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皇族絲毫不敢自尊,陛下連他們長什麼樣都未必記得,卻天天和這位國舅爺共進午膳。
“聽說今年要大選?”國舅爺即便在陛下跟前也不講究什麼食不言寢不語。
“問這做什麼?”
“隨便問問嘛,母親準備為我相看了。近來府上不是這個宴就是那個會的,煩得很。”
“那便來宮裏宿著吧。”
“那多不好,耽誤我做舅舅呢。”
陛下斥責,越來越不講究,什麼話都說。
侯爺不以為意。
吃完午膳,下午習武,候爺一向是缺席的,出宮回府。
還未進府見門前車馬絡繹,知道今天又有什麼會了,掉頭就往城外去。
卻遇上了忠勤伯府家的孫小姐在布施,遣了陳默去打聽,又問陳硯:這個月的話本可拿回來沒?
“少爺放心,小的托了那出府采辦的李三才,書局上了新書,保準第一時間給您帶回來。”
“嗯。”
整日裏讀著聖賢書,也要有些調劑不是?
陳墨很快回來:“少爺,打聽清楚了,是忠勤伯府家的大姑娘在布施。”
“這姑娘倒不錯,比那些舞文弄墨風花雪月的強。回去問問母親,可許了人家沒。”
陳墨一看自家侯爺有興趣,就給他講起這大姑娘來。
原來這沈家大姑娘素有賢名,與那些才女大有不同,十二歲起便帶著人在慈安寺附近布施,多是些府上的陳糧與壓箱底的綾羅綢緞。
侯爺愈發滿意,回府稟了母親,夫人看著挺高興:“你有主意,那是再好不過了,母親為你打聽打聽。”
侯爺一走,夫人就拉下臉了,忠勤伯府家的這位姑娘,簡直是皇後娘娘的翻版。
世子原配早逝,留下大姑娘一個,繼母進門,生下龍鳳胎,原也沒苛待她,偏她自己過不去,一心要出人頭地,要賢名,這是一般女子該有的嗎?顯見的奔著進宮去的,隻是她卻不想想皇後娘娘還在那呢,哪裏輪得到她。
她母親大約也同夫人一樣,懶得管了。後娘難做,左右她是個有主意的,她要陳糧便給她陳糧,要布施便給她人手。
嬤嬤勸道:“侯爺小呢,再說他們男人家哪分得清這許多。”
夫人頭疼道:“嬤嬤你知道我的意思,他看上哪家也成不了,我是擔心他將來……”
“左右還沒開竅呢,夫人慢慢教便是了。”
“吩咐下去的事可辦好了?”
“夫人放心,陛下龍章鳳姿,府上見過的小丫頭哪個不惦記,不敢說罷了,這一引導吶,自然都憋不住了。劉三才那也按您的吩咐這次送了點‘不一樣’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