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下一統(一)(2 / 2)

以至於山東的高門望族以和關隴世族通婚為”八過在關隴世族掌握權柄的時候,他們也隻能以不合細卜…次嗬態度來對抗關隴世族,但是現在隨著郭孝恪和漢軍的強勢,他們終於等來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原本隻是風言幾句關隴世族是胡漢雜種的山東門閥們利用了他傳家數百年的名望積累,在文化上不斷地攻擊著關隴世族,甚至於連坐鎮江淮的郭孝恪都聽到了中原世家們聲勢浩大的所謂討胡之舉。

清算前朝餘孽,向來是中國曆史的傳統。儒家的“十世之仇。猶可報也。其實也是一樣,五胡亂華的歲月,帶給漢人是難以磨滅的恥辱,北朝更是對漢人的一種嘲笑,或許在後世人們把這看成是民族融合不可避免的過程和陣痛,但是對於郭孝恪如今所處時代的每一個漢人精英來說,當郭孝恪的政權喊出重光大漢,恢複漢統的口號時,他們心中的心情是何等的飛揚。

雖然對於大多數底層的平民來說,這種大漢重光的情節並不嚴重,但是對於那些士人,讀書人,儒生,這些擁有文化和知識的漢人精英分子來說,郭孝恪這咋小標榜恢複漢人道統的政權就足以讓他們記起過去五胡亂華時代漢人所遭受的一切。

雖然整咋。北方,當年入侵的鮮卑等胡族因為人口的稀少,而融入了漢族,但是對於參雜了複仇和瓜分利益的漢人精英分子來說,一場清洗是必須的,但是如今所謂的塞外胡蠻已經被漢軍徹底打垮,恢複了漢時的疆域。那麼他們隻能把目標放在了曾和胡人通婚以保證自己權勢地個的關隴世族身上。

郭孝恪對於山東門閥世家那種強烈地仇視關隴世族的態度,並不感到意外。畢竟關隴軍功集團以前將山東門閥壓製得過於淒慘,當然山東門閥在他眼中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因此對於長孫無忌和魏征等人送來的奏折。郭孝恪並不太在意,不管是關隴世族,還是山東門閥,在他手上都是要退出曆史舞台的,他的帝國不需要這些將家族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之上的所謂精英階層,他要革故鼎新,重新打造一個龐大的士族階層來作為帝國的基石。漢光二年,當李靖和徐世績勒兵於草原和潢關外,漢軍控製的北方各地折衝府,那些從去年就開始招募的新兵接管著大片大片的攻下土地,而漢軍精銳則南下江南,接管獻城的各州縣,至於困守江都的周法尚最終選擇了自創,至此到夏天時。整個江南並入了大漢的版圖,而李淵也放棄了奪取巴蜀之地的不切實際的想法。

李唐根本沒有能和漢軍對抗的水師隊伍。而來整帶領的漢軍水師在江南初定之後,便和三萬漢軍殺進了巴蜀,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巴蜀全境,至此整嚇小天下除了關中以外,都盡數統於漢軍之手,完成了郭孝恪包圍關中的戰略。

對於李淵來說,他已經被逼到了絕路,但是關中的家底雄厚,在漢軍對關中沒有任何軍事行動的武德二年,整個關隴集團像瘋了一樣征兵。募集糧草,現在他們就像戰國末年,被六國聯軍封鎖在函穀關裏的秦國一樣,隻不過他們的對手不是各自心懷鬼胎的山東六國,而是一個可怕的整體。

對於李淵來說,他隻剩下了最後一搏的機會,那就是傾盡全力和漢軍對決,他相信以郭孝恪的性格,絕不會給他時間加固潢關,閉關積蓄實力。而是會大軍西進,定鼎天下,到時隻有重創漢軍,他才有繼續割據關中爭奪天下的可能。

淡關內,到處都是兵營,李建成作為太子成了潢關唐軍名義上的指揮者。盡管為人寬厚,但是這個時候李建成也沒了往日裏的溫和,實際上為了應付來年的大戰。當初他父親李淵答應關中百姓輕程薄賦的諾言已經徹底失信了,關中一帶的精裝青年幾乎大半都被唐軍征為士兵,以至於民怨沸騰。李建成明白父親已經徹底沒有了戰勝郭孝恪的信心。而選擇了這種幾乎是自損根基,亡命的賭徒式的做法,隻要他們能重創漢軍,爭取幾年時間,或許還能成就割據的態勢。

“父皇。如今的情勢可不是戰國末年啊。”李建成哀歎了一聲,戰國之世,秦國是耕戰之國,崇尚法令,所以戰鬥力才極為強大,但是他們現在,卻全然沒有秦國那強大的組織能力,地方上陽奉陰違的豪強不少,如何鬥得過漢軍。爭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