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一至便又長了一歲,劉成的身形也越發地挺拔起來,身形削瘦,嘴邊的絨毛慢慢褪盡,眼中的的神色也越發地深邃起來,多了的不僅僅是學識,更有對待這方世界的感悟。
新做的儒衫套在身上,削瘦而健碩的身形襯托得極為得體,隻是看著矮上了幾分,前世的劉成便是一個身長一百八十多公分的修長男子,這一世當也不會太矮小。
據劉楊氏所說,劉氏那位不幸去世的劉郎君,也就是劉成之父劉墉,身形就不短小,恐怕有八尺長,雖不及燕家兩個漢字魁梧,卻也是一副好樣貌。
劉成倒是半信半疑,要說容貌不差他倒是相信,這從自己的樣貌就看得出來,劍眉星目,鼻梁高挺,皮膚白皙,整一個佳公子的模樣,比之女子要更勝幾分,說是妖孽也不為過。
隨著年齡的增長,眼中靈動之色越發的變得成熟,臉型也逐漸長開如同後世文藝複興時期歐洲的雕塑那般,仿似刀削而出,棱角分明而又圓潤異常。
自己的這幅樣貌雖然繼承了些許劉楊氏的長相,但是更多地卻是來自那位素未謀麵的父親,僅從此就足以見其容貌俊朗了。
不過作為一個男子,劉成卻是並不希望自己長得過於妖孽,長得好看可以說是老天的偏愛,但是男子的容貌,過於秀麗卻是有些失了陽剛之氣,所以劉成也隻好多加鍛煉,讓自己的身形顯得挺拔些。
年後,事情便顯得多了起來。
這是劉成在自士子錄那一回後,首次到西城,如今的西城已經大變了模樣,再不複之前斷壁殘垣,雜草叢生的場景。
平整的青石鋪砌出來的街道甚為齊整,即使是劉成也挑不出絲毫不滿,在這樣一個時代裏,他無法去苛刻地要求每一件事情,即使是命運賦予了一雙見識過後世繁華的眼睛,即使是時空轉換也阻擋不了記憶中殘存的影像。
“小郎,如果按照現在的進度,不到半年我們就能夠看到西城的全貌了。”
燕小樓似乎對這個問題斟酌了許久,語氣極為肯定,不過劉成知道他說得還是有些保守了。
這個時代的百姓可不是後世的那些工人,他們隻求溫飽,哪裏還會管你給多少工錢,平日裏那些富戶和主家要蓋房子,即使是一個成年的壯漢出工也隻能混個溫飽。
這事情往往一比較就會顯出好壞,劉成這位劉氏郎君招工匠和青壯鋪路建房子,一天兩頓飯,不僅管飽,而且還偶爾能見到一頓葷腥。
除此之外,最令他們錯愕的是竟然還給工錢,而且數目可觀,按照這種水準,一戶人家出一個青壯是足夠養活一個五口之家的,正是因為如此,工程的進展極為迅速,要知道此時可沒有現成的建築材料。
石塊要到山上去采,然後用牛車和馬車運回來,同樣木材和竹子以及其他的各種東西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流民眾多,恐怕要拖得很晚。
但是令劉成頭疼的並不是工程的進展,按照這種速度已經是尤為迅速了,那楊氏和茂林城中的富戶關閉糧店已經近兩月有餘。
城中的百姓可以到縣衙買得到每天的糧食,但是劉成卻買不到一粒米,他自然是知道這是那楊氏故意刁難自己所為。
縣令陳功在年後果然就向郡守告假回故裏小住,茂林縣的一應大小事宜自然就交予了縣丞梁冒處理,既然是代為處理,自然要負責,梁冒倒是知道和楊氏一拍即合。
城中的米店紛紛將糧食暗中運往縣衙的糧倉,由縣衙直接向百姓賣糧食,但是規定城外的流民不許買賣糧食,這無疑就令城外的流民開始恐慌,若不是劉成派燕青到臨縣購進大量的糧食,隻怕是早就亂了。
“按照現在的進度便可以了,至於城中的流言不必理會,那楊氏和城中的那些士紳們倒是打錯了算盤。”
燕小樓自然是知道劉成說的是是什麼事情。
“小郎君,這西城建成如此多的房舍,莫非真如外間所說是要收納城外的流民?”
對於劉成的做法,燕小樓自然是信服不已,但是如今西城的房舍實在是不少,西城本就是茂林最為繁華的位置,再加上劉成將臨江的那一塊土地全部都利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