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進的旅途中,如果你遭遇了艱難險阻,也不要怨天尤人,隻要你足夠勇敢地去麵對這一切,就能從困境中收獲經驗和機遇,從機遇中成就人生。隻是你需要明白,機遇是稍縱即逝的,而且往往一旦失去便不會再來。所以,無論是逆境還是順境,你都要當做是一次人生的契機,將其牢牢抓住,從而實現人生的轉折。
微笑的力量是無窮的
在我們身邊有一個精靈,它產生於刹那之間,卻可以定格成為永恒;它不會因為你富甲一方而不需要它,也不會因為你的一貧如洗而不能擁有它;它像清泉一樣甘甜,像陽光一樣溫暖,它的名字就叫微笑。微笑富有魅力,微笑惹人喜愛。英國詩人雪萊說:“微笑,實在是仁愛的象征、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確實,微笑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化解令人尷尬的僵局,溝通彼此的心靈,使人產生一種安全感、親切感、愉快感。當你向別人微笑時,實際上就是以巧妙、含蓄的方式告訴他,你喜歡他,你尊重他,他是一個受歡迎的人。這樣你在給予別人溫暖與鼓勵的同時,你也就容易博得別人的尊重與喜愛。
生活中多一些微笑,也就多了一些安詳、融洽、和諧和快樂。卡耐基說:“微笑,它不花費什麼,但卻創造了許多成果。它豐富了那些接受的人,而又不使給予的人變得貧瘠。它產生在一刹那間,卻給人留下永久的記憶。”
沒有信心的人,經常是愁眉苦臉、無精打采、眼神呆板。這樣的人不會很有親和力,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構成他人環境的一部分,沒有人會喜歡憂鬱的、灰暗的、令人壓抑的環境。人的麵部表情與人的內心體驗是一致的。笑是歡樂的表現。笑能使人心情舒暢,振奮精神;笑能使人忘記憂愁,擺脫煩惱;笑能使人充滿力量,增加自信。
學會笑,學會微笑,學會在受挫折時笑得出來,就會增強信心,感覺充滿勝利的力量。你不妨仔細地體驗一下微笑的心理感受:請你對著鏡子自然地微笑,體驗一下你內心的感受。這個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做起來確實很有效果。當你逐漸養成了經常微笑的習慣後,你就會覺得充滿了力量,充滿了信心。
微笑能帶給人快樂,也能帶給自己快樂。來自於微笑的磁力,能夠使許多人的心靈相通、相近。能發出真誠微笑的人,總是樂於幫助別人,願意分擔他人的憂傷,減輕他人的痛苦,也願意與人分享快樂,而這種共同分享的感覺是幸福的;時刻掛著微笑的人是快樂的,也能使別人感到愉快並有一種安全感。
微笑是一種境界、一種胸懷、一種瀟灑,微笑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是一種處變不驚的人生理念,是一種高格調的真誠與豁達,是一種直麵人生的成熟與智慧。記住了,生活是一麵鏡子,你對她微笑,她就對你微笑!
當你學會微笑後,無論遇到多大的打擊與困難,隻要你對著鏡中的自己笑一笑,再唱首小曲兒,鼓勵自己,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這時候,你的微笑就好像有一種超凡的魔力,從中讀出自強與希望。它像陽光一樣,可以驅散烏雲,把許多令人沮喪、失意的不良情緒一掃而光。在微笑後麵有著堅實、巨大的力量,那是一種對生活的巨大熱忱與信心。
有勇氣犯錯,更要有勇氣改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在前進的道路上,麵對各種誘惑、各種困難、各種未知,總會犯下一些錯誤。但是,真理就是在一個個錯誤發生後顯得更加清晰,前進的方向也更加明確。由此可見,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犯下了錯誤,更可怕的是拒不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說犯錯了並不可怕,隻要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過自新,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了。
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於自省和改過,所以他才偉大,才能名垂青史。
齊宣王修築大宮殿,整整三年過去了,還沒有建成,極大地損耗了齊國的國力,但是卻無人向齊宣王進諫。一天,一個叫春居的士人冒死進見齊宣王,他說:“如果國君做事不考慮百姓的死活,那麼這個國君算得上是賢明的君主嗎?”齊宣王說:“算不上。”春居又說:“現在您修建大宮殿,麵積過百畝,共有三百個門,我們齊國這麼大一個國家,建了三年還沒有建成。百官無一人進諫,請問大王算得上有臣子嗎?”齊宣王沉思片刻,說道:“沒有。”春居說:“我請求回避了。”說完掉頭走了出去。齊宣王大悟,忙起身叫道:“春子,請回!你為何這麼晚才來勸阻我?我馬上下令停修宮殿。”並轉身對史官說:“將此事寫入史書:我喜歡修建大宮殿,很不賢德,是春子阻止了我。”
