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揮師南下(第二更)(1 / 2)

李雲天心中非常欣賞王彬,他曾經看過王斌會試和殿試時所作的文章,不僅大氣恢弘,跌宕起伏,而且針砭時弊的火候拿捏得恰好處,可謂才華橫溢,穩重睿智,是一個難得的人才。

故而,李雲天對王彬是大力提拔,使得王彬得以參加講武堂這次由平叛明軍高級將領出席的議事會議,否則以王彬的品級根本就沒有資格出現在這裏。

李雲天對王彬的期望很高,既希望王彬能在交趾的戰事上幫他出謀劃策,也希望王彬能助他一臂之力在交趾實施他所製定的政略,成為一個能幫他分擔壓力的得力助手。

今早這次議事的內容很簡單,李雲天要宣布李大牛和王彬等人在平叛大軍中的職務,昨天宣德帝已經禦準了他所上報的隨軍將領名單。

按照眾人武職的品級,正三品的衛指揮使被任命為參將,從三品的衛指揮同知被任命為遊擊將軍。

參將有三人,即李大牛、秦昆和趙宇。

遊擊將軍有四人,即王彬、韓衛、魯民恩和顧禮裕。

其中,秦昆屬於靖難勳貴一係,其餘人除了王彬為皆為開國勳貴一係。

秦昆的爺爺當年追隨永樂帝起兵,不幸在攻打德州的一場惡仗中戰死,故而子嗣得以世襲衛指揮使。

王彬能以從六品的品級得以與從三品的韓衛、魯民恩和顧禮裕等人同為遊擊將軍,可謂破了大明軍隊的一個天荒。

軍隊中等級森嚴,按照資曆來授予官職,如果不是李雲天力挺的話王彬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被宣德帝恩準為遊擊將軍。

巳時三刻,講武堂外的街道上一陣喧鬧,路上的百姓紛紛向兩邊閃避,宣德帝的儀仗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裏。

早已經立在門口處恭候聖駕的李雲天等人連忙站好了隊列,躬身等待宣德帝禦輦的到來。

內閣閣老、軍閣閣員、六部堂官和各都督府的都督率領著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地跟在禦輦後麵,盛大的聲勢使得路兩旁那些早已經見慣了大場麵的京城百姓也不由得吃了一驚,私下裏饒有興致地議論著這次交趾平叛。

很顯然,宣德帝對此次平叛異常重視,否則也不會擺出如此大的陣仗來給平叛大軍送行。

到了講武堂,宣德帝在大校場上檢閱了即將出征的三千驍武軍將士,裏麵除了白虎團的人外,剩下就是師部的各級人員。

李雲天打算用交趾的戰事來檢驗一下師部各部門的運作效率,同時也是讓師部各部門的人員來積累經驗,畢竟實戰與平常的訓練大不相同。

出征的驍武軍精神抖擻,士氣高昂,這使得宣德帝感到非常滿意,時不時與立在他他身後的李雲天耳語幾句,看上去興致不錯。

軍閣次輔張本站在李雲天的身旁,他將以參讚軍事的名義與李雲天一同前往交趾,也就是給李雲天在戰事上出謀劃策。

除了張本外,六部各自派有官員隨軍,基本上都是六部下屬各司的主事,來幫李雲天處理平叛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與政務有關的問題,類似於顧問的性質。

畢竟,李雲天此次前去西南邊陲,一定會與當地的百姓和土官打交道,朝廷對此是否有什麼禮儀法製的要求需要六部的人來告訴他。

巳時末刻,在宣德帝神情嚴肅地注視下,李雲天率軍離開講武堂前往城東碼頭,登上了早已經停在碼頭上的二十多艘運兵船。

京城到通州之間也有一段運河,不過為了保證京城的安全朝廷將其劃為了禁道,平常隻能走運兵的兵船或者運糧的漕船,各級官吏和百姓擅用者要受到重處。

“鎮武伯,小心行事,千萬不可輕視了那些叛匪。”軍閣首輔張輔和內閣首輔楊士奇率領著一批官員來城東碼頭給李雲天一行人送行,李雲天臨上船前,張輔不由得沉聲叮囑道,他與交趾的叛匪交戰過,知道那些叛匪非常棘手。

“太師放心,下官一定謹慎行事。諸位大人,後會有期。”李雲天鄭重其事地向張輔一躬身,隨後向現場的官員們拱手告別,起身和張本登上了停在岸邊的一艘大船。

大船隨即緩緩駛離了碼頭,河道裏停著的運兵船見狀紛紛啟程,排成一列,浩浩蕩蕩地沿著水麵順流而下。

李雲天和張本立在船頭的甲板上,衝著岸上的張輔和楊士奇等人拱手致意,岸上的官員紛紛神情嚴肅地拱手回禮,氣氛顯得有些蕭殺,頗有些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涼。

由於李雲天倉促出征,故而京城的官場對他此次平叛的結果並不看好,認為他年輕氣盛,行事太過魯莽和衝動,一些人私下裏甚至幸災樂禍,等著看他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