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明史《兵誌?邊防》的記載,內長城“西起山西老營堡轉南而東,曆寧武,雁門、北樓至平型關盡境約八百裏;又轉南而東,為保定界,曆龍泉、倒馬、紫荊、吳王口、插箭嶺、浮圖峪至沿河口,約一千七十餘裏;又東北為順天界(今北京市)曆高崖、白羊、抵居庸關,約一百八十餘裏。皆峻嶺層崗,險在內者,所謂次邊也”。
其中,內長城上有著名的“內三關”和“外三關”。
內三關、外三關是設在內長城線上的六座著名關隘,靠東側的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稱為內三關,靠西側的雁門關、寧武關、偏關為外三關。
這六座關隘彼此互為聯動,構成一個整體,成為拱衛京都的穩固屏障。
居庸關,位於昌平八達嶺嶺口(北口)至南口的峽穀中,北距八達嶺二十餘裏,與南北兩口形成重關迭險。
十三世紀初,蒙古軍進攻金國的中都,也就是大明京師北京城,金兵據險死守居庸關,蒙古軍於是采用“聲東擊西”之計,暗移主力向西南攻紫荊關,入關後迅速移兵從南反攻居庸關,居庸關遂被攻破,後來蒙古軍未攻下金中都退走。
數年後,蒙古軍又派兵攻破居庸關,並在關城駐紮,過了三年,蒙古兵再圍金中都,金國遣使求和,蒙古軍隻留下一部分人馬守居庸關。
金國因受到蒙古軍威脅即於當年遷都開封,次年蒙古軍便占領了中都。
另外,明末,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軍由長安入山西,攻占太原後分兵兩路,由李自成率領的一路經大同、宣化、攻破居庸關進入北京城,導致明朝滅亡。
居庸關是天險又屢被攻破,故而明末顧炎武聞說居庸關被攻破曾感慨地說:“地非不險,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糧非不足也,國法不行,人心去也。”
倒馬關,位於唐縣西北一百五十餘裏,是“靈丘道”上的重要關隘,靈丘道北起大同,越恒山,自靈丘沿唐河穀道出太行山抵定州。
紫荊關,位於易縣西北九十餘裏,是“飛狐徑”(太行八陘之一)北口的重要關隘。南宋嘉定二年,蒙元攻打金國,久攻不下居庸關轉而分兵攻克了紫荊關,然後由長城內側向外合攻居庸關而得。
值得一提的是,正統帝在土木堡被俘後,蒙軍假借正統帝還京之名從紫荊關入關進攻北京城。
雁門關,關城踞於雁門,呂梁山脈北支雁門之口,北通晉北重鎮大同,遠至蒙古高原,南通晉中重鎮太原。
雁門關與其西麵的寧武、偏頭兩關相連,總稱“晉北三關”,亦稱“外三關”,與北京城西麵太行山上長城“內三關”相對而言。
北宋時期,雁門山至恒山一帶是宋國與遼國的分界線,故而雁門關戰事頻繁,宋代名將楊繼業及其後代多年與遼作戰,主要戰場就在雁門關內外。
據傳,雁門關北麵有一片方圓二十餘裏的平灘地,據說就是楊家將與遼血戰的金沙灘。
偏頭關,北接蒙古高原,西隔黃河與鄂爾多斯高原相對,內外長城在關東老營堡處相接。
偏頭關是明代“外三關”中最西麵一關,又有外關之稱,建於黑駝山的山坳內,城周近六裏,四麵環山,形若覆盆。
關外有四道邊牆:第一道稱大邊,在關外一百二十餘裏處,東起平魯縣崖頭墩,西抵黃河,長三百餘裏,無牆而有藩籬。
第二道稱二邊,在關外六十餘裏,東起老營鴉角墩,西至黃河岸老牛灣,南至河曲縣石梯隘口,這道邊牆實際上是外長城的一部分。
第三道在關東北三十餘裏,東接老營堡,西抵白道坡,長九十餘裏。
第四道在關南二裏處,東起長林鷹窩山,西達教場,全部磚砌,高聳於黃河河岸之上。
明代偏頭關的防務異常繁重,比寧武、雁門二關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雲天所擔心的自然是內長城的內三關,即北京城西麵太行山上長城的居庸關、紫荊關和倒馬關,尤其是居庸關和紫荊關,對大明京師來說至關重要,一旦被蒙古軍攻破的話將直接威脅到京師。
這意味著,位於內長城和外長城之間的山西行都司和萬全都司將擔負起阻擊蒙古軍南下步伐的重任,倘若要是讓蒙古軍攻占了山西行都司和萬全都司,那麼大明將失去外長城這道屏障,僅僅依靠內長城這道防線來阻止蒙古軍隊,無疑將陷入巨大的被動中。
萬一真的形成了這種局麵,等到蒙古軍在山西行都司和萬全都司站穩了腳跟,那麼大明十有八九會被迫像金國一樣遷都,重返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