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結局——紙幣、黃金,還是混亂?(1 /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央行的經濟學家及政策製定者很少會讚成上一章提出的基於複雜性的“金錢即能量”的模型。雖然物理科學和行為科學已經充分發展,主流經濟學家對跨學科的方法並不是很熱心。在央行行長的模型中,不存在美元的突然崩潰。但是主流經濟學家和央行同樣都充分了解美元的缺點,以及新的貨幣戰爭對國際貨幣穩定性帶來的風險。縱觀從傳統到時髦的所有觀點,我們可以預見美元的四種結局,可以把它們稱為美元啟示錄的四騎士。按破壞潛力從小到大排列,它們是:多種儲備貨幣、特別提款權、黃金和混亂。

多種儲備貨幣

一個國家的貨幣儲備跟個人的儲蓄賬戶很相似。個人可以從工作獲得經常性收入,擁有各種形式的債務,同時為日後之用或困難時期保持一定的儲蓄。這些儲蓄可以投資於股票和期貨,或者隻是放在銀行裏。一個國家對其外彙儲備有著同樣的選擇。國家可以通過主權財富基金投資於股票或其他資產類別,或者把一部分儲備以流動性票據或黃金的形式保存。流動性票據可以包含以若幹不同貨幣計價的債券,每一種貨幣都被稱為儲備貨幣,因為各個國家使用這些貨幣對其儲備進行投資和多樣化。

從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體係開始,美元至今仍是主要的儲備貨幣,但從未成為單一儲備貨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維持著一個全球資料庫,顯示了官方儲備的構成,這包括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和瑞士法郎。近期數據顯示,在已經確定的儲備當中,美元的比例剛剛超過61%,而歐元作為第二大儲備貨幣的比重僅稍高於2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說,美元的比例在過去的10年中緩慢但穩步地下降,2000年美元在所有已知儲備中的份額為71%。這種儲備地位的下降是有序的,並不躁進,與歐亞之間以及亞洲內部的貿易擴大是一致的。

美元在國際貿易和儲備結餘中繼續朝著弱勢地位發展的趨勢,回避了這樣一個問題:當美元不再占主導地位,而僅是眾多儲備貨幣當中的一種時,會發生什麼?美元主宰地位的臨界點是什麼?是占總貨幣儲備的49%,還是與排名第二的儲備貨幣(或許是歐元)的比例相同之時?

巴裏·艾肯格林是這方麵一位出類拔萃的學者,也是世界即將進入多種儲備貨幣時代的主要支持者。在一係列學術論文和最近的著作和文章中,艾肯格林跟他的合著者表明,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的角色並不是作為布雷頓森林體係的結果在1944年突然出現的,而是早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就已形成。他還表明,主要儲備貨幣的角色在美元和英鎊之間進行轉移,英鎊在20世紀20年代失去領先地位,而在1933年羅斯福對美元貶值後重拾這一角色。更廣泛地說,有證據表明一個擁有多種儲備貨幣的世界不僅是可行的,而且在第一次貨幣戰爭中早已發生。

這項研究促使艾肯格林得出可信和相當公正的結論,即世界有可能再次擁有多種貨幣儲備,而不存在單一主導貨幣,這次美元跟歐元取代了美元和英鎊來分享聚光燈。這種觀點也允許隨著時間而發生進一步的變化,中國的人民幣最終將加入美元和歐元行列,成為共同的領導者。

艾肯格林的樂觀解釋中缺少一個係統性的錨,比如美元或黃金。美元和英鎊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進行地位互換時,至少總有一種貨幣掛靠於黃金。由於美元和英鎊同時等價於黃金,兩者實際上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貶值的確發生了,但在每一次貶值之後,這個錨重新進行了定位。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之後,這個錨由美元和黃金構成,自1971年以後這個錨由美元和主要儲備貨幣共同組成。但是戰後的世界一直存在著一個參考點,此前從未在缺少一個單一錨的情況下使用多種儲備紙幣。因此,艾肯格林所設想的世界是一個儲備貨幣漂流的世界。跟美聯儲等單一央行濫用特權所不同的是,多家央行將受邀而同時濫用特權,這成為一個解禁期。在這種情況下將不存在儲備貨幣的避風港,市場將愈加不穩定和不安全。

