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染發與漂發(1 / 2)

1.染發

(1)染發的原因

①理由一:亞洲人的個子一般不高,發色太重更會使人

心情沉重。在頭發上稍加層次,再配合挑染,可增添頭發的輕盈質感。從造型的角度來看,為頭發染色彩可以增添變化感。

②理由二:頭發的色彩與心情搭配,換個發色,換個心情。紅色給人熱情、大膽、生命力旺盛的感覺;黃色給人高貴、輝煌的感覺;如果最近心情比較鬱悶,就可選擇鮮豔靚麗的發色;如果最近心情比較浮躁不安定,不妨將頭發染成較為深沉厚重的顏色。

③理由三:增添女人味,襯托膚色以及著裝。不同的頭發顏色有不同的美感,深色頭發端莊典雅,並能強調獨特東方美,當著裝非常東方化的時候,最好保持黑色。膚色白皙的人宜選用暖色調染發,而如果想變得更加富有女人味,則可嚐試淺棕色。

④理由四:與臉型配合,令臉部更迷人。用挑染的手法將前額一小撮頭發染成突出的色彩,會吸引別人的視線,從而強調臉部更美的部位,或者隻強調臉部周圍的頭發。

⑤理由五:在時尚感極強的同時透出一點自己獨特的品味。比如適當的挑染可以給秀發製造出一種韻律感,可選擇與黑色相近的酒紅、紫紅、棕紅等,效果十分顯著。

(2)頭發顏色的構成和染發的原理 頭發的顏色是由頭發皮質層中的麥拉寧色素細胞形成的。色素細胞產生兩類色素:黑色素(黑/褐色)和紅黃色素(紅/黃色)。任何一種自然發色都是由這兩類色素的結合而產生的。

染發的基本過程就是通過染膏和雙氧奶打開頭發的毛鱗片,帶走不要的色素再填充需要的色素的過程。顏色越深的越容易被帶走,依次是藍黑色素、紅棕色素、黃色素。黃色素是最不易流失的色素細胞。染膏的顏色代碼是兩個數字,比如6/2。前一個數字是色度,數字越小越接近黑色,後一個數字是色係。另外一種染發材料是雙氧奶,也就是過氧化氫,基本作用是漂色。雙氧乳是以濃度標號的,比如3%、6%、9%、12%,濃度越高,漂色(褪色)越強,所以要根據需要選擇,深色需要的濃度比較低,淺色需要的濃度比較高。

(3)染發技術 染發是一種不能用眼看到的化學過程,借助於人造色素粒子,經過“堿性”將頭發軟化及擴張,通過表皮滲透到中皮層,這些粒子組織成一個大分子,穩固中皮層,以形成永久效果,這種過程稱為“化學作用”。

雙氧奶是染發過程中不能缺少的混合劑,其作用是漂淺頭發(即減淡頭發的天然色素)與染發劑起氧化作用。隻有正確選擇雙氧奶及適當的混合使用(1:1)才能達到我們所需要的效果。

注意:雙氧奶具有染淺能力,基於發質的健康情況或根據發質粗、幼而作為參考因素。在同一色素下,發質的健康情況欠佳者、頭發較幼者,或經常燙發者,染淺效果相對比健康或粗硬的發質為高。

從未染過發的顧客可直接使用黑色、藍黑、棕紅、梅紅,如客人想染較豔麗的色彩,如金黃、火紅等等,應采用先漂色後染色方法。

(4)染發劑的種類 染發劑的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

①金屬性染劑:這種染膏裏含有大量的金屬成分,對頭發和人體都有極大的傷害,現在基本都不用了。

②半永久性染發劑:這種染膏一般是從植物纖維中提取的,對頭發沒有一點傷害,但價格昂貴,並且持久性不強(一般洗發個五六次就沒了),所以很少見。

③永久性染發劑:主要采用氧化手段來達到染發效果,它被氧化後才能顯色,並與毛發的角蛋白結合,經氧化後成為帶有顏色的大分子,結果這種顏色就不會從頭發上消失了,但是從毛囊深處長出的新發仍舊為原來的顏色。

染膏由色度和主副色調組成。色調根據產品不同標準也不同,一般是1灰2紫3金4銅5棗紅6紅銅7綠8藍。如6/34是6度的金銅色,其中3金是主色調,4銅是副色調。還有的主副色調是一樣的,為加強色,如5/55是5度的加強紅。

調彩又叫加強色,除了可以用來根據顧客的頭發和需要調出需要的顏色以外,還可以用來衝色。調彩一般有藍、紅、黃、綠、紫、橙、灰幾種。一個顏色的暖度或冷度,決定於組成該顏色的黃、紅及藍色的多少。藍色是其中最深的顏色,也是惟一的冷色原色,它支配了紅色及黃色,將它們各自轉變為本身的冷色係。紅色的深淺度居中,屬於暖色的原色,黃色是最淺的原色,也屬於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