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2 / 2)

但是,好像老師聽得懂,他念道: “親愛的聯合教會的諸位先生,你們好麼?對,這就很好。立花君,你寫在黑板上吧。”

那個叫立花的女孩子離座,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親愛的聯合諸位先生,你們好嗎?”

“接下來寫什麼好呢?”

老師又提出問題和學生們商量。

孩子們正在思索,老師誘導地說: “那個聯合教會的諸位先生們,還沒有看見過日本的這所學校。他們大概想知道這裏的情況吧。”

“我的聾啞學校也起來了。”

“對。把這句話馬上寫在這兒麼?不過,那邊的人還不知道您哪。得先寫我的情況,讓大家立刻就知道,什麼人給他們寫的信。”

“我們已經是初等科三年級了。”

“對。杉田君,你上這兒來寫上它。”

名叫杉田的那個男生把自己說的那句話,寫在黑板上了。

“現在,全校的學生已經多達83人了。”

不知是誰說了這句,緊接著就有一個女生說: “學校的院子裏幹淨了。”

但是說“學校”時,好像不是用舌頭,而是用咽喉發出的聲音。可愛的女孩子,卻是男孩子一般的大粗噪子,嘶啞的聲音,使達男吃了一驚。

“說得再清楚些……”

“學校的院子漂亮了。”

“接下去寫什麼呢?”

“今天是建校紀念日。”

“對!把紀念日的慶祝活動也寫上吧。”

孩子們各自把自己想好的書信語言寫在黑板上,老師邊看邊說: “大家先寫下來,等以後再好好修改吧。不足的地方再添上。這封信到了外國,對方一定喜歡,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複信。我們還不認識的許許多多的人,不論日本的,也不論遙遠的外國的,一定為我們祈禱。”

花子母親對老師這番話讚許地點點頭。

耳朵聽不見的孩子們的苦惱,全世界是相同的。為清除聾啞兒童的痛苦而努力的人們,他們的心也是相通的。

對這個學校的日本孩子們,也會有來自國外的溫暖的同情。

走出三年級教室。花子母親對達男說: “呶,達男君,從今以後,就不能隻想花子一個人的事了。對於和花子相同的的孩子們也給以考慮吧。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有盲人兒童和聾啞兒童。”

她們又到了中等科的教室。恰逢上理科課的時間。老師手裏拿著菜花,在黑板上用大字寫著“十字科植物”幾個字。

相當於女子中學二年生的一位姑娘,桌子上擺著帶喇叭的箱子,她像電話接線生一樣,耳朵上箍著一個礦石收音機似的東西。這位姑娘有“殘聽”。耳朵還能稍微聽到一些聲音,所以才使用擴大聲音的器械。

但是有個奇怪現象,看起來這位少女似乎耳朵聾。隻有這位姑娘一個人好像常常聽不懂老師的話。於是別的學生就大聲地教給她。她鄰座的少年,把嘴貼在那少女的喇叭上,述說老師說過的話。那少女點頭。

她點頭的時候,把黑黑睫毛的眼睛眯細莞爾一笑,這時候最美。她是個鼻子和嘴唇都很美的少女。

但是,全聾的孩子反而比半聾的孩子更能聽懂老師的話,這完全是教育的力量。

因為學校雜役來招呼,所以花子母親她們去了客廳。

在這裏她們聽主任老師談聾兒童的教育問題。

“有一位學生在女子學校讀四年級的時候成了聾子,從此她就到這個學校來上學了。

這個學生的發音本來很清楚,但是為了讓她比生來就是聾子的發音好些,反倒更加困難。

聾人學校的教育中,讀話和口話,占去大部分時間,特別是教口話,是十分辛苦的。

花子母親對教師的話很讚同,她說: “的確是這樣,進這個學校預料的孩子,好像還不知道人間還有語言呢。”

“不知道的居多數。因為生下以來沒有聽過什麼是話,也沒記住它,所以自己也就不能說話。普通孩子從滿一周歲開始說一言半語的話,到了三四歲就能說相當多的話了。

上普通小學之前,能知道兩三千到四五千句哪。”

“能說四五千句?”

達男吃了一驚。

“對!相當的多吧。孩子不同,差別也很大。經過詳細調查,知道的話,少的兩三千句。多的四五千句。而且,別人說的也懂,自己想說的也能說。上了普通小學,老師教的課都能聽懂。和這種情況相比智慧是大大落後了。”

“您的孩子進了這個學校之後,開始知道有語言的時候,那情況是怎樣的呢?”

“啊,那就是注意老師的口型了。這就表明注意到嘴一活動必定意味著什麼。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