艾肯格林的樂觀遠景中一個令人不安的變數在於區域性貨幣集團,由美元、歐元和日元分別主宰,或許在俄羅斯具有影響力的東歐和中亞地區還有盧布。根據廣為人知的複雜係統的自組織模型,這些集團會自發出現。區域性貨幣集團可以快速淪落為區域性貿易集團,並減少世界貿易,這無疑是包括艾肯格林的遠景在內的多種儲備貨幣擁護者的對立麵。

艾肯格林期待在多種儲備貨幣之間進行他所謂的良性競爭。他忽視了不良競爭和功能紊亂的模型,經濟學家稱之為“逐次”,當主導央行通過網絡效應鎖定區域性主導權,並通過印鈔來濫用其儲備貨幣地位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對多種儲備貨幣模式的擁護者最好的建議是“慎重期待”。這是一個未經考驗和測試的模式,沒有黃金或某種單一貨幣充當錨的角色。這個錨的缺失就是美元為何盡管困難重重,仍然繼續主導的原因。

特別提款權

對於普羅大眾而言,國際貨幣體係中沒有什麼功能比特別提款權更深地籠罩在神秘和困惑之中。事情本不應該是這樣的,因為特別提款權是一個簡單的工具。特別提款權是世界貨幣,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控製,沒有支撐且隨意印刷。一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行了一筆特別提款權,它就跟其他儲備貨幣一樣,舒服地待在接受國的儲備賬戶上。在國際金融中,特別提款權捕捉到了恐怖海峽樂隊1985年的流行歌曲《飛來橫財》的心境。

專家們拒絕用“錢”這個字眼來描述特別提款權。畢竟,個人是無法得到它的,而且如果你走入一家酒館,想用特別提款權為酒水埋單,很快就會吃到閉門羹。然而特別提款權在很多方麵都符合對錢的傳統定義。特別提款權是價值的一種儲藏,因為眾多國家通過特別提款權計價的資產持有部分儲備。它是一種兌換媒介,因為擁有貿易赤字或盈餘的國家可與其他國家通過特別提款權計價工具進行本地貨幣的貿易平衡。最後,特別提款權是一種記賬單位,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用特別提款權單位保存了相關的賬簿和記錄、資產和負債。特別提款權的特殊之處在於,個人和企業在私人交易中還不能使用它,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內部已有計劃建立這樣一個私人市場。

另一種拒絕把特別提款權視為貨幣的理由是基於特別提款權被定義為“一籃子”其他貨幣,例如美元和歐元。持這種觀點的分析家稱,特別提款權沒有獨立於一籃子貨幣的任何價值或目的,所以它不是一種貨幣的獨立形式。這是不正確的,原因有兩個。首先特別提款權的發行量並不受籃子中基礎貨幣數量上的限製。這些基礎貨幣被用來計算價值,但不限製數量——特別提款權存在無限量發行的可能。這讓特別提款權的總量並不與籃子中的貨幣進行綁定。第二個原因是籃子是可以改變的。事實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在計劃改變這個籃子,減少美元而增加人民幣的作用。這兩個要素——無限量發行和籃子的變化——讓特別提款權在國際金融中在任何時間都獨立於籃子中的基礎貨幣,具有貨幣的作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969年的國際貨幣危機時期創建了特別提款權。反複出現的彙率危機、通貨膨脹失控以及美元貶值,對全球流動性和很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的儲備頭寸造成了壓力。1969~1981年間發行了多筆特別提款權,但數額相對較小,按2011年4月的彙率計算約為338億美元。此後在接下來的28年中沒有再次發行特別提款權。有意思的是,1969年最初的一筆特別提款權是使用一定的含金量來定價的。黃金特別提款權在1973年被放棄,取而代之的是目前仍在使用的特別提款權紙幣籃子。

