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納西斯雖然遭受了失敗,也曾一度讓自己陷入危機之中,但他並沒有沉淪,並沒有聽之任之,相反,他在這些“天災人禍”中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堅強,他冷靜地觀察著時局的變化,待機再度崛起,向更高的目標躍進。
即使身處逆境和危機中也無所畏懼,一次又一次地向現實挑戰。這是一個追求財富、追求成功的人必備的心態。與狼共舞,強者才能主宰世界
早在很多年前,“狼文化”便已經興起,隨後又出現了“獒文化”、“非洲獅文化”等。今天,麵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我們有必要將狼文化重提。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迪亞德·基普林曾經說:弱肉強食是生存的一個基本法則,它就如同天空一樣古老而真實,信奉它就能生存,違背它就會死亡。
“弱肉強食”也許太過直白,但正如同這位偉大的作家所說的,它就“如同天空一樣古老而真實”。
我們無法否認:強者才能主宰這個世界,弱者能得到的隻是同情和憐憫,他們永遠不可能成功。
我們一直都知道競爭是不可回避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機時,職位緊缺、市場有限、資源稀缺,這種種現狀使得競爭更加激烈。麵對競爭我們應該何去何從呢?
早在1990年,針對殘酷的市場競爭,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就已經提出了“與狼共舞必先為狼”的口號,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以狼的頑強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為榜樣。
正是這種“狼企”文化成就了今天的海爾。張瑞敏曾經說:“競爭和變化是常態,誰也無法回避競爭,隻能參與其中。狼和羊都在為生存拚搏、在拚搏中進化,強者恒強、適者生存。永遠是‘有序的非平衡結構’。 誰不適應競爭,誰就在競爭中被淘汰掉。”
競爭是殘酷的,也是絕對的。不論是個人還是團隊,在競爭中都麵臨著兩個選擇:要麼像“狼”一樣煉就鋒利的牙齒、快速的奔跑能力、十足的耐性、出眾的策略、頑強的毅力、不屈的精神以及幾分勇敢和凶猛,縱橫天下;要麼像“羊”一樣成為盤中餐。
這就是競爭中的血酬定律。
傑克·韋爾奇是通用電氣公司前任CEO,被譽為“全球第一CEO”“最受尊敬的CEO”“美國當代最成功、最偉大的企業家”等。那麼他到底取得了怎樣的成就呢?
韋爾奇將通用電氣的銷售額從250億美元提升到1110億美元;將盈利15億美元提升到107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將市場價值從全美排名第十提升到世界第二;將原本僅有照明、發動機和電力3個事業部在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改造成有12個事業部在其各自的市場上數一數二。如果單獨排名,通用電氣有9個事業部能入選《財富》雜誌500強。
1981年,傑克·韋爾奇執掌GE時,感到擁有117年曆史的通用公司機構臃腫,市場反應遲鈍,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弱。於是,他將公司員工從40萬人精減至30萬人,大刀闊斧地對通用電氣的管理結構進行了改造。改造後,通用電氣的組織機構是扁平式的,即從公司的最高層到前線工作的經理之間隻差一層。
在傑克·韋爾奇21年的CEO生涯裏,曾經由魔鬼變成王子,再變成魔鬼,又變成王子,甚至有人一度稱他為“中子彈傑克”。他把公司內部的競爭激發起來,讓每一個員工都變成“狼”,在這反複轉折的過程中,公司員工的素質得到不斷的提升,而通用電氣的結構也越發的優化、生氣勃勃。
生存第一。當狼拖著受傷的右腿逃生時,右腿會成為前進的阻礙,它會毫不猶豫地撕咬斷自己的腿,以求生存。而韋爾奇為了企業的生存也同樣裁減了1/4的員工。
