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從他跟胖牛叔學了雕刻木偶之後,便將雕刻木偶的刀法用到了這捏泥人上,尤其是用在刻畫泥人的五官上,使之能栩栩如生地凸現出來。此刻,他瞟了那位貴婦人幾眼,用銅錢當作雕刀,胸有成竹地削、刻、剔、刮,再稍作修潤之後,便輕輕籲了一口氣,將那尊玲瓏窈窕的觀音像奉上:好了,請您查看!
位大官人接過來一看,臉上先是驚訝,然後是點頭讚許:唔,果然好手藝。再瞧瞧身邊的那位貴婦人,又不禁笑了,哈,宜娘,瞧,這觀音活脫脫跟你一模一樣嘛!
那被稱作宜娘的貴夫人,接過觀音像細細端詳,不由得愛不釋手,說:也難為這孩子了,心思這麼巧,手藝這麼好,我倒挺相信他的,我想,他說的是真的。主子爺,您素來寬容慈悲,不如就把那塊水晶膽還給這孩子吧!
謝夫人菩薩心腸!雨東禁不住熱淚盈眶,上前揖謝。大官人撚著八字須,沉吟了一會,似乎在盤算著什麼主意,緩緩說道:好吧,這小偷據你這麼說來,倒還是有良心,講義氣的,看在你的麵上,也就把他放了!他一揮手,那些漢子便將三爪猴身上的繩子鬆開了。至於那塊水晶膽,可以還給你,不過,你得替我完成一件事。
什麼事?
幫我捏一套三百六十行的營生狀,也就是用泥人捏出三百六十行中每一行當的人,他們在做本行當活計時的情景。主子爺,您要這幹什麼呀?宜娘不解地問。
給咱家的兒子、女兒們看看呀,大官人鄭重其事地說,咱家的那些孩子,整日圈在那大院子裏,哪能見到外間的百姓是如何過日子的,不了解民風民情,更不知百姓疾苦,我想,用這樣一套活龍活現的泥人讓他們可以如臨其境地看到,也可以懂得一個道理,不管是誰,都離不開這三百六十行的辛勞。
這主意不錯。果然遠見卓識!宜娘讚道隻不知這孩子能否完成這一差使?
能!雨東毅然答道,隻是要給我一點時間。
可以,那大官人說,咱們就以一年為期,一年以後,我可能會到江南去,到時候,我會到惠泉山下五裏香街來找你的。
一言為定。
轉眼間,雨東回到五裏香街已經一個多月了,這幾十天裏,他一直是足不出戶,沒日沒夜地在家裏捏泥人,街坊鄰屆有時好奇,便到朱家店鋪裏去看看,隻見那屋子裏的擱板上擺滿了上好色彩的泥人,那些泥人約摸五六寸高,姿態各異,男女老少,高矮胖瘦,擠擠挨挨,又各營其事。仔細瞧去,那麼眼熟,那麼親切,不由得驚喜地指點著叫了起來:
咦,那是個剃頭的!
瞧,那是在磨剪刀!
那是補鍋的,連火爐裏的火也像真的呢!
哈,那個打鐵的,就像東街上的大個兒鐵匠!
這是抬花轎的,還當真有個轎子呢!
還有耍猴的,變戲法的呢!
這個牽駱駝的是幹什麼的?有人饒有興趣地問。
這是北方,專門到口外販貨的,咱們這兒見不到的。另一個年紀大些的則笑著說。
於是,他們明白了:雨東啊,你這是捏的三百六十行啊!是的雨東點點頭說,大叔大伯,你們見識多,幫我看看,有哪些地方還不大像的,我可以修正。
像,像,像極了!街坊鄰居讚歎不已地說,雨東啊,你是憑什麼捏出這麼多不同行當的人的模樣的,真是不容易啊!是不容易,為了弄清楚這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當的人,是如何做他們營生的,雨東在回來之前,跟著兩位師叔每天去串大街小巷,走城鎮鄉村,仔細觀察各行各業的人的服飾,使用的工具,操作時的姿勢,操作的過程,把這些牢牢記在心頭,回來後,還描畫到桂花專門幫他丁的本子上。
在此期間,桂花則用水晶膽裏取出來的水,配上老大夫開的藥方,每天點在眼睛裏,老大夫說,這樣點上一年,眼睛就可以重見光明了。
眼看離那位大官人約定的時間還有一兩個月就到一年了,雨東搜集的三百六十行的資料也巳經差不多齊全了,剩下的就是該著手捏出一個個泥人來了,於是,雨東與兩位師叔商議,由他先回江南去。因為隻有回到惠泉山下,才能有那麼多的惠泉山泥,可供捏這麼多的泥人,而那位大官人當時也說,要到惠泉山下五裏香街上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