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1 / 3)

關總點點頭,說:“小吳也真叫你說對了,我所以最終服從了上級的決定,的的確確是著眼於泰達的全體職工。也想,以前縱有救世濟民的抱負沒有施展的平台,現在有了這個平台就應該當任不讓,為群眾做點實事,讓大家得到一些實惠。”

吳桐聽得心裏熱乎乎的,他說:“關總你說得很對,就是要當任不讓,就是要利用這個‘平台’大展宏圖。相信大家會和你站在一起,同心協力支持你的工作。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泰達將成為新經濟典範。”

關總笑說:“小吳你很樂觀嗬。”

吳桐也笑說:“當然,有樂觀的理由嘛。”

關總的笑容慢慢消失了,歎了口氣,說:“小吳,我倒是有些樂觀不起來呀。”

“為什麼?”吳桐不解地問。

“因為事情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吳桐想想覺得也是,便點了點頭。

關總調轉話題,問:“小吳,上次你在電話上說你的同學為泰達評估,出具的是一個虛假報告不是?”吳桐說:“是。”“縮水多大幅度?”“50%上下。”“有沒有一個真實數據?”“有。”“你看過沒有?”“看過。”“是什麼情況?”吳桐如實講了,不動產多少,流動資金多少。關總聞聽“哦”了一聲,又問:“這情況沒透露出去吧?”吳桐說:“沒有。”

關總站起身,圍著沙發踱著步子,後站下,說:“小吳,我看這樣,這情況就不要傳出去了。你知我知就行了。”

吳桐不解地看看關總。

關總坐下來,笑笑,說:“小吳,你不要多想,其實在這一具體操作上何王並沒有錯,擴展開說哪一家都是這樣做的,不這樣反倒不實際。當然,做法一樣目的不一樣,有人是為自己謀私利,有人是為了企業的發展壯大。”

吳桐已明白關總的想法了,也似乎覺得他說的有一定道理,為個人和為企業畢竟不是一回事。有錯也能擺到台麵上。他如實相告說:“關總,知道實際情況的不僅我,還有一個人。”

關總問:“誰?”

吳桐說:“王前進。”

“哈!”關總笑了,“王前進不就是你同學嗎?他搞的評估他咋會不知道?小吳你可真逗。”停停又說,“哪天和王同學一塊坐坐,表示表示,怎麼表示你考慮個意見,對我說,沒問題,會讓他滿意。”

吳桐冷丁覺得這話很熟悉。後想起是何總在定下王前進做評估之後說過這種話。他脫口說:“不必。”

“不必?你什麼意思嗬小吳?”關總臉一冷。

吳桐從未見過關總這種樣子,知道他不高興了,趕緊解釋:“我是說我和他的關係很好,表示不表示無所謂。”

關總恢複了原來的神情,說:“小吳你這就錯了,關係歸關係,表示歸表示,現在是市場經濟,什麼都得按經濟規律辦事嗬。”

他點點頭,問:“關總,改製的事你考慮了沒有呢?”

關總說:“改製是重中之重,怎麼會不考慮呢,而且我也想就這個問題和你聊聊,交流一下看法。”

吳桐不語,等他說。

關總歎了口氣,說:“小吳,我知道泰達上下幾千人都在看著我,對我充滿期望,從主觀願望上說,我真的希望每個泰達人都能在這曆史性轉折,走向共同富裕路,而且這也是應該的。泰達從最初的財政一百萬元的投資,發展到今天的過億資產,是大家辛辛苦苦掙來的。你來得晚,不會知道當時創業的艱難,記得當時生產的半導體收錄機,打不開市場,全體職工就提著機器走街串戶推銷,播著樂曲,嗓子好的自己唱,走一路響一路嗬,用這種方法來吸引人們的眼球,接受我們的產品,就這麼渡過了難關。從此我們的家迅猛發展,現在已可以生產各種尖端產品,享譽世界。可以說泰達能有今天,職工們功不可沒,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這一點。另外一方麵,做為一名知識分子,從良知上講也應該與人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這就是知識分子的立場和理想,除此沒有其他。再退一步說,咱們做為泰達當家人,各方麵已有保障,還用得著大地發個人財麼?財產這玩意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銀行裏存上一個億有什麼意義?所以必須端正態度,以公司發展和職工利益為重。”

吳桐一邊聽一邊不住的點頭,等關總講完他說:“我完全讚同關總的觀點。”又發揮說:“不是說個人不可以發財,但是不能發不義之財。”

關總說:“對。”

話題到這裏就有些混亂,偏離主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