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熙元年四月份,朝堂上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不是內閣與五府六部的權鬥,而是遷都。
永樂帝將大明的京師從南京遷到了北京,不過洪熙帝自幼在南京長大,又長期在南京監國,對南京感情深厚,再加上南京城比北京城市井繁華,十裏秦淮河名動天下,故而有了遷都回南京的想法。
由於大明的京師本來就是南京,南京是天下繁榮富庶之地,又深處內陸可以避免北方諸族的威脅,因此朝中文武大臣絕大多數都對遷都持支持態度。
遷都可不比民間的搬家,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洪熙帝的示意下,內閣開始著手處理遷都的事宜。
像李雲天這種在南京城沒有住宅的各大部院官員是最為鬱悶的,這意味著他們要在南京城找新的住所,可這在人口密集的南京城談何容易?
不過李雲天的境況要好上許多,朝廷會給禦史安排條件不錯的官舍居住,況且他可以住在老丈人的府上,南京城的候爺府可是比北京城的國公府還要大,住上他一家沒有絲毫問題。
與此同時,洪熙帝收回了京城各大衙門的印章,重新進行了製作,在上麵加上了“行在”兩字,意思是天子所在的地方,無形中等於廢除了北京城作為京師的地位。
如此一來,大明實際上就沒有了京師,北京的各大衙門印章上印有“行在”二字,而南京的各大衙門印章上印有“南京”二字,這意味著兩個地方都不是大明法理上的京師,說是它們是陪都更為合理。
四月上旬,就在京城城南塔樓的那個震動全城的鐵球下落實驗結束後沒幾天,正在文淵閣裏當值的李雲天接到了皇後的懿旨,前去紫禁城見駕。
李雲天一猜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十有八九是皇後召周雨婷進宮說教了一番,以化解他和周雨婷之間的“矛盾”,於是整理好烏紗和官袍跟著傳旨的內侍走了。
他猜得沒錯,禦花園的一個涼亭裏,皇後正與周雨婷坐在那裏談笑,她是永城人,彭城候張麒之女,孝謹溫順,深得永樂帝夫婦的歡心,洪熙帝能順利登基裏麵有她不少功勞。
“微臣李雲天,叩見皇後娘娘。”李雲天快步走到涼亭前,恭恭敬敬地衝著皇後跪下行禮。
“平身。”皇後見狀微微一笑,伸手示意李雲天起身,隨後讓邊上的內侍搬來一張凳子給李雲天賜座。
李雲天正襟危坐,身子微微躬著,以示對皇後的恭敬。
皇後這次把李雲天喊來就是讓周雨婷與他重歸於好,再怎麼說李雲天也是大明的禦史和庶吉士,天子身邊的近臣,老是有家不能回也不是辦法。
李雲天和周雨婷自然要給皇後這個麵子,兩人反正就是在演戲,故而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不過,李雲天並沒有立刻回家,以近來事務繁忙要在翰林院官舍就近辦公為由推遲一段時間回家,這使得周雨婷不由得衝著他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顯得有些不滿。
李雲天與其他唯唯諾諾的臣子不同,落落大方,談吐風趣,逗得皇後很是開心。
就在三人談笑的時候,一群侍女和內侍簇擁著兩名衣冠華貴的年輕女子走了過來,李雲天和周雨婷見狀連忙起身相迎。
“兒臣給母後請安。”兩名女子向皇後福了一身,嬌聲說道。
領頭的女子身穿太子妃服飾,端莊恬靜,正是太子妃胡氏,永樂十五年被選為皇太子妃。
胡氏身後的女子是太子嬪孫氏,婀娜窈窕,清純靚麗,眉目之間有著一絲別樣的嫵媚。
“見過太子妃、太子嬪。”李雲天和周雨婷隨後向胡氏和孫氏行禮,兩人微笑著頷首。
皇後笑著給胡氏和孫氏賜座,太子再過一段時間就要啟程去南京,一是鎮守南京,二來也是在南京準備遷都的各項事宜,故而胡氏和孫氏每天都要來向皇後請安,已盡孝道。
由於胡氏和孫氏身處宮城,所以李雲天與兩人隻有過幾麵之緣,說過幾句話而已,相互間並不熟悉。
不過周雨婷與胡氏、孫氏私交甚篤,周雨婷懷孕期間和產子後兩人都曾經親自去國公府探望,可謂關懷備至,榮寵無限。
雖然孫氏隻是太子嬪,但李雲天卻絲毫不敢怠慢,孫氏是張皇後的同鄉,也是永城人,當年由張皇後的母親看中推薦入宮,與太子一起長大,兩人青梅竹馬,感情深厚。
正是與張皇後是同鄉,故而永樂帝沒有選孫氏為太子妃,否則永城一下子出了兩個皇後,很容易促使外戚勢力坐大。
涼亭裏的氣氛十分輕鬆,李雲天有條不紊地給皇後和太子妃、太子嬪講著民間趣聞和風土人情,使得三人饒有興致地聆聽著,歡笑聲不絕於耳。
太子妃和太子嬪起身告辭的時候,李雲天和周雨婷也一同告退,四人一同出了禦花園,周雨婷和太子妃、太子嬪走在前方談笑,李雲天不動聲色地跟在後麵。
“怎麼?這段時間在外麵樂不思蜀,都不知道回家了。”在一座宮門前與太子妃、太子嬪分手後,周雨婷柳眉一豎,收起了笑臉,伸手在李雲天的手臂上掐了一下,恨恨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