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交朋友隻知道利用別人,而自己卻很少為別人做些事情。這種朋友關係,很難維持長久。因此,交友時一定要慎重,尤其是那些有利害關係的朋友,在交往時更要小心謹慎,保持距離,做人不要過於單純。
對付小人要“以毒攻毒”
小人最難纏。一般小事,能躲就躲,能忍則忍。如果觸及了做人的原則,不必顧忌太多,該出手時就出手,而且越狠越好,使小人不得翻身作亂。
世上小人難對付,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在不觸及原則性問題時通常忍忍就過去了。但若觸及到了原則性問題,那你也就不能再沉默了,否則的話他們會變本加厲,得寸進尺。這時你應用點“以毒攻毒”的計謀,使他們原形畢露,讓他們無地自容。
人們所說的原則性問題主要有兩種,一是尊嚴,一是應得的利益。尊嚴是精神上的原則性問題,一個人格健全的正常人是不能允許別人輕易冒犯自己的尊嚴的,尊嚴受到損害有時比物質利益的損失更能讓人感到痛苦和難以忍受。一個人的素養越高越看重自己的人格與尊嚴,所謂“士可殺不可辱”,正是這個意思。
我們說在尊嚴問題上必須寸步不讓,但在很多情況下是自己的尊嚴已被人嚴重地侵犯了,卻還不知如何申辯,結果隻能白白地受氣。其實,別人侮辱我們的人格,並不就意味著他們的人格有多高尚,如果我們能對那種見利忘義,心胸狹窄的小人來個“以毒攻毒”,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某大城市的一戶人家,有一位鄉下來的小保姆,由於性情實在,幹活利索,給女主人的印象頗佳。但是,生性狐疑的女主人還是擔心這位鄉下姑娘手腳不幹淨,於是在試用期的最後幾天想出個辦法來試一試她。
一天早晨,小保姆起床要去做飯,在房門口撿到一元錢,她想肯定是女主人掉下的,就隨手放在了客廳的茶幾上。誰知第二天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門口撿到了一張五元的鈔票,這讓她感到很奇怪。“莫非是在試探我嗎?”小保姆產生了這樣的疑問。但她又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女主人是位剛從科長位子上退休的體麵人,怎麼會做出這樣侮辱人的事情呢?這樣想著,她就把錢放進了茶幾底下,但心裏麵還是留了個心眼。
到了晚上,小保姆假裝睡下,從臥室的窗戶窺看客廳中的動靜。正當她困意襲來,準備放棄這一念頭時,女主人竟真的悄悄到茶幾前取錢來了。小保姆徹底驚呆了,怒火衝上了她的心頭:怎麼可以這樣小看人!她咬了咬嘴唇,下定了一個決心。
次日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門口發現了一張鈔票,這次是十元錢。她笑了笑,把錢裝進了自己的口袋。到了傍晚,她在女主人下樓去練氣功之前把這十元錢悄悄地放在了樓梯上,準備也測試女主人一番。果不出小保姆所料,女主人之所以懷疑別人手腳不幹淨,正是因為她自己是一個自私而貪心的人,她在下樓時看見了那十元錢,當時就眼睛一亮,然後趁著左右沒人把錢塞在了口袋裏。這一幕,全都被暗中偷窺的小保姆看到了。
當晚,女主人就像科長找科員談話一樣找到了小保姆,嚴肅而又婉轉地批評她為人還不夠誠實,如果能痛改前非,還是可以留用的。小保姆故作懵懂地問:“你是不是說我撿了十元錢?”“是呀!難道你不覺得自己有錯嗎?”小保姆搖了搖頭:“不,我不認為我做錯了什麼,因為我已經將那十元錢還給您了。”女主人一臉詫異:“咦,你啥時啥地還我錢了?”小保姆大聲回答:“今天傍晚,公共樓梯……”女主人一聽到“樓梯”兩個字,霎時像觸了電一樣渾身一顫,狼狽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聰明的小保姆來了個“以毒攻毒”的方法,既為自己保留了尊嚴和麵子,也揭穿了女主人虛偽的外表和“小人”的本性,可謂是“一石雙鳥”、“一舉兩得”。
做人要悟玄機,對自己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壞事,試想如果小保姆正麵反擊,不講策略,那到頭來會是一個什麼結局呢?小保姆心慈手不軟,略施小計,就避開了女主人為她挖好的陷阱,真是應驗了那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千古真理。
在莎士比亞著名喜劇《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和安東尼奧訂了一個契約:夏洛克借給安東尼奧三千元現金,借期為三個月,免付利息,但是如果安東尼奧到期不還,夏洛克有權從安東尼奧的胸部割下來一磅肉,作為懲罰。
三個月期滿後,安東尼奧真的沒辦法還這筆錢,於是夏洛克便把安東尼奧告上了法庭,其訴訟請求就是按契約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在法庭上,女扮男裝的法官鮑細婭出場主持,她莊嚴的對夏洛克說:“根據威尼斯的法律,你的起訴可以成立,而且在威尼斯城誰也沒有權利變更法律,剝奪你行使自己權力的自由。”聽到這些,殘忍貪婪的夏洛克便已經喜形於色了,但法官鮑細婭接著說:“稱肉的天平已經為你準備好了,你也準備一下割肉吧,但是在你割肉之前,我必須鄭重的提醒你,契約上可並沒有允許你取他的一滴血!”