2009年,由於在2008年大恐慌中所蒙受的損失,以及隨後對金融機構和消費者資產負債表的減債,世界再次麵臨一場流動性的極度短缺。世界需要快速得到貨幣,國際貨幣體係的領導者從20世紀70年代的做法中尋求幫助。這次行動不是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導的,而是二十國集團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當成了全球貨幣政策的一個工具。此次的數額巨大,按2011年4月的彙率相當於2890億美元。這次全球性的緊急印鈔幾乎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為當時的金融新聞都被股票市場和房屋價格的崩潰所充斥。然而,它是二十國集團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推動使用特別提款權作為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替代品的一場新的共同努力的開始。

美元、歐元和人民幣並不會從特別提款權這一新的全球貨幣製度中消失,它們仍然可以用在純粹的國內交易中。美國人可以用美元購買牛奶或汽油,敘利亞人也可以同樣地在當地使用敘利亞鎊。然而在重要的全球性交易中,比如貿易發票、國際貸款集團、銀行救助以及收支結算,特別提款權將是新的世界貨幣,而美元是其從屬的一部分,根據二十國集團的指令服從於一籃子貨幣的周期性貶值和縮減。

除了直接發行特別提款權之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特別提款權在危機之前的2500億美元借貸容量增加了一倍還要多,2011年3月達到5800億美元的新水平。這次擴大借款是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完成的,後者發行特別提款權票據作為交換。這些借款的目的是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借貸容量借給處於困境的成員國。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處在了履行一個真正央行的兩項關鍵職能的位置上,發行貨幣和充當最後貸款人,使用特別提款權作為其貨幣形式,處於二十國集團組成的事實上的理事會的指導之下。特別提款權的創造者在1969年的願景現在以一個更加宏大的規模得以實現。全球性央行的這一天真正到來了。

即便擴大了發行和借款額度,特別提款權還遠遠不能取代美元成為國際儲備主導貨幣。特別提款權作為一種儲備貨幣要想取得成功,其持有者將需要一個由不同期限的投資資產組成的流動池,從而可以對其儲備餘額進行投資,獲取回報和保值。這需要一個擁有公共和私人票據的特別提款權債券市場,以及一級交易商和衍生工具構成的網絡來提供流動性和杠杆。這樣的市場會在較長時期內零星出現,但是二十國集團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沒有時間了,因為流動資金的其他來源正在枯竭。到2011年,美聯儲正無助地麵臨提供全球流動性的能力局限。中國的人民幣還沒有為承擔儲備貨幣的角色而作好準備。歐元有它自己的問題,來源於外圍成員的主權債務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需要為特別提款權的出現提供快車道。這需要某種路線圖。2011年1月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了這個路線圖。

在一篇題為“加強國際金融的穩定性——特別提款權的職能之一?”的文章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創建特別提款權債券的流動性市場描繪了一幅藍圖,這將是用特別提款權取代美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前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這篇文章確定了特別提款權債券的潛在發行人,包括世界銀行和區域性開發銀行,以及潛在的買家,這包括主權財富基金和全球性公司。這項研究包含了推薦的期限結構和定價機製,以及此類債券清算、結算和融資的詳細圖表。它還建議隨著時間的推移調整特別提款權的籃子、降低美元的權重並增加人民幣的權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對於實現這一目的的速度和隱蔽性持樂觀態度。該文章稱,“經驗……表明這個過程會相當迅速,不需大麵積的公眾支持。”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沒有設法掩飾它的企圖,解釋說:“這些債券可以成為全球貨幣的胚胎。”該文章還列出了一份特別提款權的發行時間表,認為每年新發行20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將為全球貨幣帶來一個良好的開端。

