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議。”隨即,京畿都督府左副都督、仁國公陳泰就站了出來,對王傑的提議表示支持。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在王傑和陳泰的帶動下,一群文武大員紛紛讚同越王登基。
“荒謬,太子乃國之儲君,如今大行皇帝已然出殯,自然由太子繼位。”
一個沉穩的聲音在大殿上響起,內閣首輔楊士奇冷冷地望著王傑和陳泰等人,“太子雖然年幼但終有親政的一天,爾等在此妖言惑眾,擾亂綱常,居心何在?”
“太後、皇後,太子健在,臣以為應由太子繼承皇位。”軍閣首輔、太師張輔沉吟了一下,不動聲色地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臣附議!”緊接著,又有一群文武權貴對楊士奇和張輔表示支持。
“太師,楊大人,下官知道你們被大行皇帝選為輔政重臣,以後朝中大權就要落在你們的手中,下官倒要問一句了,這大明的江山是你們的還是太子的?”
王傑冷笑著望著楊士奇和張輔,毫不客氣地說道,現在可是你死我活的關鍵時刻,他已經顧不上許多,唯一的目標就是抹黑楊士奇和張輔等輔政大臣。
“一派胡言,我等受大行皇帝恩澤,自會忠君報國,豈會有你想的這般齷齪。”王傑的話音剛落,一個聲音就怒斥了他,開口的是禮部尚書胡瀅,冷冷地瞪著王傑。
胡瀅此時感到非常惱火,他身為禮部尚書竟然沒能掌控住禮部的局勢,使得王傑在今天的朝堂上忽然跳出來向張太後和孫皇後發難,提出要越王一承大統,使得他又氣又急,萬萬想不到自己的手下會出事。
李雲天和“太子”來之前,本來朝堂上正在商討太子繼位的事宜,可是誰成想以王傑和陳泰為首的官員卻支持越王登基,與以楊士奇和張輔等人為首的官員吵了起來,現在雙方各持己見,寸步不讓,形成了僵持之勢。
“胡大人稍安勿躁,下官說的隻是實情而已,人非聖賢豈能經受住權勢的誘惑,況且大明的政權理應在天子手中,豈能旁落他人?”
王傑聞言向胡瀅一躬身,隨後望向了吏部尚書郭璡,“郭大人,你的意下如何?”
自從朝堂上爆發爭執以來,郭璡一直保持著沉默,很顯然處於中立的狀態,畢竟改朝換代是大明的頭等大事,一旦站錯了隊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想要靜觀其變。
“這個……”郭璡見王傑問起了他,知道自己不得不對此事進行表達,因此遲疑了一下後向張太後說道,“太後,臣覺得新帝登基既是國事也是家事,臣支持太後。”
李雲天聞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絲無奈的笑意,郭璡的話等於什麼都沒說,看似他好像不想惹禍上身故而保持中立,實際上已經偏向了越王,畢竟太子時宣德帝所立的正統大明儲君,他竟然沒有支持太子,這對越王來說已經是一個勝利。
立在大殿右側皇族隊列前方的越王臉上閃現出得意的神色,郭璡身為宣德帝任命的輔政大臣竟然沒有支持太子,這表明郭璡的心裏並不排斥他登基為帝,等於無形中消弱了支持太子的勢力。
尤為重要的是,郭璡的表態將會使得朝堂上一些準備支持太子的文官感到猶豫,郭璡不僅是輔政大臣還是吏部尚書,大明不折不扣的天官,文臣集團的領袖,雖然他的資曆比不上楊士奇和胡瀅等人,但依然對文官們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太後,越王不僅精通政務而且仁孝無雙,在處置陳天雷等人的謀反大案中立下了大功,臣覺得如果由越王來執掌大明,那麼我大明必將江山永固,國泰民安,開創一代盛世。”不等張太後開口,一直保持沉默的京畿都督府右副都督胡四海忽然開口,表示支持越王。
“太後,此事事關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請太後定奪,以安天下。”緊接著,先前沒有開口的戶部尚書劉中敷上前一步,沉聲向張太後說道。
“請太後定做!”受到郭璡和劉中敷的影響,朝廷上的一些文官隨之在心中開始偏向越王,連大明的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都沒有支持太子登基,那麼他們吃飽了撐的去支持太子!
孫皇後見狀眉頭頓時蹙在了一起,神情震驚地望著郭璡和劉中敷,要知道兩人可是宣德帝倚重的輔政大臣,如今竟然會說出這種無情無義的話來。
與此同時心中暗自感到好險,如果不是宣德帝提前預料到這種情形並讓李雲天做出了應對的話,那麼太子可就要陷入到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