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回 李天師(1 / 2)

“李天師。”魏央站在司天院的觀象台上,皺著眉頭抬頭看天,語氣裏滿是沉甸甸的擔憂,甚至還有一些不甘心的抱怨之意,“我自問這些年來,聽從天師的意見,兢兢業業,寬宏博愛,也不再妄造殺孽,而我魏國的地域之中更是刀兵漸止,及至海晏河清,除了勝陽這個積年的陰煞之地,甚至可以說得上一句國泰民安——更何況如今藍英已經親至勝陽——卻又為何會有此等亂世傾覆的天象?”

“陛下這些年的作為,貧道自是看在眼裏,可以說,做為一個人間帝王,無可挑剔,但是……”站在魏央身邊的,是一個峨冠博帶仙風道骨的老道士,說起話來嘴唇都沒什麼動靜,雙眼半開半合,偶有精光閃現,長長的白眉毛甚至垂落到胸前,如果加個蓮花座再找個道觀一坐,妥妥就是太上三清之類有名有姓的神仙。

“還請天師指點。”魏央回過身,對這李姓天師躬身求教,很是謙虛的模樣。

“陛下還記得最初的時候,在中桓山中許下的承諾麼?”李天師的眼皮依舊沒有掀開,隻是微微掀動著嘴皮,提點了一句。

“這……”魏央一時有些竟有些愣住了。

坦白說,他的確是不怎麼記得了。

當年他帶著自己殘存的手下在中桓山中駐留,與其說是修生養息不如說是苟延殘喘,當時他在山裏頭憋得有些絕望了,所以曾在看到深山裏那個廢棄的山神廟的時候,心神恍惚了一下,於是說過一句:“天若有眼,山若有靈,還請指點我一條生路,來日江山定鼎,重掌乾坤,定當為神靈重塑金身,果品酒席,三牲六畜,甚至舉國香火,為神靈祭。”

他當初說這句話,多少也是絕望之際求個盼頭的心情,而這件事之後不久,他聽到了外頭動亂的風聲,於是帶著兵馬從山裏頭轉了出來,轉來轉去的時候,仿佛真是得了中桓山山神的護佑一般,無比巧合地遇到了李天師。

李天師有自己的名字,但是他從當初開始就自稱天師,這名號在魏央稱帝後便索性直接定下了,在魏央看來,李天師可以說是他能夠重掌乾坤的最大功臣,掐算天時,出謀劃策,運籌帷幄,助自己決勝千裏,戰事平定之後更是不求名利不求封王封侯,隻要了這司天院的差事——所以魏央一向十分看重李天師的話。

“原來如此,多謝李天師指點,看起來,得有一趟祭天之行了。”魏央的心思轉了轉,雖然他也有些疑惑李天師為何會知道自己在中桓山中所說的話,但是想到李天師那能掐會算的功夫,也就自己給自己找到了理由,當下便做了決定。

“到時候還需李天師指點一二。”魏央抬頭看了李天師一眼,又補充了一句。

“貧道自會為陛下盡心。”李天師上半身微微動了動,便算是領受了魏央的好意,“除此之外,貧道還想提點陛下一句,天災易過,人禍難防。”

“人禍?”

“那是自然。”李天師點了點頭,“這句批語,於陛下來說,象征的或許隻是內憂外患,但是對一些野心未死的人來說,這便是一個極好的借口——如此一來,不管這妖星究竟指的是何物,這天下隻怕都不會缺少自稱妖星從而蠢蠢欲動之人了,就算我推算出了真正的妖星所指,這些麻煩卻仍會接踵而至。”

“這才是真正的人禍。”李天師的語氣微微加重。

“受教了。”魏央對李天師行禮,他的眼裏閃過了一絲殺意,似乎是想起了些什麼人。

……

看著魏央逐漸消失在重重殿宇之後的身影,李天師抬頭看著天,一直半開半合的眸子突然睜開了,一道精光閃過,月亮的影子在他的雙眼之中一閃而沒,隨即李天師很沒有樣子抽動著鼻子,嘿嘿一笑,便從這觀象台上消失了身形。

而單烏正站在永安城不遠的一片矮山頭上,這山頭雖然不高,但是對於永安城來說,也算是一個居高臨下的位置,而更美妙的是,觀象台在永安城裏,突兀得仿佛是一座海邊的燈塔,抑或是一團棉氈之上獨獨插著的一根針。

所以單烏可以清楚地看清楚李天師的一舉一動。

看到李天師果然如自己所料一般追了出來,單烏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就勾了起來。

文先生曾經告訴單烏:“李天師的那套劍法倒是有些來曆,不僅僅隻是凡人打架時候的招式套路,你若有機會,可以留心一二。”

單烏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