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氣傳承(1 / 2)

序章

千年前,中州大地出了個絕頂的英雄,此人身世悲慘卻氣運濃厚,屢涉險境而不死,反而成就一身蓋世玄功。此人集天地之大氣運,內除妖邪,外掃蠻夷,盟中州諸派,成明皇天下,這人便是初代明皇。百餘年後,明皇期業已滿,以度劫大成之傲人修為,飛升上界,成就了中州大地最後一個傳說。然而,盈虛有數,造化無常,天命終不會獨厚一族,自初代明皇之後,中州大地歲歲見敗,日益凋零,時至今日,明皇一職,已成虛設,各派割據,征伐不息。相反,千年前,北方蠻夷因得中州所驅之魔門宗派相助,日益做大,數百年間,更有一代魔皇降世,終於一統北方魔門。魔皇氣焰囂張,攜漠北常勝之師,來犯中州,可中州氣數猶存,尚未及亡族之時,蘭山一戰,魔皇敗於正道三聖之手,負重傷之體,倉皇北逃,閉關修煉,再不出世。蘭山一戰,三聖慘勝,歸來不久,便重傷難治,各赴幽冥。自此,中州大地,三教暗鬥,九流相伐,百姓生活難以為濟,各地流民蜂擁而起。所謂時勢造英雄,天下的亂局催生出一大批誌向高遠卻心性各異的青年俊傑。他們或正或邪,或癡情或忘情或絕情,但都譜寫出自己精彩的人生軌跡。不論成敗,他們都沒有白來這世上一場,他們都無悔此生。

第一章正氣傳承(已修改2014.9.21)

聖元九千年,甲寅月,丁酉日,中州之北,蘭山之下。

深冬之季,北國萬物凋零,曉星初上之時,更是極寒徹骨。莽莽的蘭山下,玉官村的百姓們大多還在熟睡之中,村東的風老漢家裏卻還燈火通明,顯是一夜未眠。自子夜分開始,風老漢的兒媳便已臨產,一夜間,婦人哀嚎不斷,孩子卻遲遲不能出生。

眼看著兒媳受罪,一家人擔驚受怕,做為一家之主的風老漢愁眉不展,卻又無可奈何。他獨自坐在東屋的大炕上吸著焊煙。這時,他的兒子慌張地跑了進來,擦著額上的汗水,道:“爹,剛才產婆說了,這孩子八成是保不住了。”

風老漢歎氣道:“孩子折了也沒關係,你不是已經有了兩個兒子了嗎?告訴產婆,叫她保住孩子他媽就行。”風老漢說完話,見兒子還在那傻呆呆地站著,頓時氣往上湧,掄起煙袋,喝道:“還傻愣著幹什麼呢!要兒子咱有的是,這麼賢惠的媳婦,再還上哪找去,這都啥時候了,咋還分不出個輕重呢!”

將兒子哄了出去,風老漢倚在牆邊,接著抽他的焊煙。要說這風老漢,雖是一介草民,也不能識文斷字,但天性果敢,年青時也做過幾件大事,居在鄉裏,也頗有威望。隻是年近古稀,愈發覺著後繼無人。風老漢的獨子天性愚魯,兩個孫子也頗隨其父,均是胸無大誌之輩,唯有這兒媳婦,品貌端良,賢淑知禮,雖為女流,卻也著實令人心生敬意。

就在風老漢胡思亂想之際,卻自屋外傳來一聲嬰兒的清啼,風老漢心中一驚,剛要出外探看,忽覺窗外明光突起,燦若白晝。饒是風老漢貫經風雨,此刻也不禁驚慌失措。

風老漢緊攥著煙袋,跑到外屋,卻見大兒子正懷抱嬰兒,兀自哀號不止,再看產婆與一眾家人均是一臉沮喪,見此情形,風老漢頓時明了。心道人死不能複生,也沒有多言,徑直走向屋外。隨著風老漢的身影,眾家人才發現屋外的異象,驚愕間,也都走出屋門。

眾人剛一出門,立刻便被驚呆了。此刻的三間土房,竟放出了耀眼的白光,土房上空幾裏處,一團紫色的雲氣,結成龍虎之狀,尚在徐徐下落。隨著雲氣的下落,一縷清幽的鍾鳴在天地間蕩漾開來。

風老漢仰頭望天,喃喃道:“天生異象,必是大貴之命,難怪會克母了。”

話音未落,卻見雲層之中,一道青光閃過,拉著長長的光尾,如流星一般直射向地麵上的三間土屋。光華漸近,眾人亂作一團,作鳥獸散。隻有風老漢,不知是腿腳不靈,還是心中不願,竟始終未挪一步。

青光直射在小院中的地麵上,光華斂去,現出一個須發皆白的儒服老人。老人理了理衣袖,來到風老漢近前,施禮道:“老儒羅千絕,早知此地,將有聖嬰降世,今日特來一探。”

一見此人道骨儒風,一派學者模樣,風老漢不禁又驚又喜,連忙拱手道:“沒想到我風老頭臨死了,還見著神仙了,這下好了,咱家兒媳有救了,咱家剛才確實添了個男嬰,可那孩子剛出生,就克死了他媽,也不好說這孩子是福是禍。”

老儒沉聲道:“這孩子乃是秉天地正氣所生,不應該克著誰才對,那孩子的母親現在何處,快讓我看看,也許還有救。”

風老漢急忙將產婆喚出,帶著羅千絕進了西間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