適者生存是大自然的演變規律,無論是經濟繁榮時,還是經濟危機時都是一樣的。我們之所以對這次的金融危機感到恐慌,是因為在繁榮中我們已經失去危機感。
然而,要創造傲人的財富,要做一個偉大的企業,就必須對成就永遠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常想競爭,常懷危機意識。誰說金融危機不是機會呢?大浪淘去了沙,才留下了金子。時勢造英雄,正是這個道理。
忍耐過後是香甜
有個珍珠商人想培養出一顆世上最璀璨奪目的珍珠。於是,他就到了海邊的沙灘上去挑選沙粒,他一顆一顆地問那些沙粒:“我想讓你變成一顆珍珠,你願意跟我走嗎?”起初那些沙粒都顯得興致勃勃,可是一聽說要經曆非常痛苦的過程,它們就都搖頭說不願意。商人從清晨問到黃昏,他幾乎就快絕望了。就在這時,有一顆沙粒答應了他。
很多沙粒都嘲笑那顆沙粒,說它瘋了才會主動找上門去受那種折磨。那顆沙粒的親人和朋友也都流著淚勸它:“那將是怎樣的苦日子啊!沒有陽光雨露、明月清風,沒有親人、朋友,有的隻是黑暗潮濕、寒冷孤寂,而且還要日夜受蚌體液的侵蝕……所以,不要糊塗了,清醒一點,不要去。”然而,那顆沙粒還是無怨無悔地隨著珍珠商人走了。
鬥轉星移,若幹年過去了,那些曾經嘲笑它傻的夥伴們,還有它那些害怕痛苦的親友們依然隻是一顆沙粒,靜靜地躺在沙灘上,有的甚至已經消逝在海水或者風中。而那顆沙粒卻已成為一顆晶瑩剔透、價值連城的珍珠,被鑲嵌在女王的王冠上熠熠生輝,受萬人仰望。
一個人如果想要像那顆沙粒一樣變成珍珠,擁有財富和成功,那麼忍耐的心態是不可缺少的。忍耐與逆來順受不同:逆來順受是甘心屈服於命運之神,做它手中的玩偶;而忍耐卻是為了磨煉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讓自己在痛苦中等待契機去爭取光明。生活的滄桑在生命中埋下難言的隱痛,我們必須有忍耐痛苦的覺悟,否則又怎樣去擺脫它呢?我們必須相信暴風雨洗刷過的天空會更加明麗,秉持著這樣的心情去忍耐人生的苦楚。
生活中,難免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不如意、不順心,這時我們的情緒往往會向負麵發展,心中充滿了激動、委屈、不安等,受消極情緒的影響,我們不能理智地思考,很容易魯莽行事。在這個時候,請將“忍耐”二字默念三遍,強製自己平靜情緒、找回理智。這是我們想要在困境中找到最合適的做法,以最圓滿地解決問題的前提。
其實,善於忍耐的人就像一根彈簧,其忍受的壓力越大,才可以彈得更高。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具有相當強的“忍”字功。
據說,唐太宗李世民常常和魏征說話說到一半就突然疾步離開,跨上駿馬奔馳到野外打獵。身邊的人不明所以,就問他這是為什麼。他說,他怕他會因一時憤怒而殺了魏征。可是事實證明,這位皇帝很能忍住自己的憤怒,無論魏征的話有多麼讓人惱火,他都沒有殺魏征,而且還造就了一段“千古君臣”的佳話。
越王勾踐心高氣傲,被吳王夫差擊敗後,受盡了各種侮辱:做馬奴、嚐糞問藥種種,但他都一一忍耐下來,最後,他終於擊敗夫差、一雪前恥;韓信一代名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也曾忍下了“胯下之辱”;司馬遷堂堂七尺男兒,在身受宮刑之後忍受著身心的折磨,數十載之後終成《史記》……
那麼是什麼讓他們背負起這些呢?事實上,他們所背負起的並不是痛苦和折磨,而是自己人生的夢想和誌向。他們的眼睛一直望著自己向往的光明,而不曾看見黑暗。
忍耐雖然痛苦,但果實卻是香甜的。學會忍耐,學會在忍耐中鍥而不舍地追求,在忍耐中更深刻地感悟人生。
主要參考書目
[1] 吳維庫.陽光心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 孫健升.陽光心態燦爛人生[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3] 文成蹊.聽心理學家講故事:為心靈打開塵封的鎖[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
[4] 亦辛.靠什麼去成功:改變你一生的9堂課[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