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太子回去沒多久,楚王就掛了,太子順利繼位,讓黃歇任丞相,封春申君,春申君的封地大概就是現在上海這塊吧,要不上海也稱申呢。
後來秦國圍困邯鄲,平原君帶隊來求救(事見平原君),春申君帶領隊伍去救援,還沒到邯鄲,秦軍就撤退了,楚國本來不想救,被毛遂一頓洗腦簽訂了條約,不去不合適,所以走慢點,等秦軍撤退了再去,後麵這段是筆者瞎猜的。秦國圍困邯鄲那次,四公子出場了三位,可見影響多大。
春申君為相第八年的時候,滅掉了魯國,擴大楚國疆域,一度使得楚國再次強盛。在為相第二十二年的時候,山東六國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再不聯合起來,就要被秦國滅完了,推選楚國當盟主,春申君主要負責,但被秦國擊敗了,楚王怪罪春申君打敗仗,因此也逐漸被疏遠。
後麵一段故事是非常炸裂的八卦,大家做好心理準備。說楚王生不出兒子,春申君也挺著急,給整了好多美女給楚王生兒子,可一直沒有,趙國人李園帶著自己的妹妹來到楚國,想把她進獻給楚王,一打聽楚王生不出兒子,就不願把妹妹獻給楚王了,就把妹妹進獻給春申君,李園的妹妹應該是個美人,春申君欣然接受,沒過多久李園的妹妹就懷孕了,這兄妹倆就起了歹毒心,商量著讓春申君把李園妹妹再獻給楚王,到時候來個移花接木,以後的楚王就都是黃歇的後代了,兄妹倆開始反複蠱惑春申君,春申君也禁不住忽悠,動心了,果然把李園妹妹進獻給楚王,沒多久就生了男孩,立為太子,楚王重用大舅子李園。
有些人啊,他幹了一些壞事後,總是要解決一些遺留問題,這時會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管他什麼仁義道德,老子最大,所以不要和這種人有交往,這叫“與虎謀皮”,李園怕春申君泄露機密,想幹掉春申君。這時有個叫朱英的就勸春申君:
“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禍。今君處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無毋望之人乎?”
他看出了李園的陰謀,所以提出要幫春申君幹掉李園,春申君輕敵了,想他李園就是個奴仆,跟個弱雞一樣,對我又很好,肯定不會的。就沒聽朱英的,朱英也怕引火上身,就自己偷跑了。果然沒過幾天,楚王掛了,李園先到,埋伏了殺手,等春申君入棘門,亂刀砍死,然後滅了春申君全家。
所以勸大家不要幹那些不正當的勾當,也不要貪圖太多的利益,“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保持一顆正直善良的心,積德行善,上天自有安排,有些人費盡心機得到的東西,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真是機關算盡,反算了卿卿性命。
針對這段春申君“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大家聽了,是不是覺得電視劇上的黃歇不是那麼帥氣逼人了,但是這段故事好多人認為是杜撰的。這段故事最早是記錄在《戰國策》裏的,遷大爺直接收錄進來了。所謂的這個“狸貓”繼位後為楚幽王,幽王死後繼位的是他同母弟弟哀王,大概推測出,考烈王不是沒有兒子。其次,王室選妃必然有嚴格的程序,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就檢查不出來懷孕了。哀王繼位兩個多月,哀王的庶兄負芻就殺了哀王自立,楚王負芻是通過政變篡位的,為了給自己尋求合法性,就需要否定李園之妹所生的楚幽王、楚哀王,於是編造說李園之妹與春申君有染,且楚幽王非考烈王之子,以此證明自己才是王室的合法繼承人。反正曆史就擺在那,大家怎麼猜測都有可能。
太史公曰: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說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歸,何其智之明也!後製於李園,旄矣。語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春申君失朱英之謂邪?
這是遷大爺的評價,可見其對春申君最後不能明斷李園之禍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