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賢、張子雲、許慈、劉巴、劉熙、程秉、薛琮、袁忠、桓邵等。這對於中原文化傳入交州有很大的助益。這些交州的人才之後很多到三國各政權中位居高官。交州作為益州、荊州、揚州的南鄰而被曹操、劉表、劉備、孫權等勢力爭奪。
東漢末,赤壁之戰後逐漸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麵。
漢獻帝,建安八年(203年),因\"張津為刺史,士燮為交趾太守,共表立為州,乃拜津為交州牧\",至此交趾刺史部始稱交州8
,治龍編(今越南北寧),轄今兩廣及越南中北部。
226年士燮去世後,吳國將南嶺以南諸郡以今廣西北海市合浦為界,交州轄今越南北部和兩廣的雷州半島和欽州地區。以北廣州,以南為交州,廣州治番禺,交州治龍編(在今越南河內東)。
令呂岱、戴良分別為廣州、交州刺史,士燮的兒子士徽為九真太守。士徽不服反叛,呂岱帶兵攻入交州、九真,之後重新把廣州和交州合並。
263年,蜀漢滅亡之後,次年(魏元帝鹹熙元年)交州呂興等造反,試圖得到曹魏的支持,但被很快鎮壓。西晉繼承曹魏之後,通過益州、南中派楊稷等領兵到交州,大破吳軍。東吳大都督薛珝、蒼梧太守陶磺等率兵擊敗西晉,重新掌握交州。
264年(吳景帝永安七年),東吳為便於治理,又把南海、蒼梧、鬱林、高梁4個郡(今兩廣大部)從交州劃出,另設廣州,州治番禺,交州治桂州。東吳時期,今廣東省境除廣州轄下的4郡外,還包括荊州始興郡和海南島。8
魏晉時期
280年晉朝統一中國,交州官吏陶磺等降晉。之後交州依附於南朝各朝代。542年龍興(今越南太平省)人李賁叛亂。544年建國號為“萬春”,即越南前李朝。次年,梁朝大將陳霸先將起義鎮壓。之後陳霸先班師回朝篡位,建立陳朝。西晉時,今廣東省腹地屬當時的廣州,粵北屬荊州,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屬交州。晉代嶺南移民被稱之為“流人”,北方士族和黎民百姓紛紛遷徙東南沿海。5唐初地方設州、縣。嶺南45州分屬廣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個都督府(又稱嶺南五管)。655年(高宗永徽六年)以後,五府皆隸於廣州,長官稱為五府(管)經略使,由廣州刺史兼任。756年(肅宗至德元年),升五府經略使為嶺南節度使。862年(懿宗鹹通三年),嶺南道劃分為東、西道,東道治廣州,廣東屬嶺南東道,這是廣東省名中“東”字的由來,也是兩廣分為東西的開始。9
五代十國時期,嶺南為南漢王朝(公元917年至971年)統治,行政區劃基本上繼承唐朝建製。
南漢升廣州為興王府,在州縣稀疏的粵東和粵北,增置1府4州。南漢後期,全境共轄60州、214縣。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