夏洛克擁有三千元的債權,但是他卻陰險狡詐,得寸進尺,非要以安東尼奧的肉來做抵押,結果鮑細婭並不姑息夏洛克的這種無恥行為,抓住其犯的一個小錯誤,以牙還牙,以惡治惡,使夏洛克搬起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卻也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在如今的物欲社會中,每個人的身邊都難免會有“小人”的存在,對付這種人最好的辦法是“以毒攻毒”。如果你要與 “小人”爭個勝負,最好將自己也變為“小人”,甚至是“小人的小人”,這樣你才有可能取得勝利。
不要被讒言給嚇倒
讒毀誣陷是混跡舊官場的一項基本功,也是一切奸佞小人慣用的一種手段。為了打擊政敵,或無中生有,或誇大其詞,編造種種不實之辭,散布種種流言蜚語,對政敵的致命短處和隱私進行狠毒的攻擊,使其在不自覺狀態中痛遭殺手,猝不及防被斬落馬下;或者防不勝防,一而再、再而三地為暗箭所傷,喪失政治前途甚至生命。而讒誣者在“點火於基層,策劃於密室”之外,坐收漁翁之利,保固權位,飛速升遷。
清朝道光年間,軍機大臣曹振鏞當政之時,對政敵打擊往往不動聲色,卻“言到敵敗”,非常奏效。他對軍機大臣蔣攸恬很討厭,兩人麵和心不和,就一直想把他排擠走。一次,琦善因處理鴉片戰爭後與英國殖民者“洋務”不當,被革去兩江總督職。道光一日問曹振鏞道:“兩江總督地處南海邊陲,與洋人對峙,交往很大,職位非常重要,我想派一個資深望重、久曆封疆的官員去擔任此職,你看誰合適呢?”
曹振鏞知道蔣攸恬剛由直隸總督任上調上來,屬於道光帝想要的那一類人,但是由自己提出來,不免授人以排擠同僚的口柄,也會引起道光皇帝的懷疑,所以他不直接提出由蔣氏調任,而提正被白蓮教叛亂弄得焦頭爛額、肯定不能調任的川陝總督那彥成,說:“臣以為川陝總督那彥成資曆最深。”
果然,這個建議遭到了道光皇帝的否決,說:“川陝一帶,正發生民亂,那彥成不能調動。”說著又看了看曹振鏞,當時軍機處要員都在座,蔣攸恬亦在身旁,但是曹振鏞就是不再說話。
道光皇帝見曹振鏞不說話,環視四周,看到了蔣攸恬,馬上說:“你就是前朝的封疆大吏,去任兩江總督正合適。”此事就這樣敲定了,實際上蔣攸恬由軍機大臣調任兩江總督,從權力與權位上,都有下放的嫌疑,所以,蔣攸恬出來後對人感慨地說:“曹公的智巧,真可怕呀!他把自己的意思含而不露,卻讓陛下說出來,就無可更改了,這樣的排擠,真是高明至極啊!”
