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兩班之爭(1 / 2)

明朝的使者在漢城下榻的地方名為太平館,李雲天和趙德從宮中出來後就在朝鮮國大臣的簇擁下前去太平館歇息。

按照規製,朝鮮王的兒子要先來太平館拜見明朝的使者,因此首陽大君李瑈、安平大君李瑢、臨瀛大君李璆、錦城大君李瑜、桂陽君李璔、義昌君李玒、密城君李琛、壽春君玹和翼峴君李璭先來拜見,隨後東西兩班的百官來拜見。

由於禮儀的繁瑣,使得李雲天有些疲於應對,意興索然,但又不強打起精神見那些朝鮮國的高官顯貴。

晚上,首陽大君代李瑈代朝鮮王設宴,宴請使團人員,宴會大堂裏設有使團正使和副使二席,麵南而向,而首陽大君的席位則東向,其餘陪坐之人坐在北側的座位上。

值得一提的是,朝鮮王國的王子除了世子外稱為“大君”和“君”,“大君”是王後所生的子嗣,也就是嫡子,而“君”是妃嬪所生的子嗣,也就是庶子。

李雲天在酒宴上見識了朝鮮國的兩班貴族的上層人物,例如左議政李稷、右議政黃喜、參讚崔閏德、參讚許稠、戶曹判書安純、禮曹判書申商、刑曹判書鄭津、吏曹參判成揜、戶曹參判崔士康、兵曹參判李蕆、刑曹參判鄭招、工曹參判趙賚等等,悉數到齊,無一落下。

像大明的內閣一樣,朝鮮王朝也有一個輔佐朝鮮王的衙門——議政府,其主官為“領議政”,俗稱“領相”,相當於北宋時期的正宰相和明朝時期的內閣首輔。

領議政之下為左右議政,俗稱“左相”和“右相”,與領議政同為正一品,再下為從一品左右讚成、正二品左右參讚,再下有正四品舍人、正五品檢詳、正八品司錄。

議政府之下有六曹,仿照大明六部設立,即吏曹、戶曹、禮曹、兵曹、刑曹和工曹,其長官稱判書(正二品)相當於尚書,副職稱為參判(從二品)相當於侍郎。

參判以下還有六曹參議(正三品堂上)、六曹參知(正三品堂上)、六曹正郎(正五品)、六曹佐郎(正六品)。

除了六曹,朝鮮王國監察諫議機構為司憲府和司諫院,合稱兩司,長官為大司憲(從二品)和大司諫(正三品堂上)。

司憲院下設有司憲府執義(從三品)、司憲府掌令(正四品)、司憲府持平(正五品)、司憲府監察(正六品)。

司諫院下設司諫院司諫(從三品)、司諫院獻納(正五品)、司諫院正言(正六品)。

此外還有承政院,下設都承旨、左右承旨、左右副承旨、同副承旨(均為正三品堂上),為朝鮮王起草旨意。

宗親、忠勳衙門有宗親府、忠勳府、儀賓府、敦寧府(相當於駙馬),而國學則是成均館(相當於大明的國子監)。

至於地方上,朝鮮王國道以下的為大都護府、牧、都護府、郡、縣。

漢城府判尹為正二品,下設左右尹(從二品),四都(開城府、江華府、水原府、廣州府)長官稱留守,水原府和廣州府留守為正二品、開城府和江華府留守為從二品。

漢城府判尹、左尹、右尹和四都留守屬東班京官職。

東班外官職為從二品諸道觀察使、從二品府尹、正三品堂下大都護府使、正三品堂下牧使、從三品都護府使、從四品郡守、從五品都事、從五品判官、從五品縣令、從六品察訪、從六品縣監、從六品教授、從九品訓導、從九品審藥、從九品檢律、從九品驛丞、從九品渡丞,外派官職有道觀察黜陟使、都巡安使、按廉使。

由於朝鮮王國與大明的官職不同,再加上參加宴會的兩班高官眾多,因此李雲天隻記住了李稷和申商等朝鮮國的重臣,暗中對他們進行留意,不動聲色地觀察著眾人。

其中,右議政黃喜很快就進入了李雲天的視線,黃喜對趙德和他很是親近,而且與李稷和申商等人不同,眼神中透露出的是親切和敬畏。

從楊雲貴的提供的朝鮮國情報來看,黃喜不僅與李稷是朝堂上的一對死敵,而且素來親近大明,曾經反對派遣金宗瑞去鹹鏡道攻打建州左衛的領地,在朝堂上有不小的勢力。

在李雲天看來,如果能拉攏黃喜的話,那麼以後朝鮮國內有什麼風吹草動他都能知曉,而且有黃喜來牽製李稷將會使得朝鮮國的政務不會順利實施。

就像大明一樣,朝鮮國的朝堂之上自然不可避免存在黨爭,兩班貴族之間的爭鬥自高麗王朝起就異常激烈。

而且與大明的黨政不爭,大明的諸個派係之間雖然鬥得很厲害,但通常不會痛下殺手,將對手趕盡殺絕,因此失敗的一方往往是貶官,最多是罷職,很少有丟了性命的人。

但朝鮮國的黨爭就比較殘酷,失敗的一方不僅會被殺,其妻兒家眷等也會被貶為奴婢,流配邊遠之地。

由於是大明的附庸國,所以朝鮮國的朝堂上自然就分為親大明派係和疏大明派係,其中李稷是疏大明派係的首領,而黃喜是親大明派係的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