第一樓倒是給劉成掙了一筆十分可觀的財富,不說其他的,單單是給付工人的工錢肯定是夠的。

這數萬流民,家中能出壯丁勞力的,劉成一個不落,不多也不少,一戶人家分攤一個名額,所為的便就是讓每家都能夠有所收入養家糊口,自然是算得上功德之舉。

茂林城外與外間的城池所不同的便就是那城外一片連綿數裏的簡易帳篷了,這帳篷都是劉成教人所製,茂林城背靠大山,山中的樹木青竹無數,紮上萬頂帳篷自然是沒有一點問題。

這一時半會顯然是不可能造出房子以供居住的,更不說茂林城內的百姓對讓流民入城此事尤為敏感。

前一段時日,若不是劉成以自己的信譽擔保流民不會入城,恐怕此事早已就鬧的人人皆知,出大問題了。

正值大年。

不說劉府,就是平常的清貧人家,這大年總是難免要慶上一慶,不過劉府卻是因為劉成所致,較之尋常人家卻是多了一件事情,那邊是寫對聯。

這對聯,按照曆史的軌跡,要到唐朝以後才會出現,現如今卻是沒有此種風俗的。

這元辰之日,士林之間無非就是贈送一下新年的祝賀之詞,做一兩篇算得上是喜慶的詩文。

民間的百姓,那家資較好的人家,發些壓碎的銀錢,買些新鮮的萬物,其實更多的卻是買些平日裏難得吃到的夥食。

百姓的要求並不多,衣食無憂便足矣,但是自古以來,卻又有幾個統治者能夠讓人民真正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國情之中。

劉成並不是聖人,雖有“亞聖”之名,卻是救濟不了滿天下的窮苦百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劉成富庶,卻救不了天下所有的人。

這一日天尚未大亮,劉成便被景潤拽著從床上來了起來,這自家這個性子憊懶的郎君,景潤絲毫不會手下留情。

與旁的女婢不同,劉成待景潤極為寬容,甚至已經超乎了對女婢的態度而是一種溺愛,景潤也不似常人家的女婢恪守尊卑,反而顯得性情隨意,倒是隨了劉成的心思。

也正是如此,自然經常惹的劉家的仆戶時是詫異不已,不過看到這位已經名滿天下的小郎君對待自家的那兩個小子時,倒也就不足為奇了。

“小郎君,夫人讓您沐浴更衣,今天是元辰日,一定要驅邪沐浴,都什麼時辰了,您還不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