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2 / 3)

吳桐趕緊拉回說:“我原先弄的那個方案你看過,很支持,也提過許多有價值的意見,關總你看這樣好不好,是不是可以在那基礎上再加以完善。”

關總頓了頓說:“那個方案你費了不少腦筋,想法也不可取之處,但是……但是……在目前情況下,實施尚有問題。”

吳桐問:“什麼問題?”

關總說:“不太切合實際。”

吳桐的心一下子涼了,他茫然問:“關總,不用我那方案,那麼用哪一種呢?”

關總又歎了口氣,說:“也隻能用何王報批的那個方案了。當然,那個方案確有不盡人意處,可上級已經批了,另改還要走一次程序,而且還不一定會批準,為快捷起見,還是用那個方案吧。”

還是“快”字當頭。吳桐想。

關總又說:“我想了,我們的原則是不能變的,而且永遠不能變。但是,有些問題在改製以後是可以逐漸完善的呀,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嗬。”

吳桐的心向下沉。他說:“一旦定局,以後要變就難了。”

關總說:“我看也難不到哪裏去。隻要我們下決心,會照顧到廣大職工的利益的。在這一點上我可以以人格擔保。”

他仍不甘心,說:“關總,我真的希望能從我們泰達開個好頭,而且完全有這種可能,上回關總說的那種‘知識經濟’模式我覺得很適合像我們泰達這樣的高科技產業,我們為什麼不加以推行呢?”

關總臉上呈出深沉的表情,說:“我倒是希望‘知識經濟’理論是一劑解決國家經濟問題的猛料,可惜不是。”

吳桐望著關總。

關總說下去:“後來我仔細思考過,‘知識經濟’模式好是好,但現在推行不是時機,我這麼說決不是因為我要接手泰達,就一改初衷。的確有些紙上談兵的成份。就像一朵美麗的花,好看不能吃。”停停又說:“甚至包括職工持股的設想在目前情況下也不太現實,真是不現實。”

吳桐有些茫然,問道:“關總原先不是很讚成職工持股麼。”

關總說:“我現在還仍然讚成。話說回來,讚成也隻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吳桐問:“為什麼隻是美好願望?”

關總說:“還是那句話:不到時機,勉強實行起來會帶來負麵效應。”

吳桐問:“什麼負麵效應?”

關總說:“這既是一個實際問題,又是一個哲學問題。我們的的確確是不能再回頭吃大鍋飯了,中國人讓大鍋飯害得苦不堪言,這是實際問題;從哲學上說絕對的平均是絕對的不平均,人人都是主人最終誰也不是主人。”

吳桐真是給弄糊塗了。

關總又說:“當然,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走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這是我們的全部理想。”

吳桐心想所謂“最終”是指什麼時候呢?是共產主義實現的那一天嗎?這麼說來關總是追求遙遠的共產主義理想了。這麼正確的事自然誰也不好反對。可他又迷茫起來,想也許關總是有道理的吧,理想這東西所以誘人正因為理想僅僅是理想,隻要心裏有理想在,人人都會活得平心靜氣,以苦為甘了。因為光明在前嗬。轉而又想,可如果照目前這種樣子下去,等到了理想實現的那一天,剩給老百姓的東西還會有多少呢?

也許關總看出吳桐的憂慮,安慰說:“小吳,一切我都心裏有數,我絕不會為謀個人和小集團的利益而不顧廣大群眾的利益,我反對何王的做法,自己又怎會與他們同流合汙呢。泰達是全體泰達人的,現在是,永遠是。”

吳桐能聽出關總的話是真誠的,可又覺得這真誠的後麵有一種搖曳不定的東西,他難以把定。

關總又說:“小吳,有一件事情我想聽聽你的意見,聽說王梅在下台前濫用職權慷國家之概,向許多人許諾這樣那樣的好處。你說我應該不應該認可她的許諾呢?”

吳桐覺得胸口一疼,張張嘴不知該如何說。這時小汪從廚房探頭出來,問可不可以上菜。

關總樂嗬嗬地說:“可以嗬。我們談完了。”

談完了。吳桐在心裏體會著這話。

關總看著吳桐問:“小吳,知不知道程巧的下落呀?”

吳桐回答:“不知道。”

關總問:“能不能打聽到?”

吳桐說:“能。”

關總說:“小程是個好秘書嗬。”

吳桐問:“關總想把她聘回來麼?”

這時伯母係著圍裙從廚房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