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隋5200最新章節盡在尋書網(www.xunshu.org)
天的洛陽城外。忙著收割稻穀的農人們臉上帶著滿足個滅緣。天下很快就要太平了,他們不必再擔驚受怕,何時會再遭兵禍。
“聽說皇上已經平定了江南,如今隻剩下關中的逆賊還未服誅。”田野道旁,上了年紀的老農們在樹蔭下喝著涼水,互相說著從官道上經過的客商們帶來的消息,互相顯擺著自己知道的比其他人多。
“關中的逆賊也快了,聽說皇上是天上白虎星君下凡,那些賊子怎是皇上對手。”樹蔭下,一個老農不屑地說道,他前幾日去玉清觀上香的時候,聽到那些上清派的神仙們說的,此時卻是一臉肯定地說了出來。
“胡說,皇上乃是天上北極紫薇大帝轉世。”另一個老農則是反口駁道,這時候普通民間不止是上清派為郭孝恪造勢,便是佛道其他宗派也是各自學上清派一樣,口口聲聲稱郭孝恪乃是神人轉世,而佛門雖然在普通百姓中的信眾比道門厲害,可是也不敢說郭孝恪是什麼西天佛陀,明王轉世,同樣選了道門的帝君轉世之說。
一群老農就這樣為了皇上到底是天上什麼帝君,星君轉世,互相吵鬧了起來,當然對這些老農來說,之所以熱衷於這個問題,說穿了還是郭孝恪攻下中原以後,免去了過去盤錄最為嚴重的洛陽附近州縣三年的賦稅,此時經過數年開的幽州。遼東,再加上未傷元氣的河北已經足以支撐漢軍的後勤,再加上江南到手,郭孝恪自然不介意讓東都洛陽附近的百姓過上三年沒有任何賦稅的好日子。
官道上,一隊往洛陽去的漢軍騎兵聽到道旁老農們的爭執,也是忍不住心裏暢快,如今放眼天下也就關中那些關隴世族還在負隅頑抗,但是遲早他們會叫那些冥頑不靈的關西軍知道他們的厲害。
看著大笑著馳過的漢軍騎兵,那些仍在田裏勞作的年輕莊稼漢們抬起頭,眼裏露出了羨慕的目光,官軍的軍餉高不說,戰死能入祠當地城徨廟,退役後見官不跪,朝廷照樣餉,就連家中田畝也能減免賦稅。
要是放過去,這些莊稼漢子們隻要能夠不被官府盤錄,年年有個好天時,可以安心種地就心滿意足了,至於投軍吃餉,個個避之不及,哪像現在但凡有些膽氣的都起了投軍的念頭。隻可惜官軍的挑選極為嚴苛。他們也隻能心裏想想,隻有少數有武藝勇略的才去當地初建的折衝府投軍,希望可以在戰場上搏個封妻蔭子。
那隊漢軍騎兵乃是邯城前往洛陽聯絡的軍中斥候,作為大漢都連一年都不到的邯城才剛剛重建,恢複了北方雄城的幾分氣象,就迅讓出了帝都的位子。
此時從河北往洛陽的官道上,從邯城而來的車隊充斥官道,不管從曆史還是地理,政治,經濟各個因素來看。洛陽顯然都比邯城更加適合作為帝都,同樣中原有著為數眾多的世家門閥,也遠不是河北之地可以比擬的。
即便郭孝恪不想遷都洛陽,這些世家門閥自然也會想盡辦法遊說大漢中樞的官員們提出遷都之舉,所以當裴世矩幾人聯名寫的關於遷都的奏折送到郭孝恪的江南行營時,郭孝恪毫不猶豫地準了,邯城新建,還沒有太多的利益糾葛,遷都也隻是將官僚機構移到洛陽,相反洛陽宮殿齊全,而且因為是全取洛陽,沒有受到戰火波及,所有的東西都是現成的,比邯城可好多了。
聳報信的漢軍騎兵駛進洛陽城後,坐鎮洛陽的裴仁基終於鬆了口氣,他雖然如今也是號稱名將,可是讓他治軍他在行,讓他管理偌大介,洛陽城就是難為他了。
“總算是把人給盼來了裴仁基自言自語道,這大半年存洛陽的日子簡直不是人過的,他本來以為自己坐鎮洛陽,最多就是籌措些糧草運往西線,至於洛陽城內的民事,邯城那麵,自然會派大員過來接手,可是哪裏想得到裴世矩,魏征,長孫無忌誰都不願意過來接手最可惡的是還私底下寫了密信過來,要他借戰事對洛陽實行軍管。下殺手對付那些原本橫行不法的洛陽本地豪強。
這事情明著說是清算叛逆餘孽,為民做主,整治不法豪強,但是對裴仁基來說,這就是內閣那幫子大員在借刀殺人,給人挪地兒,洛陽就那麼大地方,作為前朝經營的東都,世家門閥不少,不弄掉一批人,查抄家產田宅,日後怎麼封賞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