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有個熱播的電視劇《羋月傳》,裏麵黃軒演的春申君黃歇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有情有義、有勇有謀、謙謙君子、帥氣逼人。春申君黃歇對楚國確實有著功不可沒的貢獻,甚至在當時使楚國複強,並且在楚國擔任丞相長達二十五年之久,可見當時他救楚太子完即考烈王,是多麼明智的選擇。
然而電視劇上演的黃歇全是正麵形象,沒有一點汙點,這就是我不太喜歡看電視的原因,演的主角全是優點,不能讓我們正確認知這個人到達是什麼樣子,隻要是個人,多多少少的都會有些汙點,即使有些不是汙點,但後人評論的時候也認為是汙點。
春申君黃歇在四公子裏麵比較特殊,他不是當時的王族,針對他的出身,史學家們也沒有定論,我們姑且不管,但在史書上看到他上書秦昭王的內容裏看到,文中引用《詩》《易》,可見他是個文化人,我們姑且認為他是通過自己的努力,遊學博聞、善於辯論,就是口才好,被楚王任用,進行出使、遊說等國際活動,可見知識是真能改變命運,曆史也不隻一次的告訴我們,所以小夥伴們沒事還是多看點書吧。
春申君在出使秦國的時候,聽說秦國要夥同韓、魏攻打楚國,春申君聽到了,趕緊給秦王發信息,說了很多很多,大概意思就是您夥同韓、魏攻打楚國,得利的是韓、魏,而您沒得到什麼好處。因為秦國要想攻打楚國的話必須借道韓、魏,怕韓、魏哥倆偷家,所以把他倆叫一起,這哥倆偷家不是沒幹過,當初三家(韓、趙、魏)分晉的時候,這哥倆就偷了智氏的家,黃歇還特意把這段曆史點出來。而與楚國結為兄弟國,蠶食韓、魏,秦國才能得到好處,秦王果然聽從了黃歇的建議,不攻打楚國了。
秦、楚合約,黃歇陪著太子完到秦國當人質,在秦國待了好多年,所以就有電視劇裏黃歇跟羋八子的浪漫故事,後來楚王要掛了,太子完得回去啊,不然怎麼繼承王位,黃歇找到應侯範睢,說“你們現在不放太子回去,楚國另立別人肯定跟秦國不好了,不如放太子回去,這樣楚國以後會感激秦國。”應侯範睢一聽是這麼個理,就向秦王彙報,秦王說“先派人去看看楚王的病,回來再說。”意思不太想放,秦國統一全國,除了武力就是機詐,基本沒有德義,其實我們看曆史,能夠開朝建國的,都要文武並用,人心很重要,所以秦國禁不起折騰。
黃歇一看形勢不對啊,太子回去晚了肯定繼承不了王位,也許黃歇也豪賭了一把。
“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憂之甚。而陽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陽文君子必立為後,太子不得奉宗廟矣。不如亡秦,與使者俱出;臣請止,以死當之。”
黃歇為太子分析了局勢,讓太子混在使者的隊伍中,偷偷返回楚國,而黃歇自己冒著生命危險,留在秦國周旋,當時肯定感動的太子不行不行的,黃歇的智勇可見一斑,為國家盡忠盡義,我想黃歇當時留在秦國也有些把握能夠不死的,畢竟江湖上摸爬滾打這麼多年,這點本事還是有的。
秦王得知太子偷跑回去了,秦王很生氣,想逼黃歇自殺,黃歇挺硬氣說:
“楚太子已歸,出遠矣。歇當死,願賜死。”
你殺我吧,讓我自殺可不行,應侯出來勸說,黃歇也是身為人臣,太子回去當楚王了,必定重用黃歇,不如放了,讓他感激秦國。於是黃歇得以全身而退。黃歇這舍己為人的勇氣,保全了太子,讓太子順利繼位,當了王,能忘掉這份情嗎,黃歇贏了。從另一方麵想,應侯範睢沒少收黃歇的好處,以前讀史書的時候,特別崇拜戰國時期這些說客,博學多才、溫文爾雅,張儀、蘇秦啊等等吧,後來深入的了解他們的生平,感慨萬千,“謀私利者多,懷天下黎民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