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隋5200最新章節盡在尋書網(www.xunshu.org)
“點二年,李唐武德二年,春日裏的長安城倉然沒有了口,點華,因為漢軍的強勢,原本鐵板一塊的關中各方勢力終於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裂戀
雖然山東門閥一向稱關中世家為關隴世族,但實際上真正的關隴世族隻是以軍功起家,在北朝時期和鮮卑貴族有過通婚的勳貴集團。便如太原王氏,隴西李氏其實都是屬於山東門閥係統的高門。
盡管處於李唐治下,太原王氏和隴西李氏但仍舊保持了一定的距離。隻是表麵上臣服於李唐,尤其是隴西李氏,對於李淵聲稱是隴西李氏分支之後,雖然保持了沉默。但是內心裏卻是頗為不齒李淵所為。關中富甲天下確實不假,但是麵對為數眾多的世家門閥,和朝中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地方豪強,李淵很難像郭孝恪那樣有效地獲取賦稅。
就連原本支持李淵的道門樓觀派,現在也不像原來那樣熱忱了,雖說上清派成功地靠上了郭孝恪,但是樓觀派也不是沒有機會“棄暗投明。
皇城內,坐在禦書房內,李淵已經沒有了一年前稱帝時的意氣風。去年秋漢軍南下,李密敗亡,張仲堅敗亡,郭孝恪不但一下子打下了中原。更是連江淮也整塊吃下了,雖然當時天下震動,但是好歹江都還有周法尚的五萬吳軍水師,李淵以為江南至少能為他拖住漢軍起碼一年以上的時間。
但是讓李淵失望的是,冬天尚未過去,漢軍水師就強攻江都,和周法尚的吳軍水師在長江上血戰,雖然兩軍打了個平手,可誰能想得到,江南人心浮動,周法尚手下的本地出身的將領竟是起了反意,雖然叛變沒有成功,不過卻給漢軍水師可乘之機,大勝吳軍水師,周法尚退回江都後,讓漢軍得以從容渡江攻城略地,最可恨的是江南各地幾乎是望風而降,漢軍可以說是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江南,周法尚在江都形同困死,身死敗亡隻是時間問題。
自楊廣死後。群雄並起的天下才幾年間就重現一統之勢,簡直形同當年秦末漢興之勢,李淵看著手中江南的探子送回的消息,長長地歎了口氣,他如今是一地對抗天下,那郭孝恪又是遠劉邦的豪雄,他實在是失去了信心。
隨侍在禦書房內的劉文靜看到了李淵眼中閃過的一抹頹色,可是現在的他已經再也說不出那些能夠安慰李淵的話了,去年漢軍兩路進攻太原,潢關,雖然都給擋了下來,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兩仗其實是他們輸了。
漢軍在北線的李靖是連郭孝恪都親口稱讚的名將,手下統率的漢軍。其中有漢軍的老牌精銳,也有成軍不久的新軍,此外更是有數萬草原騎兵助陣,雖然兵力雄厚,但也是成分複雜,可是在李靖手裏,這支漢軍的北線軍團在麵對魚具羅這個前朝名將和大隋時代的精銳府兵和唐軍精銳,卻爆出了可怕的戰鬥力。
昆後魚具羅軍近乎全軍覆沒小唐軍精銳也折損過半,當然對李淵來說。更大的噩耗是,中了流矢的魚具羅沒有挺過來,讓唐軍失去了一咋。能在野戰裏和漢軍正麵對抗的名將,不過唯一讓李淵欣慰的是,被他派去魚具羅身邊當監軍的兒子可以接過魚具羅的位置。
太原一戰。魚具羅巾了流矢以後。軍心大亂,要不是李世民力挽狂瀾,穩住了混亂的中軍,說不定就會被李靖強攻中軍礙下太原。
和陷入一片陰沉慘淡氣氛的長安不同,作為大漢目前帝都的邯城則是一片歡樂,升鬥小民們自然是樂得見到天下太平,而像長孫無忌,魏征他們這些大漢的官員和利益糾結的世家門閥們則是欣喜若狂。
大隋的破敗。天下的重新一統,都意味著舊有秩序和權力的重新洗牌,如今整個天下,大漢剩下的敵人就隻有李唐和關隴世族了,作為統治了天下數十年的關隴世族,終於到了敗亡的時候,對於山東門閥來說,他們等待這一天已經很久。
盡管那些高門大閥們的家主明白,出於政治平衡的考慮,還有長孫小無忌。魏征這些自詡寒門世族代表的中樞官員,他們想耍借助這次大漢重光的機會,恢複過去後漢時代,山東士族的地個近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自魏晉以來,五胡亂華。北方為胡人所統治,而依附胡人的關隴軍功集團將他們這些詩書傳家真正的世族踩在腳底下,早就讓雙方結下了極深的仇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