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子放心,屆時本官肯定不會讓他們知道咱們的真實目的。”
樸良見陳三公子神色憂慮,知道他在擔心無法駕馭城裏的朝鮮新軍,於是笑著安慰道,“本官會打著金大人的旗號,以平定叛亂為由讓金大人的那些部下去阻截前來增援的明軍,夜黑風高,等他們一打起來要想停下可就難了。”
“如此甚好!”陳三公子聞言頓時眼前一亮,樸良這樣做的話就把那些朝鮮新軍給蒙蔽住了,屆時形勢混亂朝鮮新軍與明軍一交鋒勢必使得局勢惡化,令明軍無法救援李雲天。
“金大人也是一員驍勇善戰的虎將,當年打得北方的女真諸部潰不成軍,進而將朝鮮的國界推進到了鴨綠江邊,可後來大明介入了此事使得金大人不得不從千辛萬苦打下來的疆土退出,心中必然不甘心。”
沉吟了一下後,樸良告訴了陳三公子另外一件事情,“而推動大明朝廷關注被金大人攻占了的地區的人正是忠王爺,忠王爺讓大明遼東軍隊越過鴨綠江直接與朝鮮的東北六鎮和西北四郡對峙,是金大人心中最為痛恨的敵人,這也使得金大人當年並沒有按照忠王爺的調令回漢城。”
“因此,本官對說服金大人還是非常有信心。”說著,樸良笑著望向了陳三公子,“金大人心中裝著朝鮮王室,像他這樣的忠義之人早已經把家人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此事若成他就將成為朝鮮的英雄!”
“預祝此次行事旗開得勝。”陳三公子見樸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於是拿起桌上的茶杯笑著敬向了樸良,如果這次能殺了李雲天他也算是給陳家報了仇。
“旗開得勝!”樸良笑著端起茶杯與陳三公子碰了一下,兩人相視一笑後一飲而盡,仿佛他們此次偷襲講武堂漢城司務處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隨著朝鮮科舉的臨近,漢城的氣氛也變得越來越緊張和壓抑,對於成立的兩班子弟來說這可是他們最後一次得以通過文科踏入仕途的機會,等朝鮮並入大明以後將再無文科可言。
因此,隻要是倒了考試年齡的兩班子弟都被家人逼著備考,趕上這最後一班車,混個朝鮮進士的出身,免得與那些平民子弟一起去考大明的科舉,他們這些紈絝子弟豈是那些寒門苦讀的學子的對手。
相對於摩拳擦掌的兩班子弟,那些雜科的應試學子紛紛放棄了朝鮮的雜科,全神貫注地備考大明即將舉行的恩科,隻有極少數的學子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選擇了參與雜科考試,否則的話朝鮮此次的雜科將麵臨無人應考的窘境。
雖然李雲天並沒有明確給出李吏大明會在朝鮮開設恩科的答案,但他的言行舉止間已經默認了此事,以李吏的聰明自然能覺察到李雲天的用意,故而對大明的恩科充滿了期望。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朝鮮此次的科舉還是遵照以前的慣例來執行,但由於李雲天的介入它又與往屆科舉不同,無論是監考還是閱卷都有講武堂的人參與,尤其是考題直到考試當天才會公布。
這就使得那些兩班子弟無法在像以往通過作弊來通過考試成為進士,不得不耐下心來溫習功課,屆時考試的時候可要他們拿出真本事,誰也不想錯失這次踏入仕途的機會。
其實,令那些兩班子弟感到提心吊膽的是他們擔心李雲天會取消朝鮮的科舉,在朝鮮實行大明的科舉,畢竟朝鮮就要並入大明,自然應該按照大明的規矩來。
幸運的而是李雲天並不想改變朝鮮國目前的現狀,故而拒絕了李吏等人的聯名上書,並且明確告訴李吏朝鮮國這次的科舉不會發生變化,這無疑給他們吃了一粒定心丸。
至於那些雜科學子是否放棄雜科轉而投向大明的恩科兩班子弟們並不關心,他們現在的精力都集中在了此次的文科上麵,一旦此次文科落敗的話以後估計再也難以進入官場。
這使得漢城那些青樓酒館的生意立刻冷清了許多,原先那些花錢如流水的兩班子弟都被關在家裏進行備考,所謂臨陣磨槍不不快也光總能起點作用,
其實,在朝鮮國的這次科舉中,最為尷尬的無疑是家中出了“叛徒”的李稷和黃喜等朝鮮國的三司一院的堂官,他們以前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兒子竟然會跟大明講武堂走得如此之近,而且還要放棄朝鮮文科去考大明的恩科,實在是無顏以對。
不過此事木已成舟李稷和黃喜等人毫無辦法,他們總不能強行阻止兒子們不去考大明的恩科,這樣一來無疑就得罪了李雲天,因此唯有暗中等待著結果,心中雖然責怪兒子們不知天高地厚,但無一不期盼他們能順利通過大明的恩科,光耀門庭。
李雲天都兩班貴族的瓦解,已經從兩班貴族的年輕一代悄然做起,假以時日的話兩班貴族這個階層終將消失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