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兩班之爭(2 / 2)

所謂的“親”和“疏”看似是對大明的不同態度,但實際上卻是兩派官吏的權力之爭,李稷一派想憑借著朝鮮王打擊黃喜一派,而黃喜一派則以大明為後盾來傾軋李稷一派。

由於朝鮮國是大明地理位置重要的藩屬國,因此大明對朝鮮國異常重視,除了每隔一兩年就會派來使團進行交流,而且朝鮮國的重臣也能趁著使者到來給大明朝廷上奏章來稟告朝鮮國的政務。

故而,朝鮮王雖然不喜歡黃喜一派但也無可奈何,黃喜一派與大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所以他隻能安撫不能強行壓製。

縱觀朝鮮王國的曆史,朝鮮王大多數時候反而受到臣子們的壓製,尤其是那些親近大明的權臣往往左右了朝鮮的政局,乃至引發改朝換代,使得多位朝鮮王不是被廢黜就是被逼自殺。

對李雲天來說,黃喜自然是他第一個拉攏的朝鮮國重臣,以前都是黃喜想法設法巴結大明的使臣,這一次他要給黃喜施以皇恩送給其好處,使得黃喜能更加盡心盡力地給大明辦事。

值得一提的是,出席此次酒宴的還有另外一位大明的使臣,戶部山東清吏司正六品的主事陳銘。

陳銘所在的使團是六月底抵達的到漢城,他是使團的副使,正使是來自內廷禦用監從四品左少監魏義

魏義和陳銘此次前來朝鮮國身上有著兩項任務,一項是征收朝鮮國的別貢,另外一項是前來朝鮮國采買軍糧,給遼東明軍籌集軍資。

經過這些年宣德帝的刻意扶持,內廷已經逐漸崛起,已經開始與內廷和六部爭權,雖然還沒有爆發重大衝突,但雙方之間的關係已經劍拔弩張,各地的鎮守太監與當地官員更是齷齪不斷。

因此,身為內臣的魏義自然不會前來湊熱鬧,給趙德和李雲天來接風洗塵。

由於陳銘在戶部官職微小而李雲天常年在外公幹,所以陳銘並沒有見過李雲天,在酒宴上與趙德非常親近,對李雲天的態度則顯得非常冷淡。

李雲天對此自然不以為意,他現在的身份是前軍都督府的一名千戶,屬於武官,陳銘自然不會對他有多熱情。

不過,雖然陳銘對李雲天態度冷淡但卻要受製於李雲天,因為李雲天此次前來的使命是軍閣派來監督遼東後勤事務的官員,專門負責大明在朝鮮國與遼東戰事有關的事宜,而陳銘到朝鮮國的重要任務就是采買軍資。

因此,抵達漢城的第二天上午,李雲天在太平館召來了陳銘和朝鮮國戶曹判書安純,詢問軍糧采買事宜。

陳銘此次前來朝鮮國帶來了三十五萬兩白銀,專門用來在朝鮮國購買遼東明軍所需要的軍資,根據陳銘所提供的賬本那三十五萬兩白銀已經消耗殆盡,故而李雲天要找朝鮮國戶曹判書安純查賬。

安純提供的賬冊內容跟陳銘的賬本一致,沒有絲毫的破綻,三十五萬兩白銀確實花得一幹二淨。

雖然兩人的賬冊做得十分漂亮,但李雲天很快就從中發現了破綻,他在仁川港的時候已經了解到了朝鮮國的糧價和物價,很顯然賬本上交易的貨物價格基本上是市價的兩三倍,有的甚至是五六倍。

這也就是說,陳銘這次所帶來的三十五萬兩銀子至少有三分之二流進了個人腰包,剩下的才用來購買糧食等物資。

“陳主事,據本官所知朝鮮國的糧價好像沒這麼高吧?”翻閱了一邊賬冊後,李雲天不動聲色地望著陳銘,他本可以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這並不符合官場上的規矩,所謂見者有份他豈能置之不理?

“劉千戶,朝鮮國各地糧價不同,而且本官此次購買的都是最好的糧食,糧價自然要高一些了。”

陳銘早有準備,有條不紊地回答,在他看來李雲天此舉無疑是想從中分一杯羹而已,有便宜不占的話那豈不是傻子?武官們撈油水的機會本來就低,李雲天肯定要趁著這次機會大撈一筆了。

陳銘已經給趙德和李雲天準備了好處,所謂雨露均沾,既然李雲天和趙德也介入到了這次糧食采買的事宜,那麼當然不能讓兩人空手而歸了,這裏麵的默契大家可謂心照不宣。

“原來如此。”果然,正如陳銘所料想的那樣,李雲天並沒有追究下去的意思,合上手中的賬冊後望著他說道,“遼東戰局事關我大明北方安危,陳大人,這些物資年底前能否運抵定遼東都司?”

“劉千戶放心,現在各項物資已經在趕往遼東都司的路上。”陳銘聞言微微一笑,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看來李雲天已經默認了那些差價。

李雲天見狀嘴角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冷笑,現在大戰在即他不宜徹查此次軍資采購中的貓膩,不過陳銘等人連軍費也敢鯨吞,也不怕因此耽誤了遼東的戰局,事後必嚴加懲戒,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