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告老還鄉(2 / 3)

其實,早在幾年前楊士奇就想致仕回鄉,隻不過張氏太皇太後沒有允許,現在楊稷出事後他已經把名利仕途看得很開,準備回去頤養天年,免得在京城受人非議。

楊士奇現在其實很後悔,如果當年他能早點致仕回鄉的話或許楊稷的事情就不會鬧得如此不可收拾。

見楊士奇心意已決,李雲天知道再勸無益,心中不由得暗自感慨,楊士奇的仕途生涯原本該有一個完美的落幕,不成想搞成現在這個樣子。

“複生,老夫現在已經了無牽掛,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朝中的門生,老夫走後他們的處境必定堪憂,還望你多多提攜。”沉吟了一下,楊士奇鄭重其事地望向了李雲天,準備給那些忠心追隨他的門人謀一個出路。

“恩師放心,複生是他們的師兄自然會盡力而為。”李雲天沒有絲毫猶豫,一口就答應了下來,楊士奇走後他無形中就成為了楊士奇一係的領軍人物,故而肯定會照顧楊士奇的那些門人,這些人將來都是他在朝中的助力。

“如此老夫也就安心了。”楊士奇的臉上流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意,這樣他就可以從容離開京城。

回忠王府的路上,馬車裏。

李雲天的眉頭微微皺著,為楊士奇的遭遇感到惋惜,楊士奇為國效力多年伺候了五朝天子,堪稱大明的朝之元老,應該風風光光地回鄉,光宗耀祖才對。

其實,如果有可能的話李雲天會把楊稷的案子壓下來,可惜這次推動楊稷案子的不僅有文官集團的勢力同時內廷也參與了其中,甚至裏麵還有勳貴集團的影子,因此楊稷的案子想捂也捂不住。

在楊稷的案子上李雲天已經盡了力,旁敲側擊地提醒楊士奇要關注楊稷在鄉裏的言行,為此楊士奇還特意回了一趟老家去探查,可結果卻被楊稷和當地的地方勢力聯合起來的蒙蔽住,或許這就是天意。

“王爺,楊公子會被朝廷處斬嗎?”坐在李雲天對麵的林馨見李雲天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不由得開口問道。

作為李雲天身邊的貼身副官,林馨自然清楚三法司審理楊稷一案的進程,從現在的情形來看楊稷這次將難逃一死。

“罪無可恕!”李雲天聞言苦笑了一聲,口中緩緩迸出了四個字,由於楊稷作惡太甚即便是正統帝都很難下恩旨赦免他的罪責。

“楊閣老真是可憐,因為楊稷的事晚節不保,實在令人惋惜。”林馨搖了搖頭,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俗話說的好,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楊稷雖然作惡多端,但他畢竟是恩師的長子,本王不會讓他白發人送黑發人。”李雲天的臉上浮現出了黯然的神色,沉吟了一下後說道。

雖然李雲天不能阻止楊稷的死刑,但他卻能把楊稷的死刑往後拖,拖到楊士奇死後再執行死刑,這一點他身為都察院的左都禦史還是能做到的,也算是對楊士奇最後的慰藉。

元宵節過後,楊士奇拖著病體參加了大明正統八年的第一次大朝,見到麵容憔悴的楊士奇,在千步廊侯朝的文武百官紛紛向其躬身行禮,楊士奇含笑點頭致意。

雖說楊稷犯下了不可饒恕的大罪,但楊士奇一身正氣,譽滿朝野,朝堂上的眾臣對他還是心有敬畏,見其落得如此的下場不由得心生同情。

太和殿上,楊士奇以有疾在身和年事已高為由,向正統帝跪請告老還鄉。

正統帝原本不允,但楊士奇再三祈求,見其心意已決後正統帝這才鬆了口風,讓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回家頤養天年。

對於楊士奇的請辭,大殿上的文武重臣並不感到意外,楊士奇已經年近八旬,早就應該回鄉養老,更何況還有楊稷一事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