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躊躇滿誌(二更)(2 / 2)

不過,由於在座的將領來自韃靼部和瓦剌部,因此把禿孛羅並不好確定領兵伏擊的將領人選,很顯然這種伏擊完全就是白送的功勞,必須要平衡韃靼將領和瓦剌將領之間的利益。

“依下官來看,就由穆都和安察率軍前去設伏,兩人還年輕,正好趁此機會曆練一下。”達爾魯聞言微微一笑,看似隨意地說道。

穆都是把禿孛羅的兒子,而安察則是達爾魯的弟弟,達爾魯如此安排擺明了是假公濟私,暗中撈取好處。

“穆都、安察,你二人各領五千人馬在距離沈陽城三十裏處設伏,務必要全殲明軍的潰兵。”

把禿孛羅自然不會反對達爾魯的這個安排,穆都在經曆了銀州城的慘敗後深受打擊,他需要用一場勝利來給穆都立威,那些明軍潰兵就是送給穆都的禮物。

而且,一旦明軍在戰場失利,那麼穆都和安察將是最先抵達沈陽城的蒙古軍隊,十有八九會逼降沈陽城的明軍,這可是大功一件,即便是沒有逼降明軍,那麼屆時攻城的功勞還是會落在率先包圍的穆都和安察頭上。

“謹遵少傅軍令。”人群中的穆都和安察連忙站起身,沉聲接下了伏擊的任務,兩人準備各帶兩千蒙古騎兵和三千仆從軍步卒前去設伏,足夠對付戰意全無的明軍潰兵。

議事結束後,蒙古將領們摩拳擦掌地離開了把禿孛羅的大帳,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談論著即將到來的大戰,想著如何在戰場上痛宰明軍。

把禿孛羅皺著眉頭望著眾人的背影,不知為何他總是感到有些心神不寧,認為李雲天並不是那種冒失之人,難道是因為被阿魯台在山西行都司的大勝逼得李雲天不得不與自己進行決戰?

但願李雲天是被逼無奈才出兵虎皮營!把禿孛羅暗中歎了一口氣,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年輕遼東副總兵使他感到了一股無形的壓力。

把禿孛羅曾經派人秘密前往沈陽城和開原城、銀州城暗中探查李雲天的來曆,可是除了李雲天是驍武軍的一名武官以及去年以副使的身份出使朝鮮王國外一無所獲,即便是那些投降的明軍將領也不清楚這個年輕的副總兵的底細,唯一能確定的是此人一定是勳貴子弟,否則豈能擔任遼東副總兵這樣的重職?

自從李雲天攻克銀州城後,李雲天的來曆就成為了縈繞在把禿孛羅心中的一個謎團,使得他忐忑不安,難以釋懷,如今李雲天竟然主動出擊令他心中大為疑惑,無法解釋李雲天這個看似愚蠢的行為。

兩天後,就在虎皮營的蒙古軍隊積極備戰的時候,一支千餘人的騎兵隊伍呼嘯著奔進了虎皮營驛城的城門,騎兵有的穿蒙古軍隊的軍服,有的則穿仆從軍的軍服。

率領這支騎兵部隊的是一名身著仆從軍服飾的中年人,舉止儒雅,安頓好了所帶來的騎兵後在數十名衛兵的簇擁下來到了下來到了把禿孛羅的大帳前。

“風雷將軍,什麼風把你這個貴客給吹來了。”守在大帳前的蒙古兵知道中年人的身份,於是掀開大帳讓他進入,把禿孛羅正在與幾名瓦剌部的親信將領商議著與李雲天的決戰事宜,見到中年人後笑著迎了上去,給了他一個熱情的擁抱。

“少傅,聽聞遼東來了一個厲害的副總兵,知院大人讓我前來摸摸他的底細。”中年人的名字很怪,叫做風雷,聞言笑著回答。

“風雷將軍,你來的正好,這個劉方究竟是何許人,難道真的是劉伯溫的後人?”把禿孛羅聞言不由得麵色一喜,讓風雷落座後頗為狐疑地問道。

由於李雲天用了“劉方”這個假名,故而那些投降的明軍將領就把猜測他背景的方向放在了大明的幾個劉姓勳貴身上,懷疑有如此卓越軍事才華的人有可能是誠意伯劉伯溫的後代,因此也隻有劉伯溫的後人才能鎮得住沈陽城的那些明軍將領,除此之外他們並沒有聽說過其他劉姓勳貴家中有如此厲害的家族子弟。

劉伯溫的長子劉璉洪武年間死於胡惟庸一黨手中,次子劉璟因為冒犯了永樂帝在詔獄中自縊,因此劉伯溫的幾個孫子害怕永樂帝因為劉璟之事遷怒劉家,因此紛紛隱居起來,遠離了朝堂以自保。

要是論謀略的話,無論是開國勳貴還是靖難勳貴無人能及誠意伯,故而大家自然認為李雲天是劉伯溫的後人。

李雲天沒有想到他當時隻不過是信口胡編了一個名字,結果竟然牽扯上了劉伯溫,由此可見把禿孛羅等人對他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