古人雲:“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大罪,當不得一個悔字。”一旦一個人能夠感覺到有愧於心,則說明此人是個明智的人。相反,倘若一味自以為是,跳不出“私”和“自我”的圈子,則必將成為孤家寡人而自食其果。
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智者能夠真正做到不單單停留在悔恨上,更不會文過飾非,而是會正視自己的錯誤,並且做到改過遷善。這對鑄成大錯的人來說,意義尤為重大。中國曆史上不乏這些能夠正視自己錯誤的君王,齊宣王如此,其實可以說是“子承父業”。齊宣王的父親齊威王在被鄒忌指出錯誤後,馬上下令:“全國大小官吏、平民百姓,但凡可以當麵指責我的過錯的,給予上等獎賞;以書麵形式來勸諫我的,給予中等獎賞;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並傳入我耳朵裏的,給予下等獎賞。”一時間,群臣紛紛進諫,門庭若市,幾個月後,還不時會有人前去進諫,但是一年以後,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隻有正視並積極改正自己的錯誤,才會使自己日趨完善。但是,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覺悟,同樣是國君,專橫跋扈的周厲王就恰恰相反,他不但不改正自己的錯誤,還要鉗住萬民之口,派人員監視民眾,有誰一旦帶出指責之意,必定會被置於死地,致使出現“道路以目”的怪象。但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三年後,國人忍無可忍,聯合起來圍攻王宮,連衛士都不願保護他。最終因眾叛親離而被流放。
由此可見,犯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拒不認錯。
任何一個人,隻要他有勇於嚐試的精神,就難免會犯錯,但是不去嚐試就永遠不會成功。所以,就算會犯下錯誤,也要勇於嚐試。而如果在嚐試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更要勇於承認,從而總結經驗教訓。犯了錯誤沒關係,及時糾正,使自己的雙腳踏上人生的正軌,才是最明智的選擇。那麼,怎麼處理自己的錯誤呢?
1.要敢於正視自己的錯誤
犯了錯,不能消極回避,要直麵錯誤,敢於承認,並且承擔責任,做一個負責的人。犯錯能夠檢驗做人的勇氣。一個人隻有直麵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推搪敷衍,才算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通往成功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隻有敢於正視自己的錯誤,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確保一生通途。
2.找出錯誤的根源,吸取教訓
別人為你指出錯誤,或者你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就要及時找出犯錯的原因,吸取教訓,不讓同一個錯誤再次發生甚至多次發生。
吸取了教訓,獲得了經驗,自己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還獲得能力上的提升,獲得了成功的智慧,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才會少走彎路。
3.犯了錯要知錯就改,不要活在過去錯誤的陰影裏
錯誤既然不可避免,那犯了錯就不能太苛責自己,更不能一味地活在過去,活在失敗或者錯誤的陰影裏,要向前看,要向好的一麵看。
承認錯誤並不是丟麵子的事。遇到生活中的小事,低頭認錯會被他人諒解,倘若出現了學術上的錯誤,勇於認錯會得到人們的尊敬。尤其是那些大人物在公共場合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比如貴為天子的漢武帝劉徹,就曾經向天下頒布自己的《罪己詔》,對自己一生所犯的過錯進行總結,並向因此而影響生活和生存的眾人道歉。曆史上對此有很高的評價。同樣道理,近代發動戰爭的國家,對世界人民尤其是亞洲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同樣的罪行,德國的認錯態度就得到了世人尤其是被侵略國家的諒解和尊重,而日本拒不認錯卻招致了更多人的反感。
非凡的膽識成就非凡的事業
如果你想成就自己的人生,幹出一番大事,那麼,你必須擁有非凡的膽識與魄力。
