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前期和中期,道家倡導陰陽學說。到了戰國中後期,齊國稷下學者鄒衍以陰陽觀念為核心,創立了陰陽五行學派。陰陽五行學說的流行,對《周易》的理解和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些觀念為易學家們所吸收,用來解釋《周易》筮法中的變化法則。
《易傳》的作者們就是以陰陽變易的觀念來解釋《周易》的原理,《莊子.天下》篇概括為“《易》以道陰陽”。雖然還沒有使用金木水火土的範疇,但其講天地之數,以五為貴,也是受了五行學說的影響。
漢代以後,易學中的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都以陰陽五行觀念解《易》,曆代易學家成了陰陽五行學說的主要闡發者,從而推動了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
陰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的性質的一種抽象,也是宇宙對立統一及思維法則的哲學範疇。中國賢哲拈出"陰陽"二字,來表示萬物兩兩對應、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即《老子》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易傳》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便是講"陰陽"變化的數理和哲理。
其基本思路:陰陽交感而生宇宙萬物,宇宙萬物是陰陽的對立統一。陰陽學說是在氣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並在氣說的基礎上,進一步認為天地,日月,晝夜,晴明,水火,溫涼等運動變化中一分二的結果,這樣就抽象出來"陰"和"陽"兩個相對的概念。陰陽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體事物,所以"陰陽者,有名無形"。
陰代表消極、退守、柔弱的特性和具有這些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陽代表積極、進取、剛強的特性和具有這些特性的的事物和現象。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可用"對立,互根,消長,轉化"八字括之。
陰陽家出於方士。《漢書.藝術誌》根據劉歆《七略.術數略》,把方士的術數分為六種。
第一種是天文:“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吉凶之象。”
第二種是曆譜:“曆譜者,序四時之位,正分至之節,會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殺生之實。...凶厄之患,吉隆之喜,其術皆出焉。”
第三種是五行:“其法亦起五德終始,推其極則無不至。”
第四種是蓍龜。這是中國古代占卜用的兩種主要方法。後一種方法是,管占卜的巫史,在刮磨得很光滑的龜甲或獸骨上,鑽鑿一個圓形的凹缺,然後用火燒灼。圍繞著鑽鑿的地方,現出裂紋。根據這些裂紋。據說可以知道所問的事情的吉凶。這種方法叫“卜”。前一種方法是,巫史用蓍草的莖按一定的程序操作,得出一定的數的組合,再查《易經》來解釋,斷定吉凶。這種方法叫“筮”。《易經》的卦辭、爻辭本來就是為筮用的。
第五種是雜占。
第六種是形法。包括看相術以及後來叫做“風水”的方術。風水的基本思想是:人是宇宙的產物。因此。人的住宅和葬地必須安排得與自然力即風水。
《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認為,宇宙萬物就是由這五種基本物質構成的。它也是關於宇宙社會屬性及其變化規律的範疇係統。五行的“行”字,有“運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便是變動運轉的觀念,也就是"相生"與"相克"。
五行學說並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種具體物質本身,而是指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應為指導思想,以五行為中心,以空間結構的五方,時間結構的五季,人體結構的五髒為基本間架,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按其屬性進行歸納。
凡即具有生發,柔和特性者統屬於木;具有陽熱,上炎特性者統屬於火;具有長養,發育特性者統屬於土;具有清靜,收殺特性者統屬於金;具有寒冷、滋潤的就下,閉藏特性者統屬於水。
將人體的一生命活動與自然界的事物現象聯係起來,形成了聯係人體內外環境的五行結構係統,用以說明人體及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附表一張,可見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