私人機構和學者也為這次討論作出了貢獻。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指導下,一批跨國經濟學家和央行行長建議特別提款權可以向國際貨幣基金成員國發行,然後回存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用以資助其貸款方案。這將加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全球央行角色的轉變,甚至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自己所建議的還要快。在已經履行的貨幣發行者和最後貸款人的角色之外再加上保管人的角色,將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真正成為全球央行,除了名稱上的差別。全球央行和世界貨幣的崛起將讓美元和美聯儲默認處於從屬的地位。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宣稱的榮耀中,可以看到全球權力精英對貨幣戰爭和美元潛在崩潰給出的答案。特裏芬難題將得到一勞永逸的解決,因為沒有哪個國家將承擔提供全球流動性的重任。現在貨幣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發行,不受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家貿易差額的影響。

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角度來看,最妙之處在於對其印鈔行為不存在民主監督和問責。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全球特別提款權貨幣製訂計劃時,它還建議把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投票權提高一倍以上,而降低法國、英國和荷蘭等國的權重。有意思的是,這項新的投票安排的前二十名成員與二十國集團的名單更加相似。這兩個二十國集團並不完全相同,但它們正在快速趨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反民主的傾向上非常明顯,美其名曰“政治考慮”。特別提款權的藍圖需要任命一個“知名專家谘詢委員會”,對特別提款權新體係中貨幣的發行量給予指導。或許這些“知名專家”會從那些導致國際貨幣體係在2008年走到毀滅邊緣的同一批經濟學家和央行行長中產生。無論如何,他們的當選不會經曆民主社會的公眾聽證會和新聞審查,一旦任命就能開始秘密運作。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曾說過:“要推翻現有的社會基礎,最巧妙有效的方式莫過於擾亂貨幣。這一過程使得經濟法則中所有內含的力量都趨向於毀滅,而且上百萬人之中也不會有一個能夠對症下藥。”如果上百萬人當中也不會有一個人理解貶值,那麼或許在上千萬人中也不會有一個人能理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內部運作。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實施用特別提款權取代美元的計劃之前,我們能否對這些內部運作獲得更全麵的了解尚有待觀察。

最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藍圖文件中宣布的針對特別提款權的計劃是權宜之計,而不是解決方案。它創建了一種新的不兌換貨幣來對抗不兌換貨幣製度迫在眉睫的相繼失敗。它用一種新的紙幣來掩蓋紙幣的問題。

然而該計劃有兩個潛在的致命缺陷,可能會構成阻礙。首先是時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的特別提款權方案可以在下一次金融危機到來之前實施完成嗎?創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設想的新貨幣將需要至少5年或更長的時間。由於美國不斷增長的預算赤字、歐洲懸而未決的主權債務危機以及中國的資產泡沫,世界可能在廣泛使用特別提款權之前先經曆一次貨幣體係的崩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計劃的第二個缺陷與美國在聯合國的角色有關。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足夠的投票權來阻止特別提款權方案的實施。特別提款權在2009年擴大發行和借貸是在美國的同意下完成的,與奧巴馬政府在全球性問題上偏好多邊而不是單邊解決方案相一致。2012年的新一屆政府或許會有不同觀點,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美元替代戰略有可能成為2012年的美國大選議題。但就現在而言,特別提款權富有生機而且健康,是獨占全球貨幣的遊戲中一個強大的參與者。

回歸金本位

在國際金融中,沒有任何其他主題像黃金一樣贏得如此之多充滿激情的辯論,包括支持和反對。金本位的反對者會很輕易地引用凱恩斯的老話,認為黃金是“野蠻的遺跡”。傳奇投資者沃倫·巴菲特指出,把世界上所有的黃金都放到同一個地方,將隻是一大堆閃亮的金屬,不會產生任何收入或所得。公眾人物羅伯特·佐立克在2010年10月的一次演講中僅僅提到黃金這個字眼兒就令精英們昏厥,而他還遠未達到呼籲金本位的地步。就精英們而言,擁護黃金被認為是悲觀和癡呆者的一種物質,他們不懂得欣賞“靈活”和“擴大”的現代貨幣供給所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