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如此,回到房中,她還是給桓伊寫了封信。
大病之後,她曾給桓伊寫信,是把長鈴宮的事情原原本本寫了一遍,她不說,君隆肯定會說,搞不好桓伊是從君顥那裏得知消息,雖說無傷大雅,總也不大妥當。
可是這封信猶如石沉大海。
兩個月前軍中有傳訊官回來,捎來桓伊的口信,說是信中所言均已知曉,讓她放心不複再有第二次。並致以歉意,戰況緊急,不付手書。在那以後她也沒再寫過家書,桓伊雖沒信來,倒是常常叫人捎了禮物回來,可是禮物又算甚麽,君顥都有禮送來——此時當然得叫“賞賜”,戰利品中一些珍奇玩物,賞賜給容華妃、君嫻、顏琴和自己。
她不想再寫信,隻是這件事非同小可,況且也不知算不算家醜,總之也不可以簡單傳個口訊。
這封信送了出去,便將此事徹底拋開。既然他們之間連孩子都有了,而她連詳細的情形都沒弄明白,那麼,索性也就不要弄明白了,一切等到桓伊回來,隨便什麼問題都可迎刃而解。——大不了,那時解脫也可。
這封信寄出兩個月,遝無音訊。顏瑟原也沒多大指望,到最後,似乎都把這事忘記了。
顏夫人回了一趟故鄉原郡。回去的時候,讓顏瑟住到司徒府去,顏瑟不肯,哪有出嫁的妹子再依附姊姊而住的,顏夫人拗不過她,隻好把幼子顏諧叫來陪著二姐同住,又讓顏琴隔三岔五來探望一回,即使她不來,也叫年長理事的管家婆過來。
顏諧今年十三歲,還在學館讀書。顏瑟上京鬧出大風波以後,他隨母親同來,此後就住了下來,一直住在大姐家中。顏琴生產那天,因他年紀尚幼,打量著回來也是添亂,就讓他繼續讀書未作通知,因此他沒見著那個城裏城外傳得沸沸揚揚的人頭,心裏是早就難掩好奇,但誰也不肯告訴他詳細情形,早就憋壞了,現在來到這裏,雖不敢直接問二姐,可揪住織翠等四個大丫鬟問個不停。織翠明知這事透著不吉祥,自己說起來還有過錯,哪裏肯說,最終是從淩霜嘴巴裏掏摸了一些風聲出來。顏諧年紀小,性氣剛,聞之大怒:“容華妃這個女人如此可惡,將來等我長大了,定要她的好看,給姐姐出氣!”
淩霜捂嘴笑道:“三少爺,這話說著容易,但人家是妃子,高高在上的,你能拿她怎麼辦?”
顏諧瞪大眼睛道:“她多大了,不是比大王還老了好幾歲嗎?等我長大了,她早就年老色衰,大將軍王早就不會喜歡她。……”他歪頭沉思一下,笑笑說,“大將軍王其實一直是不喜歡她的,不是嗎?要不然,她也不用這麼怕姐姐。所以,嘿嘿,即算是大王撇不下麵子來嫌棄她,隻要我適當的給大王一個台階,這女人還能不見棄嗎?”
淩霜聽了嚇了一跳,她心思單純,哪會象顏諧瞬間想到這麼多,這話,聽著有理,可是仿佛透著某種寒氣森森。她再不懂事,也知不能繼續往下說了,笑著拉起顏諧手道:“那也得是你長大以後,早著呢,三少爺,你現下就別用這心思啦。來,到花園散散心吧。”
顏夫人這一趟出門,兩個多月方歸。顏家如今幾乎舉家遷到了京都神川,但產業都還在安陽,顏夫人回家照料一回也非異事,可是去這樣久,便令人疑惑了,按理說多事之秋,她該不會這麼放心離開才是。若不是總打發人來說她一切皆好,留在安陽有些事務處理,顏瑟姊妹倆就要著急了。
這一天終於冉冉回到元帥府,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大女兒顏琴請過來,二女兒顏瑟、幼子顏諧齊聚一堂,她有話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