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辣椒的優良品種(1 / 3)

口感甜或微辣的稱為甜椒,口感較辣的即為辣椒。不同地區對辣椒的口感也不同,各地應該根據本地對辣椒口感、果形的消費習慣來正確選擇品種。

本章就全國目前栽培麵積較大的辣椒優良品種進行介紹。

(一)甜椒優良品種

1.蘇椒5號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選育的微辣型辣椒雜交一代品種。株高50~60厘米,開展度50~55厘米。果實長燈籠形,淺綠色,果麵稍有皺,有光澤;果長9~10厘米,果肩寬4~4.5厘米,單果重25~35克。較耐低溫,耐疫病,耐黃瓜花葉病毒病,抗煙草花葉病毒病。該品種生長勢強,適應性廣,商品性好,連續結果能力強,早期產量高,是當前大棚及溫室栽培的首選品種。畝產4000千克以上。

栽培要點:適應全國大部分地區春季保護地早熟栽培。

10~11月冷床育苗,翌年2~3月定植,地膜栽培則需斷霜後定植。每畝栽4000~5000株。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在蘇椒5號親本

基礎上進一步提純選育後配製成一個新品種,稱為蘇椒5號博士王。其熟性更早,比蘇椒5號早熟5天左右,微辣,平均單果重比蘇椒5號增加10~20克,一般畝產5000千克左右。

2.蘇椒958(巨無霸5號)

由鎮江市鎮研種業有限公司2004年育成,屬早熟牛角形辣椒。植株生長勢強。葉色深綠色。嫩果粗長,牛角形,綠色,果麵平滑有光澤,微辣,果長20~25厘米,橫徑6厘米;單果重160克左右,最大果重300克,畝產6000千克以上。坐果穩,連續結果能力強,椒條美觀,上下果大小一致。較耐低溫,抗高濕,抗病性強,抗逆性較強。

栽培要點:適於江蘇省作春季保護地栽培,適期播種。11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播種育苗,每畝用種量50克;適於密植,株距30厘米左右,寬、窄行距60厘米、40厘米,每畝定植3500~4000株;合理施肥,重施基肥,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4000千克;追肥以三元複合肥為主。

3.蘇椒2號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選育的辣味型中熟一代雜交種。植株半直立,株高70~80厘米,株展60~70厘米。葉片中等大小,色較深綠,平展。果實綠色較深,粗牛角形,長7~9厘米,橫徑3~4.7厘米,果肉厚0.25~0.45厘米,平均單果重35克,果麵光滑。第1花序著生在第12~15節。單株產量750克以上,平均畝產3500~4000千克。對病毒病有較強的耐性,輕感炭疽病,較耐高溫和高濕。產量高而穩定,在江蘇省7~10月份為采收盛期,可補“伏缺”。鮮食為主,也可醃漬,是南菜北運的優良品種。參考株行距配置50厘米×40厘米,每畝栽植3000~3500株。

4.中椒6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選育而成的中早熟一代雜交種。株高45~50厘米,開展度50厘米左右。始花節位第9~11節。葉色深。果實粗牛角形,綠色,果長12厘米,果粗4厘米,果肉厚0.3~0.4厘米,單果重45~62克。定植後30~35天采收,植株生長勢強,分枝多,連續結果能力強。苗期接種鑒定,抗煙草花葉病毒病。果實品質:味微辣,每100克鮮果重維生素C含量100毫克,幹物質6.69克,全糖2.44克。

栽培要點:北方地區春季露地種植。每畝定植密度4000穴左右;注意適當控製營養生長;及時防治蚜蟲、茶黃蟎和棉鈴蟲等害蟲;選擇肥沃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壤土種植,要求有灌溉水;雨後能及時排澇,防止疫病發生。

5.汴椒1號

開封市紅綠辣椒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一代雜交種。株高50厘米,株幅55厘米,始花節位第8~11節。葉片深綠。果實為粗牛角形,長14~16厘米,粗4~5厘米,單果重80克左右,畝產4000~6000千克,肉厚品質好。易坐果,結果集中,青熟果深綠色,老熟果鮮紅色,辣味適中。高抗病毒病,耐巨細胞病毒病。果實商品性好,耐貯藏運輸。

栽培要點:適宜在長江流域、淮河流域和長江以南地區的秋延後大棚、拱棚栽培和早春小拱棚、地膜覆蓋栽培。在淮河流域和長江以北中下遊地區秋延後大棚、拱棚栽培,最遲7月30日以前用遮陽網覆蓋,營養缽育苗。苗齡30天左右,8月上、中旬定植;日光溫室冬春茬栽培,10月下旬溫室育苗,2葉1心時分苗,待苗全部現大蕾時定植。

6.開椒1號

辣椒、甜椒一代雜交品種,2000年育成,為中熟品種。始花節位第8~10節;植株生長勢強,葉片大,坐果率高,結果集中。株高55厘米,株幅57厘米。果實粗牛角形,長15~18厘米,橫徑5~6厘米,果肉厚0.55厘米;3心室,單果重100~150克;果實淺綠色,辣味中等。抗青枯病和枯萎病,耐病毒病,畝產3500~45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