讒毀誣陷之術,本質上是一種“借刀殺人”的陰謀。讒誣的官員必須借助領導人與上級的力量才能扳倒對手,一般來說,他本人是不會直接出麵與對手進行麵對麵的正麵交鋒,而且往往還作出推心置腹、親密無間的姿態,使對手放鬆警惕,“引狼入室”,這種狐假虎威、賣友求榮、落井下石的行為,更能使陰謀詭計行之有效,體現出其致命性。
宋真宗時,宰相寇準在澶淵一戰中因為勸真宗禦駕親征、痛敗遼人而立下殊功,真宗也因為這一本朝“前無古人”的偉業而沾沾自喜,對寇準很是信任。此時另一個受到真宗寵幸的奸臣王欽若對寇準受寵非常嫉妒,就處心積慮地想陷害他。王欽若終於想出一條毒計,從寇準最愛炫耀、最為得意的澶淵之功下手,隻要這條大功勞變成大罪狀,真宗自然會對其刮目相看了。於是他瞅準機會,向真宗誣陷寇準。
一日,大臣都來上朝,散朝時,真宗對寇準離去以目相送,似乎依依不舍,王欽若看到這種情景,更是妒火中燒,於是上前對真宗說:“陛下敬重寇相,天下人莫不知道,隻是不知道陛下是不是以為他對社稷有大功?”這句話問得很突兀,使真宗莫名其妙,寇準抗敵衛國之功天下皆知,你怎麼還這樣相問,於是便答道:“當然啦。”
王欽若又說道:“微臣卻鬥膽不這樣認為,不知當講不當講?”見真宗並無反對的意思,又繼續說道:“澶淵之役,實在是我朝奇恥大辱啊!陛下卻不為恥,反以為寇相功勞蓋世,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真宗對王欽若的“奇言”很是驚訝,忙問道:“愛卿何出此言?”
王欽若說:“城下之盟,《春秋》認為是亡國無道之君才訂立的恥辱和約。現在澶淵之盟,正是遼賊兵臨城下,我朝才不得不簽訂的,這樣的盟約還有比它更恥辱的嗎?”
真宗一聽,恍然大悟,臉色一下驟變,羞怒滿麵,王欽若一看起了效果,就繼續進讒道:“陛下知道賭博嗎?賭徒錢快輸光時,就會傾其所有作最後的拚爭,這叫孤注一擲。陛下就是寇準的孤注啊,這是不是太危險了!”
真宗自此對寇準的看法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寇準也由大功臣變為大罪人,連受貶斥,不再受到重用。
讒言對一個人在仕途上的晉升和在事業上的發展所構成的危害最直接、最有效,而且最隱蔽。所以,讒言比其他幾種人言更具有毀人的力量。有些人一生懷才不遇或在官場和事業上屢遭坎坷和挫折,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在某些關鍵時刻和關鍵環節上受到了讒言的戕害,而這個人終其一生卻不知道所進讒言者是何許人也。
那麼,應該怎樣對待讒言呢?
在上麵的分析中,我們已經知道,讒言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很難發現某人在你的上司麵前進了哪一類的讒言,或者具體內容是什麼。但我們可以憑以下幾種信號確認已經有人在領導那裏說了你的壞話。
一是明確感覺到領導不喜歡你,卻又說不出具體原因。這很可能是因為某人在領導那裏進了你的讒言,給他留下了“先入為主”的壞印象。盡管你努力討好他,他也輕易不買你的賬。
二是對你和其他同事不一視同仁。同樣的要求,你提出來就不如其他同事提出來更容易接受,同樣的工作你做得好就不如同事做得好更容易受到肯定和讚賞。
三是領導對你最初印象不錯,後來不知什麼原因,他就變了一副模樣,對你有所疏遠了,戒備也多了,有時還在某方麵挑你的毛病。
四是該你得到獎賞和晉升時,機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錯過。資曆和能力不如你的同事都先於你提升到了高位和受到了重用,唯獨你被撂在了一邊。
五是領導身邊的人跟你在一起時常常表現出一些異樣的情態、眼光和言論,似乎都不願與你為伍,不願與你交心,或者對你的做法和言論經常持否定的態度,以致迎合你的人越來越少,你的人緣越來越差。
以上這些異常情態都是有人在領導那裏給你埋了讒言的信號。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怎麼辦呢?
