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氣傳承(2 / 2)

土屋裏燈光昏暗,地中間的火爐裏還跳躍著縷縷的火苗,北麵的火炕上,躺著一個婦人。老儒坐在炕邊,接過那婦人的手腕,冥思片刻後,開口道:“她身體沒事,隻是暫時的神魂出竅,過一會就會醒過來的。”

聽了這話,眾人都半信半疑。老儒卻不理眾人的神情,轉而對風老漢說道:“能不能把這個孩子給我看看。”

風老漢從兒子手中要過孩子,遞了過來。老儒懷抱著孩子,露出滿含希望的微笑。

“嚶嚀”一聲,炕上的婦人醒了過來。風老漢的兒子和兩個孫子都急忙圍上前去,驚喜之色溢於言表。那婦人滿眼茫然,開口道:“我的孩子呢?”

老儒急忙將孩子遞了過來。婦人一見這儒服老頭,神色一愣,隨後掙紮著跪在炕上,哭泣道:“先生在上,請受小女一拜,剛才情形險惡,若不是先生出手相助,恐怕小女子早已魂歸地府,先生,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

眾人滿臉疑惑。老儒笑道:“你品格端方,知淑達禮,乃是世間難尋的賢淑之女,因此,這聖子才會借你之身,降於此世。但聖人降世,必引諸邪覬覦,聖子有氣運加持,百邪避易,神鬼難侵,而你卻終是凡體,便差點成了妖邪的餐食。”

原來,在孩子降生的一刻,婦人的腦海之中突然竄出形形色色的鬼魅妖物,恍惚間,便被這些鬼物帶到了幽冥鬼獄之中,就在婦人惶惶無措時,一身青光的老儒卻突然出現,驅散眾鬼,將婦人帶了回來。

說明一切經過後,自然是全家人都對老儒感恩戴德。

轉眼間,一夜已經過去,天色大亮。風家上下,老老小小無不喜氣洋洋,東屋的飯桌上,風老漢正與老儒相對而坐。抿了一口燒酒,老儒道:“時到今日,我羅千絕已是虛活數百歲,上不能承天蕩邪,下不能安撫黎民,最可恨的是,到現在,連個學生也沒有。為了能尋個合適的徒兒,傳我衣缽,這幾十年來,我遍走南北,卻始終不能如願啊!我所遇之人,要麼是天資不夠,要麼是人品不端,直到今天,遇見了你家這孩子,我這心才算是有了著落。這孩子雖是浩然之體,天資卓絕,但也要有名師指教,將來才能成就大業,小老兒不才,卻想討個師父當當,卻不知風老爹意下如何?”

風老漢遲疑道:“這孩子要是拜了你當老師,是不是就得跟你走了啊!”

老儒笑道:“不會不會,我又不是什麼道家仙長,也沒有什麼洞府仙宮,我隻是一個窮酸的老儒生,不管在哪,結兩間草房,帶幾個小孩,教他們讀讀書,識幾個字,就足以快慰平生了。”

聽了老儒的話,風老漢喜不自勝,又連幹了兩杯,便大笑道:“當然可以!這真是天大的機緣!隻是,先生啊,小老兒還有一事相求!咱們一家人,也沒有個識文斷字的,這孩子生來不凡,咱們這些土人,也不好給他胡亂起名,這件事,還要有勞先生了。”

老儒略一思索,道:“這孩子出生之時,有祥雲相伴,名中自然要有一個‘雲’字,但雲之一物,自來飄泊,居無定處,卻不是君子所為了,這樣,再取一‘別’字,以昭顯其不同吧!就叫,風別雲!”

自此以後,這玉官村裏,便又多了一個老儒生和一個小學童。老儒與學童,形影不離,朝夕與共,雖非血親,卻情勝父子。老儒學識淵博,性情恬淡,小童天資聰穎,生性豁達,二人不事產業,每日做完功課,便四處遊耍。日複一日,小童已是滿腹詩書,但卻從來不知,他的老師還有一身法術。

轉眼間,二十年匆匆而逝,老儒還是當年的模樣,小童卻已長大,成了英姿挺拔的俊朗少年,也到了娶親生子的年齡。暮秋的一天,老儒與風別雲二人坐在小院的石桌旁,對飲著美酒。風別雲身著褐色粗布短衫,頭束發髻,一口美酒下肚,歎道:“老師啊,您老人家這麼大歲數,就沒有個一妻半妾的嗎?”

老儒笑道:“年輕時,也有過,隻是她們都活不過我,現在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你這小屁孩,怎麼問起這個事兒了?難不成是有什麼想法了?”

風別雲撓頭,道:“我媽又催著我成親呢!可那姑娘若是配個莊漢還行,再怎麼說我也是有幾兩墨水的,現在卻怎麼也看不上她了。”

聞言,老儒笑道:“你還看不上人家了?那你想找個什麼樣的?”

想了一會,風別雲道:“我想出去闖闖看,在這村子裏,呆一輩子,也就是那麼幾個人罷了。”

老儒道:“嗬,眼光還挺高嘛,村裏的你都看不上?不過也好,你是該出去走走了。”轉而又低聲道:“嗯,二十多年了,你也該出師了!”