美國巨富福勒出生在路易斯安那州一個黑人家裏,小時候家境很不好。迫於生計,小福勒5歲就開始勞動,9歲之前就像大人一樣以趕騾子為生。在母親“我們一定能白手起家”的鼓勵下,他開始思考如何致富,並決定把經商作為致富的途徑。他選擇了肥皂推銷,從此,早出晚歸,挨家挨戶地推銷肥皂。12年之後,他終於積累了2.5萬美元的資金。
這時,他獲悉供應他肥皂的那家公司即將拍賣出售,售價是15萬美元。福特興奮極了,心想終於有機會一展宏圖了,可是他隻有2.5萬美元本錢。他跟肥皂公司的老板說,自己先交2.5萬美金作為保證金,然後在10天之內付清餘款。如果10天之內他籌不齊這筆資金,那麼他的2.5萬美元歸公司所有而不予退還。盡管福特把自己逼上了“絕路”,但他反而感覺到了成功的興奮。
於是,福特開始籌錢。由於12年的推銷過程中,他在社會上建立了很好的人際關係。通過各種渠道,在第10天的前夜,他一共籌集到了11.5萬的美金,隻差1萬美金了。但是,這時已經是第10天的深夜了,因此,這1萬美金就不是什麼小問題了。但是,母親的鼓勵和自己致富的強烈願望以及對人生的積極態度,並沒有使福特失望。深夜裏,他再次走向了街頭。
成功之後的福勒回憶說:“當時,我已用盡我所知道的一切資金來源。那時已是深夜,我在幽暗的房間中跪下祈禱,祈求上帝引導我見到一個能及時借給我1萬美元的人。我驅車走遍61號大街,直到我在一幢商業大樓看到第一道燈光。”當時已經是深夜11點,福勒走進了商業樓。在昏黃的燈光裏,福勒看到寫字台前坐著一個因深夜工作而疲憊不堪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鼓足勇氣走了過去,不假思索地說:“先生,你想賺到1千美元嗎?”“當然想啦!”那位先生有點驚慌失措地說。“那麼,請給我開一張1萬美元的支票,等我歸還您的借款時,我將另付您1千美元的利息。”福勒於是講述了他麵臨的困境,並把有關的資料交給那位先生看。福勒終於成功拿到了最後1萬美元。這就是福勒最著名的“尋找燈光”的故事。一年內,他除了還清全部貸款和利息外,還盈利10萬美元。之後福勒潛心經營自己的事業,終於邁進了世界巨富的行列。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難得有膽識和勇氣像福勒一樣邁出自己事業的第一步。他們會考慮如果自己籌不齊那12.5萬美元,那麼自己12年的苦心經營就將付諸東流。這種觀念總是使人們處處小心謹慎、精打細算,不會虧本,但也不可能成為巨富。
憑著非凡的膽識和智慧,福勒成就了自己輝煌的事業和人生。商業市場瞬息萬變,處處充滿了危險,也時時孕育著機遇。今天看來有利的商機也許明天就不利了;反之,現在看來不怎麼有利的商機也許在明天就變得非常有利;關鍵要看你是否有非凡的膽識與魄力,是否能抓住機遇,是否有敢想敢做的精神與信念。隻想不做癡心妄想,隻做不想碌碌無為。這個世界從來都隻屬於勇者和強者,隻有你敢想敢做,那麼,你才可能像福勒一樣成就自己輝煌的事業和人生。
做有勇有謀的人
縱觀古今,凡成大事者,無不是有勇有謀之人。有勇無謀者,莽夫也。能成大事者往往不是某個領域最為傑出的人,但他們卻能網羅那些最傑出的人替自己做事,幫助自己成就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能經常聽到“小不忍則亂大謀”的忠告,凡成大事者就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比我們強勁的對手,這種情況下,我們就不能采取“硬碰硬”這樣不明智的行為,而要采取“鬥智不鬥力”的策略。那種一步登天的思想不僅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反而還會把事情越弄越亂。
戰場上的將軍最喜歡的讚譽莫過於“智勇雙全”了,在古今戰爭裏最受人們喜愛的也是那些有勇有謀的人物。譬如三國蜀漢名將張飛長阪坡三吼退曹軍的故事就廣為傳誦。
三國魏蜀交戰,劉備敗走漢津口途徑長阪坡時,為了爭取百姓轉移的時間,派張飛斷後抵禦曹軍。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張飛僅是一名有勇無謀的猛將而已,但長阪坡張飛三吼退百萬曹軍卻顯示了其有勇亦有謀的一麵。
張飛很清楚自己的實力,硬碰硬不可能擊退曹操百萬大軍的追擊,要成功退敵隻能智取。他也明白曹操是個多疑的人,於是,當他引兵到達長阪坡看見當陽橋東有一片樹林的時候,便心生一計。他命令自己的二十多騎隨從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然後在樹林內往來馳騁,衝起塵土,作為疑兵。自己則橫矛立馬於當陽橋上,向西而望。
在趙雲逃脫曹操追兵到達當陽橋時,張飛隻毅然地說了一句:“子龍速行,追兵我自當之。”他並沒有因自己勢單力薄而退縮,反而彰顯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大將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