(1)相信自己沒有做錯。不要因為自己被讒害便產生自卑心理,像受傷的鳥一樣不能正常地在天空翱翔。進讒者的目的就是要把你整垮。你要盡量保持積極的心態,像往常一樣,用真誠友善的微笑去麵對每一個人。
(2)相信正直能戰勝邪惡。用自己正派的言行和正直的品格去征服身邊的每一個人。要知道人格的力量會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
(3)把分內工作做得更好。領導不肯定和不欣賞你的工作是暫時的,他是被蒙蔽者,出於眾人之上的工作能力遲早會改變領導對你的看法。讒言的力量是有效的,但也是有限的。
(4)盡可能理順你與身邊同事的關係。要知道,領導有時不相信你說的話,卻可以相信你身邊同事說的話,他們對你的一句善言也許可以使讒言的效果大打折扣。
(5)找機會跟領導拉拉家常、套套近乎、泡泡感情,讓他不僅了解你的工作,也了解你的生活,甚至也了解你的一些心理和感情。必要時也可以故意暴露一點錯誤的想法,讓領導勸勸你,你聽了他的勸,肯定了他的正確,他就會知道你也是一個很有人情味和通情達理的人。
(6)封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說任何一句得罪同事和傷害領導的話,也不要對你所感覺到的讒言作任何確認和褒貶的評價,否則,麻煩會越來越多。
(7)同與領導知心的人交朋友,讓這位朋友了解你做人的原則和品格、做事的能力和素質,這樣時間長了,便可以通過這位朋友的嘴改變領導對你的看法,從而撫平讒言對你所造成的傷痕。
讒言對人的傷害是最大的,因而也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但也不要被讒言所嚇倒,隻要采取一定的策略辦法,就一定能徹底消除讒言的反麵影響。
不讓“馬屁精”搞昏了頭
在日常生活中,總有那麼一幫人,專以“拍馬屁”為生,而且他們還具有相當技巧,拍起“馬屁”來不顯山、不露水,讓你渾然不覺,不知不覺中就上了他的當,最終受害的還是你自己。
而且,也確有不少被奉承得昏了頭腦的領導,把升遷的製度變成了黨派之分:誰對他畢恭畢敬、阿諛奉承,就等於佩服他,因而他就對這種人恩寵有加,大加讚賞和關愛。無疑,這種“領導人風範”更助長了阿諛之風的盛行。但是,明智的領導則不會這樣做,他不會中這個圈套,也許反而會對喜歡拍馬奉承的那些下屬感到十分鄙視和厭惡。
因此,作為領導者的你應當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哪些是實事求是的評價之辭,哪些又是阿諛奉承之辭;在阿諛奉承之中,哪些人是出於真心而稍稍過分地讚美幾句,哪些人又是企圖通過奉承領導而達到自己的某種企圖;哪些奉承之辭中含有可吸取的內容,哪些奉承話都是憑空捏造、子虛烏有等等,諸如此類。對於這些絕對不能糊塗。
對於實事求是的評價,要認真聽、認真記,並注意在以後的工作中繼續保持這種風格。贏得下屬信任的同時,也會對單位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對於出於真心而稍稍過分地讚美幾句的員工,不妨一笑了之,抑或謙虛一下。讓員工在真心讚美你能力的同時,也認識到你的良好人格。這樣,豈不是更有助於你贏得下屬的信任和尊重嗎?
當然,聽到那些企圖通過奉承領導而達到自己的某種預謀的奉承話,你可要十分小心了。你要注意從這些話相反的方向去想,做到逆向思維。千萬不能為某種假象所迷惑,要始終保持自己清醒的、獨立思考問題的頭腦。
要是聽到一些奉承之辭之中尚有可吸收的內容,不妨放寬一點。把其中“精華”盡歸我有;“糟粕”嘛,一概剔除。誠然,其中“精華”與“糟粕”的劃定也不屬易事。你盡可以多分析分析、多比較比較,也可以聽聽其他人的意見,真正做到集思廣益,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要對付阿諛奉承者,你還可以參考以下三個方麵。
(1)對付專以溜須拍馬奉承領導而毫無其他能力可言的人,方法最簡單——請君走人就是了。當然,如果他確是個無能之輩,也該讓他走人,況且他還專善阿諛奉承。你周圍有這麼一顆不知何時爆炸的原子彈,你說你還會有多少好日子可過?所以,及時讓他走人比什麼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