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一更)(2 / 2)

占城國出產象牙、犀角、烏木等珍奇異物,是連接東南亞、西亞等地的海路要衝,是大明與天竺、南洋諸國的海上貿易中轉站,從中獲利甚巨。

作為中南半島上重要的兩個國家,安南國和占城國從立國起就走上了兩條不同的文明之路,安南的中華化和占城的天竺化非常醒目,這使得雙方在漫長的歲月裏為了消滅對方一直進行著殊死的搏鬥。

明太祖立國後,安南和占城國之間的衝突愈加激烈。

元至正二十年,也就是1360年,占城國進入了史上最偉大國王製蓬峨的統治,製蓬峨被明朝稱為阿答阿者,乘明朝初建向安南發動了一係列的進攻:

1365年入寇化州,1368年設伏占洞,1371年軍襲大安,如人無人之境,順利進入交州城大掠子女玉帛而還。

而安南此時恰恰國內爭奪王位鬥爭激烈,政局動蕩,無力抵抗。

1378年製蓬峨又攻下交州城,安南國王陳日煒遠避天建山,陳日煒的弟弟投降了占城,僧人也在城裏作亂,形勢一片混亂。

安南在占城的淩厲攻勢前已經國勢瀕危了,時安南人言:“至製蓬峨人羅聞,生聚教訓,漸革舊俗,勇悍耐勞,故事人寇,為我國患。”

安南服睜睜地看著製蓬峨攻勢呈破竹之勢而束手無策,不過1390年發生了一件事情使得安南得到了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由於占城叛將告密,製蓬蛾在海潮江附近水域探查安南軍水域時陣亡。

安南國王陳日焜聞訊大喜日:“製蓬峨死,大局安矣!”

製蓬峨死後,占城第十三王朝遂亡,他的繼任者很快就不得不放棄了製蓬峨所有的征服成果。

1402年,安南國在太上皇黎季犛的指揮下討伐占城,占城兵敗國王求和,允諾割讓占洞等地。

安南又索加古壘一地,這樣占城國就退出了新平、順化、占洞、古壘,北方膏腴可耕之地皆入於安南之首,所保存者廣義以南山嶽貧瘠之地而已。

就在黎季犛力圖全力征服占城國的時候,1407年永樂帝派英國公張輔率軍攻進了安南國,生擒黎季犛父子,安南國滅,占城國於是趁機出兵奪回了於1402年喪失的一部分土地。

在中南半島的那些國家裏,占城國是最不希望看見黎利複安南國的,很顯然黎利不僅將向他們討回那些被收回的土地,而且還會提出更多的利益要求,雙方將繼續數百年來的恩怨。

所以在李雲天看來,占城人沒有理會在此時出現在三江府的地界:雙方是世仇,現在又兵荒馬亂,故而那些占城人不可能來這裏做生意和走親訪友,至於說取道交趾去大明這就更不可能了,從占城國到大明海路遠比陸路好走。

“難道他們是想去三江城?”猛然間,李雲天的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了一個念頭,眼神頓時變得更加驚訝。

倘若如此的話,李雲天已經能猜到這些占城人來這裏的意圖,十有八九是想出兵幫大明打交趾的叛軍。

由於交趾的叛亂被看成是大明的內部事務,故而像交趾周邊的占城和真臘等國都無法幹涉,而大明一向以天朝上國自居,自然也不會讓占城和真懶這樣的藩屬國來介入交趾的戰事,否則大明的顏麵何存?

而且,在先前幾次交趾叛亂中,明軍都成功地剿滅了那些造反的叛匪,故而朝廷根本就沒有將此次叛亂的叛匪放在眼裏,而占城和真臘等國也不會想到明軍接連戰敗。

占城國出兵當然不會是單純地幫大明,而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考慮,一旦黎利取得勝利,交趾將變回安南國,那麼占城國將再度陷入與安南國的紛爭中,這對占城國殊為不利,不如趁著大明平叛來解決掉交趾的叛軍,消除未來的隱患。

這樣一解釋的話,那些占城人來這裏的目的就非常好理解了,想著想著李雲天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絲笑意,他還在考慮如何拉攏占城國與他南北夾擊交趾的叛軍,現在倒好,占城國的人出現在他的眼前,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與大明的那些文武大臣不一樣,李雲天可不會端著天朝上國的架子,在他看來如何能用最小的代價消滅敵人最為重要。

因此,如果外麵的占城人真的是來商議出兵之事,他絕對不會拒絕,而且還會想辦法拉真臘入夥,反正占城和真臘都是大明的藩屬國,有義務協助大明來平定交趾的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