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李雲天聞言微微怔了一下,隨後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看來楊士奇臨走前下了一招妙棋,把於謙調回了京城。
自從宣德五年於謙被宣德帝派去巡撫山西、河南,轉眼間已經十餘年,於謙平反兩地冤獄,鼓勵農耕,善待百姓,在百姓們有著頗高的威望,是大明風頭正勁的地方官之一,故而這次理應得到提拔。
毫無疑問,楊士奇的門人中除了李雲天外,排名第二的就是於謙,於謙正直公正,為官清廉,再加上治理地方的才幹卓越,是楊士奇門人中的佼佼者。
很顯然,楊士奇想要讓於謙在禮部曆練幾年後進入內閣,以此來充實內閣的實力。
由於楊士奇、楊榮和楊溥自從宣德年開始就主掌內閣,這樣一來就壓製了內閣後繼力量的成長,等三人意識到的時候為時已晚,像馬愉等人雖然是士大夫中的佼佼者但資曆威望不足難以服眾。
縱觀大明夠資格進入內閣的文官中,於謙是最為合適的人選,是眾多地方官中的佼佼者,有著豐富的理政經驗,足以應對內閣的事務。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於謙除了擔任過都察院的監察禦史外並沒有在京城各大部院衙門中任職,這成為了他的最大缺點,故而在禮部左侍郎致仕後被提名為了左侍郎的人選。
楊士奇雖然離開了京城,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對內閣不管不顧,內閣的劣勢他非常清楚,所以在致仕之前就已經跟六部的那些重臣們達成了協議,把於謙調來京城,否則的話也不會就這麼不管不顧地離開內閣。
此時此刻,李雲天並不知道,於謙比曆史上提前了五年前來京城任職,其職務也從兵部右侍郎改為了禮部右侍郎。
對於吏部的這個提議,立在宋大山身後的王振微微怔了一下,隨後眉頭皺了起來,他並沒有在內閣給司禮監的奏章中看見有關提拔於謙為禮部左侍郎的奏本,這意味著內閣和六部這次聯合起來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說實話,王振並不喜歡不識時務的於謙,在他看來於謙擔任巡撫多年早就撈得盆滿缽滿,可於謙數次進京從沒有給他送過禮物,這使得他非常不滿。
王振雖然記不起來那些地方大員中誰給他送過禮,但那些沒送禮的人他記得清清楚楚,其中領頭的就屬於謙。
不過,由於於謙有楊士奇這個內閣首輔護著,再加上張氏太皇太後坐鎮京城,以及司禮監在金英和王瑾等人的掌控中,故而王振很難找於謙的麻煩。
可自從張氏太皇太後病逝後,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楊士奇因為楊稷的事情淡出政壇到最後退出,這使得王振可以騰出手來敲打於謙。
雖然於謙是李雲天的同科,但王振並不擔心李雲天會因為此事而找他的麻煩,因為李雲天和於謙實際上沒有多少交集,兩人除了是同科外私交並不多。
尤為重要的是,李雲天現在是講武堂一係的領袖,而於謙是文官集團的,屬於兩個不同的陣營,就算於謙遇到什麼事情也輪不上李雲天出手,自然會有文官集團的人出麵擺平。
當然了,王振肯定也不會對於謙下死手,再怎麼說於謙也是李雲天的同科,真的要置於謙與死地的話李雲天肯定不會坐視。
換句話說,王振隻要把握住敲打於謙的方寸,那麼李雲天就不會介入於謙的事情,這裏麵的涉及到的利益關係太過複雜。
鑒於於謙不懂得人情世故同時又頗有幹才,所以王振才不希望這個討厭的家夥進京,如果他早知道此事的話肯定會在正統點麵前煽風點火來破壞此事。
不過現在吏部既然在朝廷大朝的時候把這件事情給提了出來,那麼王振就無可奈何了,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吏部的計劃達成。
“此事交由廷議。”正統帝聞言點了點頭,沉聲說道,他對於謙也有所了解,張氏太皇太後在世的時候曾經讓人搜集了大明地方大員的資料給正統帝,其目的是想讓正統帝做到心中有數,以後可以選擇得力之人委以重任。
所以,正統帝知道於謙的名聲很好,是一員幹練之才,並且與李雲天是同科,以其資曆足以調任京城擔任禮部尚書胡瀅的助手。
如果換成是宣德帝,肯定就要當眾恩準吏部的奏報,不過由於正統帝尚未親政,故而經此事交給文武重臣進行廷議,然後將廷議結果上過於他。
通常情形下,正統帝是不會駁了廷議的結果,畢竟他現在還是少年天子,按照宣德帝和張氏太皇太後的遺詔,親政之前要尊重輔政大臣的意見。
聽聞此言,李雲天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絲笑意,一旦交給廷議那麼於謙升任禮部左侍郎的任命一定會通過。
王振的雙目閃過一道陰冷的神色,心中想著要盡快擴張勢力,要是他在朝中有足夠黨羽的話那麼就會提前知道文官集團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