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商“我還想看看,這世道的真實模樣。待我看過外麵天地,自然能讀懂那些聖賢道理……”
程少商聲音越來越小,唯恐再次聽到與蕭元漪如出一轍的答案。
你“《周易》中有言: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
嗯?程少商慢慢抬起頭,有些懵懂地看向你。這個答案她雖不甚理解,卻知道與她阿母的一定不一樣。
你“選材之精,基礎之固,為建樓之本。工匠以木為骨,以土為基,因地製宜,因材施技,再以鬥拱承重、榫卯相連,方可保風雨不侵聳立百年。”
你“例如江南多雨,水鄉雅致,常用磚木建造樓閣庭院。木可吸潮樓閣離開地麵可以保持幹燥,尖形屋頂可不積雨水。所以北方……?”
你故意話不說盡,含笑望著程少商。
程少商靈光一現:“北方幹旱,地廣人稀,便常用磚石建造……占地麵積較大的宮殿府宅!”
你“對!我們嫋嫋真聰慧,一點便透。磚牆禦寒,瓦片保溫,再以灰漿砌牆,可防風保暖,以度嚴冬。’
程少商想不到你不僅沒有訓斥她不學無術,反而不厭其煩地耐心解答,甚至還誇她聰慧。
程少商興致高昂:“那車呢那車呢?車馬為何能行那麼遠?”
你“工匠造車多以木石、青銅為材,製成輿輪、轅軸之屬。車身堅牢輪轉輕便,利於馳行。”
你“歸因大致有三:其一得益於馬力之強。駿足奔馳,力量雄渾,可驅車遠行。加以駕馭之術精妙,馬與車之間配合默契,故能馳騁千裏。”
你“其二得益於車輪設計。車輪多以木製成,外周包裹鐵皮,結實耐用;且中心有軸輪穿插,車軸兩端裝有輪轂,使車輪與車輿緊密相連。”
你“其三得益於道路便利。驛道、馳道等幹線路麵平整、寬度適中,利於車馬通行。且沿途驛站、亭舍等為行旅提供食宿,使車馬得以持續行駛。”
你“至於地裏為何能長莊稼……”搖頭失笑,“我隻知天地交泰,萬物生焉。集天地交感、陰陽化合、水土滋潤與人力耕耘,方能五穀豐登,百姓安樂。”
你“各種詳情我亦不甚清楚,不如……”輕輕點了下程少商的額頭“便由嫋嫋悉心鑽研,來日為我解惑,如何?”
你聲似流水涓潺,笑若王月春風,眼裏含著鼓勵與希冀,就這樣無聲望著這個自小被人拋棄、在親阿母口中‘頑劣至極’的程少商。
她胸中忽地生出一股酸楚,連帶著染紅了眼眶,壓下了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